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863计划到一箭四星,中国迈入科技强国,太空早餐走入百姓生活

鸿信荣盛 2023-04-11 17:56:53

沙砾之中,可窥宇宙。

在浩瀚无垠的宇宙里,地球是一粒浪漫且有温度的尘埃,我们像生活在不同星系的漂泊者,身边行星环绕沉浮,你跨越银河与光年,于237亿公里外,为我们永远指明方向。

纪录片《旅行者号:冲出太阳系》不仅诠释了何为星河灿烂,也借由“旅行者一号”的独特视角,为我们展现了宇宙的浩瀚与多元。

纵观山海神话中,关于太阴羲和的传说比比皆是,古往今来间令无数先驱者心驰神往,而这一切都随着我国自主研发的第一枚探空火箭“T-7M”的成功升空,正式拉开探索序幕。

自此以后,中国元素逐渐在宇宙闪耀,与之相关的太空早餐也正走入百姓生活。

T-7M拉开探索序幕

较之其他国家,彼时的中国,在航空航天方面的探索起步相对较晚,但先驱者留存相关理念却早已深耕人心,直至1956年第五研究院的设立,让那些充斥着无限可能的想法,终于得以开展和实践。

作为成立没几年的年轻大国,想要突破重重困难在航空航天方面取得技术型的突破,过程必然是曲折的,但好在成果喜人,经过数年的研究和发展,在攻克一系列技术难题后,终于在1960年2月,我国第一枚自主研发的探空火箭“T-7M”成果升空,为探索太空和宇宙,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

在后续几年中,我国相继成功发射“东方红一号”以及可返回式卫星,为实现无人飞船试验和载人飞船,奠定了厚实的基础,也为探索太空和广袤的宇宙,拉开了属于中国特色的历史性序幕。

863计划带来更多可能性

随着“十四五”规划的提出和深入推进,咱们国家在科技体系的运行和相对机制更进一步完善,虽说863计划和973计划,已经圆满完成了历史使命,但留存的相关经验,至今依值得学习和深思。

什么是863计划?

863计划是当时广大科研人员在各种努力下,取得很多世界水准的科研成果,并且掌握了很多关键性的技术,不仅带动了我国高科技技术的发展,并且在此基础上对传统产业进行了高技术的支持和支撑,由于此项计划在86年进行,所以又称为“863计划”。

863计划的实施和进行,让我国在多个领域取得重大突破,为后续的各项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未来带来更多的可能性。

从863计划到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从无人飞船到一箭四星,中国航天航空在高速发展和建设的同时,也逐渐多元化、军民融合化。其中,就包含惠民无数人的太空育种。

从神舟五号到太空育种

2003年,随着神舟五号载人飞船的成功发射,也标志着着我国全面进入航天大国的范畴,航天员杨利伟也成了第一位造访太空的中国人。

值得一提的是,神舟五号升空的时候,曾携带数公斤的植物种子升入太空,这种“太空育种”的新方式,这不仅是一次生物和科研上的尝试,也是科技改变生活的一次写照,它标志着我国在太空技术的广泛应用上,跨出了崭新的台阶。

那么何为太空育种呢?

用最简单的大白话来说,就是让各类植物种子通过太空微重力,通过各种宇宙射线的照射以及短期过载等因素,使种子的基因出现突变,从而获得更高品质的品种,继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譬如大家所熟悉的杂交水稻,就曾在2022年登上太空。

从最初的青椒、小麦到如今的各类微生物菌种,我国在太空育种领域的各种有益尝试,均取得了十分可观的进展。

1987年,代称“龙椒二号”干种子搭载返地卫星在太空飞行了5天,实现太空育种后成功培养研制出“宇椒一号”,使得其果实内的维生素C以及可溶性固形物大幅度提高。

此外,与传统育种比起来,经过“太空育种”的种子,除却存在变异性和较强的稳定性等特点外,还会使得育种周期缩减,继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抗病性。

譬如1994年番茄干种子,经由反地卫星15天的搭载后培育出来的“宇番一号”,不仅果实重量大幅度增加,而且果色更为鲜艳,味道更为甘甜。

不仅如此,通过“太空育种”后的各类种子培育出来的农作物或者食品,所蕴含的各项营养指标均超过普通食品。

蒋兴村指出,社会上对“太空 食品”的认识存在很多误区。

从严格意义上说,“太空食品”是空间宇航 员食用的食品,而一般人所说的“太空食品” 应该叫 “太空诱变育种产品”。

蒋兴村认为,“太空食品” 产生的关键在于“太空育种”。

就是用卫星搭载种子上天,利用太空中特殊的宇宙强辐射、微重力、高真空等条件,使种子在不同于地球上的大气条件和重力条件下发生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畸变,然后返回地面进行培育种植。

经过研究确认,“太空食品” 大都具 有产量高、品质好、性能优异等特点。

正如原中国科学院遗传所研究员蒋兴村所说,经过太空育种衍化培育制造出来的食品,不仅是普通食品的“加强版”。

根据已知资料,从1987年开始到现在,我国先后利用15颗返回式卫星和8艘飞船,对各类1000多种农作物的种子进行了搭载,培育出大量新品种。

太空早餐走入寻常百姓家

除却农作物外,与太空息息相关的食品,也成为当下主要研究和普及方向。

近年来,食品安全频频冲上热搜,在这种情况下,借助航空航天科技以及其相关性制造出来的太空能量餐,不仅方便快捷易于存储,而且富含人体各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或许将成为未来食品领域的新潮流。

我们都知道各行各业都有对应的标准,食品也不例外。相较于其他的普通食品,太空能量餐(航天员能量餐),是航天员空间专用食品,不仅没有添加任何的防腐剂,并且在食品制作安全与规格上,都有着近乎严苛的标准。

但随着军民融合的进一步发展,原本神秘的太空能量餐也随之揭开了神秘面纱,经由航空航天以及相关性衍化出来的太空早餐或者说太空能量餐,不仅具备体积小、能量高、方便携带、保质期长等特点外,还能够为人体提供持续的机能补充,适用于任何领域的人群。

如今,在北上广以及珠三角等城市,太空能量餐已经成为一种新的时尚。未来,太空能量餐有望再现‘方便面’的霸主地位,开启新一代便携式高营养能量餐时代。

太空饮食大变迁

记得在一项外国人物访谈中,有美国宇航员面对提问表示,早年在太空完成各项任务,最痛苦的不是孤寂,也不是太空失重,而是饮食太过差劲。

据当事人描述,早年的食品,要么跟浆糊一样需要以挤牙膏的方式食用,要么需要用唾沫去融化,口感单一。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淮北则为枳。

这不仅是物种的多样性,更是物种的变异性和复杂性。

在生物或者种子的进化历程中,有时候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产生变异,会使得种子或者微生物菌种存在更多可能,连橘子都会因为南北方的气候海拔等缘故,结出不同种类的果实,更何况距离地表千万里之遥的太空呢?

其实早在1960年代,前苏联就已经开始了相关食品研究工作,当时因为考虑的因素太多,因此相关食品主要呈现为装有咖啡、汤和软糖的软管,但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太空方面的食品也得到了数次的更新迭代,从最初的‘挤牙膏’式半流体进餐,到如今的百花齐放。

甚至于连太空早餐或者说太空能量餐,都逐渐走入了千家万户。说起来,这不仅是航空航天科技的巨大进步,更是军民融合影响下带来的餐饮文化进步。

参考文献及相关出处

纪录片《旅行者号:冲出太阳系》

62年前中国首枚探空火箭在浦东这里一飞冲天;参考来源:潇湘晨报

中国第一枚试验型探空火箭(T-7M型);参考来源:人民资讯

利用空间诱变育种技术育成甜椒新品种宇椒二号;参考来源:中国作物学会2007年全国作物遗传育种学术研讨会专刊

太空食品正在进入百姓生活;参考来源:《农村实用技术与信息》期刊2003年第7期P59

即将端上餐桌的太空食品;参考来源:基础教育,G642.2,高峰

“旅行者1号”飞出太阳系专家称“翻译错误”致误读  ;参考来源:中国日报网【2013-09-15】

0 阅读:128
评论列表

鸿信荣盛

简介:西安鸿信荣盛项目管理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