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特朗普上台后美国就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改革开放”,然而在这场改革当中,特朗普手底下两大得力干将马斯克和鲁比奥却爆发了激烈冲突,双方在反华这一议题上产生了不同的意见,这也让特朗普被架在了火上不知该如何去抉择。
01 马斯克和鲁比奥就国际开发署产生冲突
身为“政府效率部”部长的马斯克,自上任以来就对美国政府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不但派出多个审计小组对各部门的资金去向进行调查,更是开除了数万名美国政府的员工,引发了美国政府的大地震;这也让一众政府官员对马斯克极为不满,生怕下一个就轮到自己,因此和马斯克爆发了激烈冲突,扬言应该让马斯克下岗,这其中就包括鲁比奥。
作为特朗普亲自任命的美国国务卿,鲁比奥可以说是特朗普政府的核心领导团队之一,而马斯克作为特朗普在竞选时的最大支持者,再加上“政府效率部”部长的职位,同样也是特朗普政府的核心领导团队之一,按理说双方应该有着相同的目标,不应该产生分歧才对。
然而这一切在马斯克对国际开发署(USAID)大裁员之后就不同了,作为一个独立联邦机构,国际开发署每年都能从美国政府这获取数百亿美元的拨款,而这些拨款则用于该机构表面上对全球的人道主义和发展援助。
在马斯克看来这完全是没有必要的一笔开支,因此直接关闭了国际开发署,将14000名员工裁减到了200多人,并让鲁比奥担任代理署长,而鲁比奥则是计划将该机构并入到国务院中。
目前马斯克认为国际开发署就是一个“犯罪组织”,并且已经无法修复,因此应该裁撤这个部门;但鲁比奥认为该部门还有着很大的用处,利用该机构能够更好的对付中国。
作为一家外国援助机构,该机构在一定程度上确实做出了一点贡献,每年给全球各地提供数十亿美元的援助,从而去解决贫困、疾病、饥荒和自然灾害问题;但这在马斯克和特朗普看来并不符合“美国优先”的政策,因此对这些援助的价值产生了质疑,认为这是一种没必要的浪费。
02 国际开发署暗中资助了多家反华媒体
这种对外援助恰恰也是鲁比奥和马斯克产生意见原因之一,鲁比奥想要保留国际开发署原因也很简单,因为该机构在这几十年的发展下,不仅是一家对外援助机构,更是一家对外输出美国意识形态,在全球掀起“颜色革命”的机构,中东、非洲各地爆发的冲突都能看到这家机构的身影。
据悉,美国国际开发署每年都会向全球多个国家的媒体提供资金支持,超30个国家、270个民间社会组织、707家新闻机构、6200名记者都从中领到了钱,BBC这样的大媒体每年更是能够拿到1.7亿美元的资金支持。
当然这钱也并不是这么好拿的,既然拿了钱就要给美国做事,这些媒体需要配合美国政府去对那些看不顺眼的对手发起舆论攻击,在过去一段时间里中国、俄罗斯在国际社会上遭到的大量抹黑造谣实际上就是国际开发署在背后指使的。
有消息透露,《纽约时报》如果专门针对中国发表一篇抹黑造谣文章的话,那么最低也能获得7万美元补贴,最高达到百万美元也并非不可能;而美联社的最高纪录甚至达到了一篇文章1950万美元的补贴。这也是为何西方媒体如此热衷于对中国进行抹黑造谣的重要原因之一,因为这样干真能赚钱。
但从现在开始这种在国际社会上对中国抹黑造谣的声音就要大幅减小了,因为失去了国际开发署的资金支持,大量的媒体就走向了倒闭,部分以此为生的媒体记者甚至连住房都无法保障了。
鲁比奥认为,如果马斯克就这么解散掉国际开发署的话,那么美国在过去做出的努力将会全部白费,特别是在中国苦心经营多年的情报网以及对全球媒体影响力,甚至中国能够趁着这段时间去填补美国抽身之后形成的真空,从而扩大自身影响力。
03 卢比奥马斯克存在本质上的不同
马斯克被特朗普任命为“政府效率部”,对美国政府进行改革,实际上是主内;而鲁比奥被特朗普任命为国务卿,负责美国外交事务,实际上是主外。
然而作为商人出身的马斯克,就注定了不可能损害自己利益,他旗下的特斯拉企业在中国有着非常大的市场份额,并且即便是在过去拜登要求美国企业从中国撤资的情况下,马斯克依旧加大了对华投资,现在大权在握的马斯克,为了实现更多的自然会加强更多和中国合作。
但鲁比奥不同,此人身为一名美国传统政客,具备强烈的意识形态偏见,将中国视为美国的战略竞争对手,对华态度极为恶劣;在过去是美国国会中最反华参议院,多次在公开场合上发表反华宣言,因此也被中国列入了制裁清单,禁止进入中国,这也意味着卢比奥想要和中国打交道的路被彻底堵死。
现在鲁比奥担任美国国务卿,想要实现更为激烈的反华行动,就必须将国际开发署牢牢的掌握在手中,毕竟之前美国所有的反华组织分裂势力都有鲁比奥在背后的支持,国际开发署这个最大的反华组织自然也不例外。而马斯克想要裁掉这个部门,那就是等于砍掉他的一大助力,为了彼此的利益和目的,双方自然是产生了分歧。
对于特朗普而言,现在也是陷入进退两难地步,如果说认同马斯克的意见,砍掉国际开发署,无疑会让以卢比奥为代表的美国传统政客和反华代表心生间隙;如果说认同鲁比奥的意见,保留这个部门话,无疑会让以马斯克为首的改革派心灰意冷。到底如何抉择,就看特朗普自己的想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