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国终于想通了,与中国签署了口岸跨境铁路建设、煤炭贸易等协议,60亿吨储量的超级煤矿,彻底的对华敞开大门。
据中国网报道,日前,蒙古国总理奥云额尔登访华。这次访问,是他自2021年就任蒙古国总理以来的第四次访华。
要知道,蒙古国的矿藏资源非常丰富,而中国又是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费国之一,对蒙古国煤炭的需求持续增长。以去年的数据为例,中蒙双边贸易额达到190亿美元,其中,蒙古国对华出口144亿美元,占蒙古国出口总额的91.3%,而煤炭又是蒙古国对华出口的绝对“主力军”。蒙古国向中国出口的煤炭数量,也从2022年的3100万吨跃升至2024年的8300万吨。
从客观来讲,中蒙经济具有很高的互补性,双方各取所需,利于扩大合作。但一直以来,两国间的贸易合作并不充分,总是会受到各种各样的“牵制”,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但公路运输的弊端很多,不仅大幅增加运输成本与通关压力,还因破坏环境、影响牧民生活等给沿线牧区和牧民带来很多影响,长此以往,还会引发诸多社会矛盾,影响社会稳定。
其次,蒙古国政府的错误判断和立场的左右摇摆。此前,蒙古国和美国不断的“眉来眼去”,双方还签署了稀土合作协议。为此,奥云额尔登还特意访美,试图和时任的美国总统拜登签署稀土外运协议,以绕开中国在全球稀土的垄断地位。
蒙古国企图“甩开”中俄与美国“联手”,而美方也借机炒作。但蒙古国似乎是忽略了地缘政治的关键点,那就是地理位置。
因此,当蒙古国试图租借中国天津港,作为对美出口的“前沿阵地”时,直接遭到中国的无视。自此之后,奥云额尔登也就放弃了这个荒谬且天真的念头。
再说回中蒙的这条铁路,早在2004年,中蒙就已就甘-嘎铁路开始了讨论,但因为种种原因一直被搁置,直到20年后的2025年,才开始正式签订。
蒙古国的这一转变,无疑是将储量高达60亿吨的塔旺陶勒盖煤矿对华“敞开大门”,不仅意味着中蒙合作拥有广阔的市场和前景,更反映出中国国力以及影响力的增强。换而言之,是中国以及国际形势,让蒙古国认清了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