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阿姨这人可是个养生达人,平时没事就喜欢在网上看看养生的文章。
大概半年前,她早网上看到一篇文章,上面写着红肉可能会致癌,从那天开始,她就把家里的红肉都换成了白肉,天天就吃鸡肉、鸭肉和鱼肉。
可是前几天,手机上突然弹出一条推送,说是鱼肉里藏着一大堆毒素,吃多了可能会得癌症。
张阿姨一看,整个人都愣住了,之前说红肉不好,现在鱼肉也有问题,这让人怎么吃饭啊?
其实,像张阿姨这样的人还真不少,大家都被这些看似矛盾的健康信息给搞混了。
那么,这鱼肉到底会不会致癌呢?我们又应该如何看待这一问题呢?
01研究发现:鱼肉含有毒物质,吃多或致癌?
2022年,美国布朗大学的研究团队在《癌症病因与控制》期刊上发表了一项关于鱼肉消费与癌症关联的研究。
这项研究包括了来自美国各地的从1995至1996年间,近五十万名成年人的数据,研究团队对参与者的饮食习惯进行了详细调查,尤其关注了他们在过去一年中吃炸鱼、非炸鱼及金枪鱼的频率和分量。
随访期平均持续了15年,最终结果显示,在此期间有5034名参与者被确诊为恶性黑色素瘤,3284名参与者发展为原位黑色素瘤。
研究人员发现,那些食用更多非油炸鱼和金枪鱼的人,恶性黑色素瘤及原位黑色素瘤的风险较高。
研究人员认为,这种关联性可能与鱼类肉中的污染物有关,特别是砷、汞和多氯联苯等重金属污染,这些污染物的摄入增加了,随之带来的健康风险也会相应增加。
尽管这项研究提供了关于鱼肉消费与特定癌症类型之间关联的数据,但专家们指出,这是一项观察性研究。
观察性研究可以揭示变量之间的关联,但不能证明因果关系,也就是说,我们不能单纯地认为增加鱼肉摄入就会直接导致癌症风险增加。
此外,研究中也不能充分控制所有潜在的干扰变量,例如受试者的生活方式、其他食物摄入习惯及环境因素等,这些都可能对研究结果产生影响。
我们在阅读这类研究报告时,应该有批判性思维,考虑到这些局限性。
02这4种鱼真的应该少吃!
1、咸鱼
咸鱼作为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一类致癌物的食品,其中含有大量的亚硝酸盐,长期食用与鼻咽癌、食管癌和胃癌的发生有显著相关性。
2、油炸鱼
油炸过程中的高温不仅破坏了鱼肉中的营养成分,还可能会产生多环芳烃等致癌物质,长期食用油炸鱼可能会增加患癌风险。
3、生鱼片
尽管生鱼片很美味,但是它的食用安全性却常常因为寄生虫感染(比如肝吸虫)而受到质疑,这些寄生虫可以引起肝脏损伤甚至肝硬化。
4、高汞鱼
某些大型深海鱼类(比如鲨鱼、剑鱼等)可能因为所处食物链的高层次而累积较高浓度的汞,长期食用这些高汞鱼类可能会对神经系统造成损害。
03健康吃鱼,这4点一定要知道
1、每周至少吃1-2次
建议每周吃1-2次鱼肉,每次的食用量控制在300克以内,这样不仅可以享受鱼肉的健康益处,还能避免过多食用可能存在的有害物质。
2、不要吃个头太大的鱼
在选择鱼类时,应该尽量避免食用体型较大的鱼类,比如鲨鱼、剑鱼等。
这些大型鱼类可能累积较高的甲基汞,选择较小的鱼类可以减少这种风险。
3、清蒸最健康
清蒸是一种健康的烹饪方法,它不仅能够保留鱼肉的原味和营养,还避免了高温烹饪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
4、鱼肉不能完全代替红肉
虽然鱼肉是优质蛋白的良好来源,但它并不能完全替代红肉中的其他营养素。
建议在日常饮食中合理搭配鱼肉、鸡肉和红肉,以确保营养的多样性和平衡。
建议每日摄入的鱼肉和鸡肉量保持在75~100克,红肉则保持在50~75克。
面对网络上的各种健康谣言,我们要学会理性分析和判断,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科学饮食,才是我们追求健康的关键。
让我们珍惜每一口美味,同时也不忘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