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毛主席的女儿李敏,突然接到中南海的一通电话,对面的工作人员表示,毛主席为她留下了几份遗产,需要她去认领。
李敏听后感到十分诧异,因为当年在整理毛主席的遗物时,并没有发现留给自己的遗产,怎么时隔五年又找到了呢?
要知道毛主席一生清廉,去世后也仅留下了几套老人家爱穿的中山装,和几百元的稿费,如今突然多出了一份留给李敏的遗产,究竟会是什么呢?
坎坷的童年李敏是毛主席与妻子贺子珍所生的女儿,小名毛娇娇。虽为毛主席的女儿,但李敏的童年,历经坎坷。
1936年李敏在陕西出生了,当时红军刚刚到达陕北,毛主席和妻子贺子珍住在一个破旧的窑洞中,由于当时生活条件有限,李敏生下来又瘦又小。
邓颖超看着孩子不禁感叹:“真是个小娇娇呀”,后大家都跟着喊“小娇娇”,毛主席也觉得这个名字好听,于是“娇娇”就成了李敏的小名。
娇娇出生一个月后,母亲贺子珍便前往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将女儿寄养在老乡家中。
后来,中共中央迁往延安,父亲也并不能经常陪伴。
1937年,贺子珍决定前往苏联学习,留下还在吃奶的娇娇,毛主席忙于战争,也是无暇顾及,就这样娇娇被送到了延安保育院。
毛主席不忍女儿长时间与母亲分离,1941年决定将女儿送往苏联,幸福的生活是短暂的,娇娇刚到苏联四个月,苏联与德国之间的战争就爆发了。
在苏联期间,受战争影响食物匮乏。经常吃饱了上顿没有下顿,本就体弱的娇娇,不幸身患重病,医生已经放弃治疗了,最后在母亲的悉心照顾下,转危为安。
后来母亲贺子珍又被强制软禁在医院,再次经历母女分离。
这样的生活终于在1947年结束了,贺子珍与娇娇一同回到了中国,居住在哈尔滨。
从还在襁褓中就与父亲分离,毛主席非常希望娇娇能在他身边生活学习,就这样娇娇被接到毛主席身边。那娇娇回到主席身边后又经历了什么呢?
和父亲在一起的日子李敏回到主席身边,度过了人生中最快乐的一段时间,由于刚从苏联回来,中国话还说得不太好,主席逢人就说家里有个会说外国话的洋宝贝,难掩喜悦之情。
自此,娇娇就跟随毛主席在北京生活了。
因为到了上学的年纪,毛主席便给娇娇取一个正式的名字——李敏。曾经自己在陕北指挥全国战争期间化名“李德胜”,所以便让女儿随了李姓,敏字则是希望女儿聪慧,机敏。
李敏也不负主席对她的厚望,后来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北京师范大学化学系进行学习。
毕业后,李敏与以前的同学孔令华恋爱了,两人相处没多久便选择了结婚,直到后来,孔令华才知道李敏是国家领导人的女儿,毛主席对孔令华也是特别满意,结婚后小两口还是在中南海居住。
过了几年后,李敏夫妇决定搬离中南海独自生活,主席嘴上没说什么,但心里十分不舍,但女儿长大了,也该有自己的生活了。
从中南海搬走后,李敏出入中南海的证件被收回,令她没想到的是,以后的日子见父亲会如此不易。
想去见父亲,必须得先登记,再通报,有时候等了好久也不一定能见到,不久后就到了特殊时期。
特殊时期,李敏夫妇先后遭到迫害,处境一度艰难,自主席生病以后,李敏只见过父亲三次。
主席去世前几天,李敏见到了父亲,主席望着女儿用虚弱的声音问:“娇娇,你为什么不常来看我呢?”李敏此时心如刀割,但却又不能说出缘由。
没过几天,李敏接到电话让她赶往中南海,看到床榻上再也不能喊她娇娇的爸爸,再也忍不住放声痛哭。
父亲离世后,本来不好的身体也越来越差。主席去世5年后,李敏突然接到了一通电话,说父亲给她留下遗产,需要她认领。那么毛主席究竟给女儿留下了什么呢?
三份“遗产”1981年工作人员找到李敏,给她送来了1台冰箱、1台彩电,以及8000元钱,这是毛主席为女儿留下的遗产,说是遗产,更多的是主席对女儿的关心,希望女儿改善生活质量。
主席一生坚持朴素生活,对于生活中的衣食住行,从来都没有过太高的要求。
在饮食方面,主席不喜欢复杂的菜,并且经常吃粗粮,只要能吃饱就行。在穿着上,更是常常穿着一件普通的中山装,很少更换衣物,甚至有的衣服上还打着补丁。
在中南海居住期间,主席的房间也是布置的非常简单,家具也都是实用型,有一条褪色的毛毯,主席一直舍不得扔,一直陪伴他到最后。
毛主席也并不在乎钱财,在他看来,金钱所能带来的价值并不能在精神上得到满足,应该多为社会作出贡献。
主席生前的工资,用于一家人的生活,大部分的收入来源是毛主席的稿费,曾有传闻毛主席有上亿元的稿费,虽然没有那么多,但主席的稿费也是非常可观的。
这么多稿费,主席并不经手都由他的管家进行支配。这些钱大部分都用于资助贫困学生、修建学校、帮助救灾群众或是购买书籍资料,支持学术研究和文化交流。
一生艰苦朴素的主席,为女儿留下了这三样财产。
李敏看到这三样东西后,即惊讶又感动,这些东西在当时是非常珍贵的,但对于她来说父亲的爱比这些东西更珍贵。
后来,李敏为怀念父亲,先后发表了多部关于毛主席的回忆录和散文集,在2009年出版了《我的父亲毛泽东》一书。
主席诞辰110周年的时候,李敏在《鲁豫有约》节目上被问到对父亲的爱有何感受,李敏很激动的说到:“父亲的爱,伟大而无私”。
毛主席作为国家领导人并没有给李敏留下权利和地位,而是为女儿留下的三样特别的遗产,这并不是私心和偏爱,仅仅是一个普通父亲对女儿的关爱。
这三样东西承载着父亲对女儿厚重的情感,是一个父亲最后的关怀和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