甲状腺癌≠懒癌!瑞金医院专家警告:这个选择可能害了你

风韵评好身体 2025-04-03 09:44:02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为便于理解部分情节存在“艺术加工”成分。喜欢点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健康文章。

参考文献: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23年第39卷第1期,甲状腺癌诊疗共识

国家癌症中心《2022年中国癌症报告》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甲状腺癌临床实践指南(2022年版)

“甲状腺癌是‘懒癌’,得了也不会死?”别信这些“土话”!你以为是小病,错一步可能命都搭进去。瑞金医院多位专家警告,不是每个甲状腺癌都“懒”,更不是人人适合“放着不管”。

什么是甲状腺癌?别被“癌”字吓住,也别让“懒”字骗了你

甲状腺是我们脖子前面蝴蝶形的小腺体,专门负责分泌调节新陈代谢的激素。出了问题,不光甲状腺自己倒霉,身体从头到脚都跟着遭殃。

甲状腺癌是指甲状腺细胞发生了恶性病变,常常表现为脖子上长了一个肿块,有的能摸到,有的连自己都不知道。大部分患者是体检时无意发现的,毫无症状。这也是为啥它被贴上“懒癌”标签——“没感觉、不疼不痒”的癌。

但我要告诉你,甲状腺癌有多种类型,并非都性格温和。主要分四种:

乳头状癌:最常见,占了九成以上,进展慢,预后好,但也可能转移。

滤泡状癌:次常见,容易转移到肺和骨头,不能掉以轻心。

髓样癌:起源于甲状腺的C细胞,常与遗传相关,恶性程度中等。

未分化癌:这个最“凶”,发展快,生存期短,常在老年人中发现。

别以为得的是“懒癌”就等于中了彩票,你得先搞清楚自己得的是哪一类!

甲状腺癌发病率上升,农村中老年人别再“等病上门”

过去十年,中国甲状腺癌的发病率像坐了火箭,成倍增长,尤其是在女性当中。根据国家癌症中心的数据,在女性恶性肿瘤中,甲状腺癌已经跃居前三位。城市体检发现率高,但农村很多人连“体检”是啥都模糊。

我在门诊遇到过一位六十岁的安徽老太太,脖子肿得像是藏了个鸡蛋,还坚持说是“火气大”。一查,不好,已经是晚期乳头状癌,并有淋巴转移。她错就错在听信了“懒癌不用治”的传言,错过了最佳手术时机。

“观察等待”不是人人适用,别被网络信息带偏了

这几年网上流行一种说法:“甲状腺癌不需要手术,观察就行。”这话不是完全没道理,但适用于一小部分“低危乳头状微癌”患者,并且必须在专家严密随访下进行。

什么是“低危”?

肿瘤小于1厘米

没有淋巴结或远处转移

没有侵犯周围组织

患者能按时复查、有足够医学认知

而现实中,很多人根本没做过细致检查,就自以为是地把自己归到“低危”一类,想着能躲手术就躲,这才是“懒”出来的大祸!

我曾经接诊过一位山东的老大爷,原本是个7毫米的微小癌,五年后变成3厘米,还扩散到了气管,手术难度直接上了一个级别,风险也大了好几倍。

为何甲状腺癌偏爱女性?背后真有“性别歧视”?

甲状腺癌的发病率,女性是男性的3到4倍。这背后有多种原因:

第一,女性激素波动对甲状腺有影响。尤其是怀孕、哺乳、更年期期间,甲状腺的负担会加重,极易出问题。

第二,爱美惹的祸也不少。有些女性频繁接触含有化学成分的化妆品、染发剂,甚至乱用含碘保健品,长此以往,甲状腺功能紊乱就来了。

第三,心理压力不可忽视。农村女性特别是中老年妇女,长期操劳、缺乏照顾自己,精神长期处于压抑状态,免疫系统容易紊乱,也是诱因之一。

甲状腺癌的治疗方式,远不止“手术”一种

很多人以为治癌就是“切掉完事”,其实治疗方案是多元化的,需要根据病情精准匹配。

1. 手术治疗:不是一刀切,讲究“个性化”

全切:适用于肿瘤较大、有多灶病变、淋巴结阳性者。

半切:适用于单侧小病灶、低风险患者。

淋巴清扫:视是否有转移决定是否清扫颈部淋巴。

有些小病灶患者盲目追求全切,结果术后终生依赖甲状腺激素替代,生活质量大打折扣。

2. 放射性碘治疗:术后“扫尾工作”,不是人人都要做

主要用于术后残留组织清除、预防或治疗远处转移。但必须在甲状腺功能抑制状态下进行,不是“吃点碘片”这么简单。

3. 激素抑制治疗:长期服药,控制癌细胞再生

术后患者多需服用左旋甲状腺素片,既补激素又抑制癌细胞复发。剂量得根据血检结果调整,不可擅自停药或加减量。

4. 靶向治疗与免疫治疗:适用于晚期或复发患者

近年来新药不断推出,针对性强、副作用小,为无法手术者提供了生存希望。

中医怎么看甲状腺癌?调和气血,扶正驱邪

从中医角度来讲,甲状腺癌属于“瘿瘤”范畴,多与情志内伤、肝郁气滞、痰凝血瘀有关。治疗上讲究辨证施治,配合现代医学,可以改善术后恢复、缓解激素副作用。

我建议患者术后可以适当服用疏肝理气、软坚散结的中药,如海藻、昆布、夏枯草等。但中药也不是“万金油”,一定要在正规中医医生指导下使用。

忽视甲状腺癌,后果有多严重?

别以为这个癌不疼就没事。晚期甲状腺癌可以压迫气管、声带、食管,导致呼吸困难、声音嘶哑、吞咽困难,甚至转移到肺、骨、脑。

我曾抢救过一位河南的患者,肿瘤压迫到气管,呼吸都困难,做气管切开才保住命。原本是个“可以预防”的悲剧,硬生生拖成了急诊手术。

写在最后:别让“懒癌”的名头误了性命

甲状腺癌不是慢性病,也不是“等着不动就能好”的病。选择“观察等待”是科学的治疗方案之一,但不是“懒得治”的借口。每一位患者都值得被认真对待,每一个肿块都需要被科学判断。

健康提醒:牢记四点,远离“懒癌误区”

发现脖子异常,第一时间做彩超,不拖拉

“懒癌”不等于不治癌,治疗要听医生的不是听邻居的

术后坚持复查,激素药不能随便停

中西结合调理,提升生活质量不是梦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师。

0 阅读:26
风韵评好身体

风韵评好身体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