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在哪个年龄阶段,最离不开男人?心理学家的答案很统一

第壹心理 2024-10-17 11:55:41

现代生活中,由于生存压力的增大,许多年轻人做出了不婚不育的选择。

这其中,就有许多在一二线城市生活的独立女性。

她们往往是某公司的白领,凭借着自己的专业能力获得了进入大城市的入场券。但她们的薪资,只足够自己生活,而无法承担婚育带来的巨大开销。

然而,爱情作为人类的永恒母题之一,总是免不了让人心生向往。选择不婚主义的部分女性,也是因为无法找到合适的伴侣,所以宁缺毋滥。

而女性对爱情向往的程度高低,决定了女性在哪个阶段最离不开男人。

美国精神分析学家埃里克·埃里克森(Erik Erikson),提出了社会心理发展理论。

他将人一生中的心理发展分为八个阶段,而在成年早期(18-25岁)的人生阶段性命题则为亲密关系。

你也许会发现,二十几岁的女性往往更不易接受失去爱情,甚至因为失恋自杀。

但很少听到,三十几岁的女性为了男人要死要活。她们往往是冷静地接受现实,然后转身离开。

那么,为什么女性在18岁到25岁这个阶段最离不开男人呢?具体而言,往往有以下三种原因。

憧憬甜蜜爱情

在我们国家,18岁之前的恋爱,是不被允许的早恋。

18岁之后,从高中毕业,进入大学生活,也终于能光明正大地谈恋爱了。

在这之前,大多数女性对爱情的理解都来自于书里,而书中的爱情大多是风花雪月的浪漫。

20世纪初,瑞士心理学家布洛(Edward Bullough)曾在《作为艺术的一个要素与美学原理的‘心理距离’》正式解释了“心理距离”这一概念。

布洛认为,美感出自于人们观赏艺术品时,由于心理距离所产生的心理效应。

尼拉·利伯曼(Nira Liberman)在布洛的基础上,提出了解释级别理论。他认为,心理距离影响着人们对现实事物的解释。

心理距离过大或过小,都会引起人们对事物认知的失真。

也就是说,在18岁之前,女性和爱情的心理距离过大。在她们的心中,爱情是玫瑰色的梦。因此,她们往往对爱情抱有极大的憧憬。

而25岁之后的女性,往往已经谈过了一次恋爱。

这段恋爱经历,戳破了曾经在心中对爱情的幻想。她们开始意识到,爱情并不完全都是美好的。对待爱情的态度,也开始越来越理性。

爱情是大学期间最纯粹的感情。大学时间到刚进入社会这段时间,没有经历过生活的一地鸡毛,仍然对爱情抱有憧憬。

认为生活中最重要的是爱情,把爱情当作人生中的头等大事。

而进入社会几年后,才会明白人生中最重要的是自己清醒的头脑和独立的经济能力。

心理上的需求

在18岁到25岁这个年龄段,女性正值青春年华,心理上更渴望一段亲密关系。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级理论,当人们满足了生理、安全的需求之后,往往会追求归属和爱的需求。

在现代社会中,18-25岁往往是女性的大学阶段与初入社会期。

在大学时代,没有经济的压力,同时又生活在学校这座象牙塔中,往往最易产生对爱情的渴望。

而在初入社会阶段,则会迎来生活中的不确定性。这时候,女人往往会希望有一个男人的陪伴,来完成从校园到社会的过渡。

可以说,在这两个阶段,女人在心理上对爱情都是十分渴望的。

按照生理发展来看,18岁到25岁的女人,将会分泌更多的雌性激素。在激素的引导下,会让大脑产生特别想要恋爱的感觉。

随着年龄的增大,这种激素的水平会下降。

因此,在25岁之后,女人的恋爱意愿也会一直下降。

此外,如果女性在幼年时期没有得到足够的亲密关怀的话,那么在成年之后,也会更渴望一段亲密关系。

英国心理学家约翰·鲍尔曾提出依恋理论(Attachment Theory),

他认为,在婴幼儿时期如果没有和固定的照顾人建立起牢固的亲密关系,会导致人格无法健康发展。

后来,安斯沃思在约翰·鲍尔的基础上,将人在婴幼儿时期与照顾者的关系分为四种,

分别是安全依恋、回避型不安全依恋、反抗性不安全依恋和破裂性不安全依恋。

没有在童年时期建立起安全依恋的女人,尽管对亲密关系怀有恐惧、不信任的心态,但内心深处往往更向往恋爱。

缺爱的孩子,长大后往往比不缺爱的孩子更渴望被爱。

只不过,打动这类女人的,往往只能是真挚的感情。

外界的促成

尽管现代社会中,女性的结婚年龄都已经推迟,但仍有部分父母,希望孩子能够早点结婚。

许多专家认为,25岁是女性的最佳生育年龄,具备卵子数量多、活力高、易恢复等优势。

为此,许多父母都希望能在25岁时结婚生子。

在父母的推动下,这类女生往往在大学期间,就以结婚为目的挑选对象。毕业时,顺理成章地步入婚姻。

这一现象并非罕见,在今年六月份毕业季时,北京某高校就举办了一场“毕业集体婚礼”,一共有15对新人。

这些新人,往往是在大学期间相知、相识、相恋,也在能力、家庭等各方面都非常匹配。

同时,他们也有自信承担得起家庭的责任,因此选择了一毕业就结婚。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在大学毕业时满怀憧憬地走进婚姻的情侣,在婚后却发现生活是一地鸡毛。

这种情况,大多是结婚时两人未经过仔细考虑,在荷尔蒙的促使下,一冲动就领了证。

最近看到一个博客,一位名叫菜菜的女性网友写道,和男友在谈了两年的恋爱之后,本科毕业的暑假就和男友领了证。

作为新时代独立女性,菜菜结婚时无房无车无彩礼,甚至连结婚照都没有。

尽管这样,婚后婆家还是要求她家务全包伺候丈夫,并且没有什么事不允许菜菜回家。而在婚前信誓旦旦的男友,在此刻却默不作声。

在什么时候选择结婚,都是个人的选择。

不过,无论是因为婚姻大事决定着后半辈子幸福,还是从对双方负责的角度考虑,结婚一事都不得不慎重对待。

毕竟,相比起恋爱,婚姻不仅仅需要爱情,更需要爱情之外的一些东西,比如家庭观念、经济能力。

总的来说,女人的18岁到25岁,从情感、心理、社会三方面来看,都是最需要男人的时候。

不过,需要强调的是,心理学只是解释一种普遍的现象,无法精准地描述每个人的独特心理。

无论怎样的人生节奏,只要由自己把握,大可选择一种让自己更加舒适的生活。

0 阅读:56

第壹心理

简介: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