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辽大战后,萧峰只是诈死,你看他儿子是谁,只有虚竹心知肚明

耳东品文史 2025-04-02 00:03:51

金庸笔下有两个角色的阵亡让读者意难平,其一是郭靖,其二则是萧峰,他们同为侠之大者,都为天下苍生而牺牲自我。

不过他们二人也有些许不同之处,郭靖是明确战死在襄阳,那蒙古铁骑踏破襄阳之后,郭靖怕是尸骨无存,而萧峰则不一样,他是用断箭自戕,接着被阿紫抱着跳下了山崖。

(萧峰、虚竹剧照)

依照常理来看,一个人跌落山崖难免粉身碎骨,可在金庸的武侠小说里,跳崖都成了不值一提的小事,诸如张无忌、小龙女乃至同样身处《天龙八部》中的段誉都有过坠崖的经历,他们最终都奇迹生还,甚至反而因祸得福。

萧峰的结局是否也并非如同表面那般呢?

一、悲剧结局

当辽帝率领大军南下,眼看一场浩劫在所难免之时,天龙三兄弟站了出来,段誉、虚竹直接将辽帝擒下,萧峰又一把将他带到自己身边,接着他以性命相逼,令辽帝退兵,辽帝只得照做,故事若是在此时画上句号,也算是十分圆满了。

可萧峰见辽帝走远,便拾起断箭自戕了。

萧峰此举是在众人意料之外,却又称得上是在情理之中,因为他早就有自寻短见的理由了。

无论是当初亲手打死阿朱,还是在少室山大战得知其父萧远山就是他苦苦追寻的大恶人,这些变故都足以颠覆他的世界观。

(萧峰之死剧照)

他无法理解,自己用前半生的时间为大宋卖命,为何还会落得如此下场,那对辽帝以下犯上的举动也只是压垮他的最后一根稻草罢了。

所以当他以断箭戳心之时,自然不是逢场作戏,他是真心求死,至于阿紫抱着他跳崖,那纯属意外,但武侠小说不就是各种“意外”的集合吗?也许正因为这变故的存在,让“萧峰之死”也多了几分变数。

二、命不该绝

武侠小说里,写死一个该死的人,是众望所归,而写死一个不该死的人,则难免惹众怒,显然,萧峰就属于后者。

笔者可以接受一位大侠如同郭靖那样壮烈的牺牲,但实在没法接受萧峰在平息了宋辽纷争之后这样毫无意义的死去。

所以坠崖之后的萧峰会经历怎样的奇遇?

不难想象,在他坠崖的过程中,或是一棵悬于崖壁上的大树将他接住,或是落入了崖底湍急的河流之中,总之,他并未粉身碎骨,只是当冰冷的河水浸透他全身之后,他才猛然惊醒,只觉心口一阵剧痛。

原来那断箭并未真的穿胸而过,而是插在与他的心脏差之毫厘的位置,对于萧峰而言,这不过属于“小伤”罢了。

大难不死的他也该重新考虑自己的前路了,这是不是上天给他一次重来一次的机会?

(萧峰、阿紫剧照)

更让他惊讶的是,阿紫就躺在不远处的河滩上,这时他才明白这妮子对自己的爱意有多深。

当初阿朱求他照顾阿紫,萧峰答应下来只是出于无奈,但长时间的相处下来,他也早已对这为人略有几分歹毒的少女有所改观,原来“歹毒”不过是阿紫的保护色,“痴心”才是她的本性,他见阿紫对自己如此痴情,又怎么忍心再辜负她?

于是他运功止血后,便为阿紫疗伤起来,待到阿紫醒过来,他才松了一口气。

只听阿紫道:“姐夫,我们这是在阴曹地府吗?”

“怕是你作恶多端,地府不收,我也命不该绝。”萧峰打趣道。

“姐夫,我什么也看不见,你别离开我……”阿紫道。

“我答应过阿朱,要照顾你一辈子,今后我再不会离开你半步。”

于是萧峰与阿紫在谷底过上的普通人的日子,后来的他们也有了一个孩子,而那孩子是谁,书中也早有暗示。

三、萧峰之子

金庸在新修版中特意加入了一段萧峰将降龙十八掌与打狗棒法传给虚竹的情节,为的就是让丐帮的两门神功能够传承下去。

而后来虚竹也确实替萧峰找了一位传人,那人即是“少年英雄”,书中并未交代那人姓甚名谁。

只有这么一段描述:“过得多年,丐帮中出了一位少年英雄,为人稳重能干,人缘甚佳,群丐公议,推之为主。各人尊重萧峰原意,送此人去灵鹫宫,先由虚竹考核认可,再传他‘打狗棒法’及‘降龙十八掌’。这少年帮主不负所托,学得神功,又将丐帮整顿得蒸蒸日上,竟尔中兴,丐帮自此便视灵鹫宫为恩人。”

这少年是谁?

(丐帮少年剧照)

有人说他即是后来的“北丐”洪七公,固然有这种可能,但可能性也不大,毕竟《天龙八部》的故事发生在北宋哲宗时代,而《射雕英雄传》的故事发生在南宋宁宗时代,相差数十年。

若无意外,这少年更应该是萧峰之子。

萧峰与阿紫生活多年之后,那孩子却未见过外面的世界,就如同《倚天屠龙记》中的殷素素和张翠山一般,他们可以忍受冰火岛之苦,但他们又如何忍心看着孩子跟他们吃苦?

所以离开谷底,才是正道,可他们又能让这孩子去哪?

答案很简单,送去他们二弟虚竹那儿,由虚竹来培养,待得虚竹将两门神功传给那少年,再将他送去丐帮,同龄群丐,也无人不服,毕竟这少年为人正直,也已习得丐帮的两大神功,帮主人选非他莫属。

(萧峰剧照)

只是虚竹也并未挑明其身份,毕竟当年萧峰那“契丹人后裔”的身份是带来了诸多悲剧,他们自然不想让这孩子重蹈覆撤。

如此一来,萧峰的性命保全了,那少年英雄的身份也得到了合理的解释,只是金庸没围绕这少年将后天龙时代的故事完整地呈现在读者面前,当真是一大憾事。

1 阅读:213

猜你喜欢

耳东品文史

耳东品文史

品名著、读武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