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文章前辛苦您点下“关注”,方便讨论和分享,为了回馈您的支持,我将每日更新优质内容。
文丨楚翊许
编辑丨楚翊许
“你晚上守着500多个尸体睡觉,不害怕吗?”
在贵州安顺市平坝区的一个村庄上,有位“怪人”每天早上6点出门打工,到晚上不回家,而是摸黑独自进一个山洞中。
这位神秘男子叫刘朝先,进山洞是为了要守着567具棺材睡觉。当有人问他害不害怕的时候,他却说:“这是我的工作!不看他们我睡不着。”
为什么山上会有567具棺材?又是什么原因让刘朝先坚持这份工作呢?
——【·棺木洞来源·】——
贵州省安顺市平坝区齐伯镇的桃花村的山洞叫做平坝洞,洞内共有567具苗族先祖的棺材。洞内的棺材都保护得非常好,即使年数久,也没有过多损坏。
考古专家及工作人员对棺木洞进行详细地观察测量并对棺木进行分类,棺木洞长约45米,宽约24米,棺木洞内高低不同,密密麻麻的棺材木,看起来场景十分壮观。
洞内的棺木也不是一模一样的,不像平时那种长条方形地样子,而是各有各的特点,有船形棺、栓棺、圆木棺、梯形棺、方形棺、等造型各异的棺材。
其中船形棺字如其名,形状十分类似一条帆船,是由一整段木头挖凿而成,这种棺木最早起源于秦朝,此棺木洞内共有三具船形棺。
圆木棺和船形棺地制作方式十分类似,都是需要用一整根树木,将这整根树干劈开后再把里面掏空,逝者就躺在棺材的中间,下葬时将两个棺木合上,再用藤条将两个棺木紧紧缠在一起。
栓棺在制作上非常简单,大概就相当于圆木棺的简易版,一般穷苦人家都会选择用栓棺下葬,方形棺和梯形棺字如其名,形状类似方形和梯形的样子。
考古专家检测到大概是唐代中期,第一具棺木放进了现在的平坝洞,在之后的一千多年内,不断会有新的棺材被放进洞内,古老棺材在时光中不断老旧,而新的棺材也在不断进来。
1987年,文物馆对这里进行过一次考古,正当工作人员仔细的观摩着这一桩桩观察的时候,其中一个工作人员喊道:“这是什么,快来看。”随后其他的工作人员也都聚集到了一起,看着这415号棺材。
“哇,真好看!”
“我第一次见。”
原来里面有着一件美艳绝伦的彩色裙子。
“都这么长时间了,这件裙子不但没有腐蚀掉,而且连上面的花纹还清晰可见。”
原来这件裙子现名为“鹭鸟纹彩色蜡染百褶裙”,上面挑花、刺绣、蜡染工艺手法于一体。裙摆处黄地边饰纹系刺绣而成,为变形花草纹作连续排列,刺绣针法单一清纯,但配色确实繁多不杂,
根据考古专家研究分析发现,裙子的主人是一名成年女性,手上还紧握着一把蜡染刀,考古专家推测可能这件裙子就出自她之手,后经鉴定,这件裙子是宋朝的文物。这也为我国考古学领域中提供了重要线索。
这五百六十七具棺材,根据每位逝者的家庭条件和社会地位的不同,大小和样式也都不同,但都这放在洞穴之中,这也为考古工作人员对研究蜡染之术提供了材料。
传闻这个洞葬是苗族的一位德高望重的老祖宗留下来的,但是并没有什么具体的解释到底是怎样,流传到现在只有这么一个传说。
原来一千多年前,在此生活的姓刘的先祖去世了,他的后代想给祖先找一个风景优美的地方埋葬,结果没成想,走到一半突然雷声大作,下起了暴雨,还引发了山洪。
暴雨来得太急,人们一下四散逃去避雨,没有来得及抬走祖先的棺材,竟让山洪将棺材冲走了,雨停了以后,大家便急着找回棺材,奈何一时竟找不到先祖的棺材。
去村庄里召集了大伙,去河边还有河水下游找了很久,四处都找遍了,依然没有找到。后来有人无意间来到了平坝洞,竟在这里发现了先祖的棺材,完完好好地在山洞内放着。
当时有巫师解释道此现象,推测到大概是先祖想留在这个山洞内,不想离开村庄。于是他们就将先祖的棺材安置到了山洞内,并且从此之后若有老人去世,都会将棺材停放在此山洞内。
时间长了,平坝洞就成了桃花村苗族刘姓人去世后安置遗体的地方,人们可能会对此产生疑问,这一千多年来都将死去的人放置山洞内,岂不是不止这567具棺材。
苗族的人民是不信鬼神的,他们认为棺材是逝去的人的房子,觉得生与死只是两种不同生活的方式,死亡是生命的另一种延续,并且想要将棺材放进平坝洞,也是需要一些规矩的。
就好比如北上广深地区发达,经济条件优越,但又能有多少人真正留在北上广深,能在那里买房安家呢,毕竟能留在北上广深的外地人还是少数。
大概平坝洞就相当于北上广深,不够资格和客死他乡的族人都是不能将棺材棺材放置洞内的,他们只能是实行土葬的形式,入土为安,也被当地称为“下乡”。
放置在平坝洞内的棺材也是按要求规规矩矩地摆放着,多年前桃花村的刘姓人民从一个大家族分成四个分支,后演变成了4个村组,洞内的棺材也是按这四支排列的。
先祖是最讲规矩的,山洞内最深处是禁地,是放置身前患上重病去世的先祖,病得越重,棺材放地得最深,有位染上肺结核的逝人就将他的棺材放置到了洞内最深处。
专家曾对此进行解释,这样的禁地有利于防止瘟疫,传染病的大规模爆发传染,是有效防止传染病的一种表现。
随着时间的流逝,现在外出务工生活的人民越来越多,也有很多人去世后选择了土葬或火葬等方式,前来平坝洞祭拜的人也逐渐减少。
——【·不平凡的守棺人·】——
刘朝先拥有两份工作,一份是为了养家,一份是为了执念。平日里的工作是体力活,每天早上六点,他就从平坝洞内到山下的房子内,简单吃口饭,就会去工地上拉土方,每天都会有一百五十块钱。白天面朝黄土背朝天,脚下泥泞,背上挑着重担。
但一到晚上八点,刘朝先就要准备上山了,前往平坝洞,守着567具棺材过夜,这是他的第二份工作。如此循环,一天天一年年。
对于那些年代比较久远的棺材,刘朝先只是看着守护着他们,实际上并不知道它们的来历以及生前的故事。但比较新的棺材,每一位他都记得他们生前和来到平坝洞的故事。
“你看,这个棺材就比特别,他要比其他的那些棺材大一半,因为这个里面躺着的是一对夫妻。男的先去世的,后来过了没几年女的不小心患上了癌症,就此去世了。 在去世前,女的千叮咛万嘱咐告诉自己的儿女们要将自己葬在丈夫的棺材中,儿女们考虑母亲的感受,待去世后,就将母亲抬上山,放在了这个棺材中。”
“这个没有颜色的棺材,是因为这家当时很穷,没有多余的钱给棺材上漆。哎,也是真的可怜。”
刘朝先带着考古学家继续往前走,边介绍边偷偷抹眼泪。
“这个小棺材里面是一个小男孩,因为得了重病,在当时家里的经济情况有限,所以没有及时诊治好,最后去世了。这个小棺材旁边是一个稍微大点的棺材,大的棺材里面是他的妈妈,小男孩去世后没多久,妈妈因此就患上了抑郁症,最后去了天堂去找他的儿子去了,现在他们在天上应该过得挺幸福的吧。”。
刘朝先就像讲故事似的,讲述着每口棺材的故事,他并没有对此感到任何恐惧之心,他觉得不能对逝者敬而远之,反而才会觉得逝者死去了,他的话语中满满的都是对逝者的思念之情。每天晚上八点半,刘朝先换好夜里御寒的衣物,带着水和干粮,背上一把镰刀,打上手电筒,就往山上去,沿着悬崖边上的小路,平坝棺材洞就在半山腰,离地面大约20多米,没多久就能到。
刘朝先对平坝洞十分熟悉,他知晓从市区可以从哪里看到平坝洞,也知道之前平坝洞旁边有着几户人家,但后来陆陆续续都搬离外出生活了。
刘朝先常说守护死者,就是对他们最大的怀念。刘朝先每天清点棺材后,就会在平坝洞的洞口静坐一小时,这是他为刘家祖先的守灵仪式。
平坝葬洞内还曾失火烧毁了不少棺材,也有很多心怀不轨的人前来偷盗,觉得葬洞内陪葬品值钱,经常会将葬洞内破坏得一片狼藉,惊扰了逝去的先人。
于是贵阳文物管理局便发布了一条招聘守棺人的岗位信息,一个月仅有300元,过低的薪资吓退了很多人,只有刘朝先去应聘了,他只想守护先祖不被打扰。
自从开始后,刘朝先从未请过假,他还向文物管理局提出了要求,想要为平坝葬洞安装铁门,白天锁上,晚上他来的时候打开铁门进去,想更好地保护洞内的棺材。
随着考古学家的研究以及发现,棺木葬洞也被各大媒体记者争相报道,桃花村这个类似世外桃源的地方也被更多人知晓,村子也在修建着旅游景点,人们也前往桃花村打卡。
十年如一日,现如今刘朝先也年岁已高,贵阳文物管理局会继续招聘专业人士来守护洞内的棺材,但随着时间流逝,可能已不再是桃花村的刘姓后代了。
到那时,可能守棺人只是守护棺材以及洞内的历史文物,并不会对此赋予情感上的意义,刘朝先大概会是真正意义上的最后一位守棺人。
倘若不再需要守棺人,刘朝先也会站好自己的最后一班岗,他只是想担当起自己的责任,让先辈在桃花村能够安详地长眠,对得起自己的执念和信仰。春去冬来,日日夜夜,常年坚守的守棺人,为的不是钱,而是自己一直坚持的信念,人群来来往往,只有刘朝先愿意用自己的一生守护。
我国有五十六个民族,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每个民族都有着自己不同的民俗,我们都将对各类文化尊重,不能任由它们在时光中消失,尽自己的所能保护和挽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