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9日,比亚迪正式推出划时代旗舰轿车汉L EV,以20.98万-27.98万元的定价切入市场,凭借全域千伏高压架构、兆瓦闪充技术、3万转电机等多项全球首创技术,重新定义了20-30万元级智能电动轿车的价值标准。

作为比亚迪“技术鱼池”的集大成者,汉L EV不仅实现了性能与补能效率的突破,更以东方美学与智能科技的融合,向百万级豪华车发起挑战。
技术跃迁:重新定义电动车的“效率天花板”1. 全域千伏架构与超快充革命
汉L EV基于比亚迪超级e平台打造,首次搭载全域1000V高压架构,配合10C倍率闪充电池,支持峰值功率达1000kW的兆瓦级充电。仅需5分钟即可补充400公里续航,低温环境下充电效率仍可提升53.1%。其创新的双枪充电技术,可将普通快充桩的功率提升至500kW,大幅拓展超充场景的覆盖范围。

2. 赛道级性能与能耗平衡
动力性能:四驱版搭载双电机,综合功率达810kW(约1102马力),零百加速仅需2.7秒,极速突破305km/h,直接对标保时捷Taycan Turbo S。

续航能效:采用第二代刀片电池与3万转电机,单电机版CLTC续航达701km,百公里电耗低至13.7度,兼顾性能与日常实用性。
3. 第五代DM混动的“全能方案”
DM插混版搭载第五代混动技术,亏电油耗低至3.9L/100km,纯电续航200km,综合续航达1400km,零百加速3.9秒,成为燃油车用户转型的“无痛选择”。

1. 外观:龙颜美学的进阶表达
汉L EV采用“Loong Face 3.0”设计语言,前脸以封闭式格栅搭配立体龙须灯带,车身侧面融入书法笔锋线条,溜背轿跑造型与5050mm车长、2970mm轴距结合,营造出“行政级稳重”与“运动轿跑灵动感”的平衡。

尾部“中国结”贯穿式尾灯与“2.7S”性能标识,则强化了科技与文化的融合。

2. 内饰:庑殿顶灵感与豪华工艺
以中国传统建筑“庑殿顶”为灵感,中控台线条向上延展,搭配3D竹木饰板与Nappa真皮座椅,彻底告别传统钢琴烤漆的指纹困扰。

后排配备触控面板、老板键及座椅通风/加热/按摩功能,配合全景天幕与丹拿音响,打造百万级豪华体验。

1. 智驾系统:全场景覆盖的“天神之眼”
全系标配DiPilot 300高阶智驾系统,搭载1颗激光雷达、30个传感器及英伟达Orin-X芯片,支持高速/城市领航、红绿灯识别、无车道线行驶等功能,号称“全国都能开”。

其智能预瞄底盘系统,让5米车长实现紧凑级车型的转弯半径,高速过弯稳定性提升30%。
2. 座舱交互:情感化AI管家
DiLink 150系统集成4nm芯片与DeepSeek R1大模型,支持全场景语音交互(可见即可说)、多屏联动及安卓生态无缝兼容。

15.6英寸中控屏与AR-HUD组合,配合车载冷暖冰箱、香氛系统,重新定义“第三生活空间”。
市场冲击:技术普惠与生态重构1. 定价策略:颠覆传统价值体系
汉L EV以27万元顶配价格提供百万级超跑性能,直接对标小米SU7、极氪001等竞品。相比预售价格(27万-35万元),正式售价最高降幅达7万元,形成“技术下放+价格下探”的双重打击。

2. 生态布局:超充网络的技术开放
比亚迪同步推进500座兆瓦闪充站建设,并计划2026年扩展至4000座,向全行业开放超充技术标准。这种“产品+基建”的协同创新,或将加速电动车补能焦虑的终结。

比亚迪汉L EV的上市,标志着中国汽车工业从“市场引领”向“技术引领”的跨越。其通过全域千伏架构、兆瓦闪充、智驾全栈自研等创新,不仅重新定义了高端电动车的技术标准,更以“技术普惠”策略推动产业生态升级。如果你对汉 L EV 感兴趣,不放亲自去 4S 试驾一番,也许会有意外的惊喜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