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事懂得掌握分寸,人生才能行稳致远

铭叔看世界 2024-10-21 23:05:24

在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无论是工作、家庭还是社交,处处都需要我们学会把握好“度”。

有句话说得好:“45度做人,90度做事,180度为人。”这句话精辟地概括了做人做事的道理,告诉我们要懂得掌握尺度。

凡事太过,不仅损人,也会害己。掌握好分寸,才能让生活中的每一步走得稳健,人生才会少走弯路。

1. 做人需守“度”,凡事有节制

古语有言:“物极必反,凡事适可而止。”做人做事,最忌讳的就是走极端。太过严厉、太过放纵,往往都不会有好的结果。做人讲究的是宽厚待人、克己奉公,但这并不意味着毫无底线地忍让和妥协。

在《资治通鉴》中,记载了一个叫奚显度的官员,他为了讨好皇帝,对劳役百姓苛刻无比,夏天逼着人们顶着烈日干活,冬天又让他们在严寒中劳作,导致许多人不堪忍受,甚至自杀。

最终皇帝得知后轻描淡写地说了句“铲除他吧”,便结束了奚显度的生命。这个故事警示我们,做人不能太过极端,否则只会害人害己。奚显度没有掌握好“度”,不仅没能得到皇帝的欢心,反而丢了性命。

做人如同拉弹簧,一旦超过了限度,弹簧就会失去弹性,变成废铁。

我们在生活中也要时时刻刻提醒自己,不要把事情做得太过,不要把人逼得太紧。宽容待人,给别人留有余地,才能让自己行走的路更为顺畅。

2. 说话有“度”,才能不伤人

说话是一门艺术,很多人因为不会说话,得罪了人还不自知。

会说话的人,能够在适当的时候表达出合适的意见,既不让人感到为难,又能够传达出自己的想法。不会说话的人,往往一张嘴就得罪人,不仅把事情搞砸了,还破坏了关系。

古时有一个辩士,名叫曹丘生,他能言善辩,被称为高情商的代表。有一次,他去拜访游侠季布,季布原本对他没有什么好感,认为他不过是一个擅长花言巧语的人。然而,曹丘生一进门就鞠了一躬,谦卑地说道:“听闻季布先生一言千金,我慕名而来。”季布听完后心中的不快顿时烟消云散,最后不仅没有为难曹丘生,还与他成为了朋友。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说话要懂得掌握分寸,过于直白的言辞往往会伤害他人,而巧妙的表达则可以化解尴尬,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在生活中,言辞过激、锋芒毕露的人,往往会给自己和别人带来不必要的麻烦。而那些懂得适时把握分寸,话到嘴边留三分的人,更容易获得别人的尊重和信任。

说话的“度”,不仅仅体现在对他人的尊重上,也反映了我们对自己言行的掌控。

人们常说,“祸从口出,病从口入。”学会控制自己的言辞,不说伤人的话,也不说让自己后悔的话,是一种成熟的表现。

3. 行善有“度”,方能自保

善良是一个人最宝贵的品质,但善良也需要有边界。没有分寸的善良,不仅帮不了别人,反而会让自己深陷困境。有一句话说得很好:“没有原则的善良,只会助长他人的贪欲。”行善要有智慧,懂得什么时候该停下,什么时候该出手。

一个常听到的故事中,某人每天给一个懒汉两个鸡蛋吃,起初懒汉非常感激,觉得好心人是在帮他渡过难关。

然而,当好心人把其中一个鸡蛋分给路边的乞丐时,懒汉立刻勃然大怒,指责好心人没有把鸡蛋全给他。这让好心人意识到,善良如果没有边界,换来的只会是别人的无尽索取。

善良不是无限度的给予,而是需要有理性的判断。我们不能因为心软而让别人得寸进尺,也不能因为怕伤害别人而无限退让。

行善需要懂得分寸,把帮助给那些真正需要的人,而不是一味地迁就。正如《菜根谭》所言:“滋味浓时减三分让人食,路径窄处留一步与人行。”行善时留有余地,才不会让自己的好意变得廉价。

4. 把握分寸,人生才能稳步前行

掌握分寸,不仅是我们与人交往的准则,也是自我保护的方式。过度善良、过度热情、过度宽容,都会让我们陷入困境。反之,适当的克制和留有余地,才能让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行稳致远。

曾国藩在面对年轻人王闿运时,就充分展现了对分寸的把握。王闿运想劝说曾国藩自立为王,曾国藩不动声色地在桌上写下“狂妄”二字,而不是直接责骂他。

这不仅维护了对方的自尊,也委婉地表达了自己的立场。曾国藩的做法,恰恰是一种高情商、懂得分寸的表现。

人生如尺子,生活是刻度。懂得留有余地,才能让生活更加从容;懂得掌握分寸,才能在人生的旅程中走得更远。无论是做人、说话、行善,还是做事,都需要有“度”的把控。太过则溢,适度才能长久。

结语

人生的成功与失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是否能够掌握好分寸。做人做事,过犹不及,懂得收放自如,才能走得更稳、更远。

保持善良,但要有底线;说话温和,但要有分寸;待人宽厚,但不要无原则。只有懂得在生活中把握好“度”,我们的路才能越走越宽广。

0 阅读: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