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思美人》这部电视剧让很多屈原的粉丝感到不解。这部号称要还原"楚国诗人"形象的剧,却把屈原演绎成了一个披头散发、宛如"野人"的形象。
马可在剧中饰演成年屈原,造型过于离谱,而且还上演了"飞马救美"的戏码。
更让人哭笑不得的是,剧组邀请了当红小生易烊千玺来扮演少年时期的屈原。
虽然颜值在线,但剧中角色戏份少得可怜,但因剧情需要被硬剪贯穿了长达70集。
不少观众在看到这部剧后都表示"想哭",并对此给出了自己的看法。有人认为这不仅不是屈原,反而像是在拍偶像剧,还有人调侃说,如果屈原泉下有知,恐怕会再次投汨罗江。
有影评人指出:"现在的历史剧,都在玩cosplay。就如同在把历史人物美化成偶像,这真的好吗?"确实,如果从《兰陵王》再到《琅琊榜》,再到《思美人》,历史人物们越来越帅,越来越年轻,那么历史的厚重感就会在一点点流失。
当然,有一部分人也对《思美人》持赞赏态度,他们认为这种新颖的诠释能够吸引年轻观众。
屈原被视为端午节的文化象征,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标志。
提及屈原,便离不开1942年的那场影响深远的话剧《屈原》了。
那一年,正值抗日战争如火如荼之际,文坛巨匠郭沫若用十天的时间创作出了这部洋溢着浪漫主义气息的剧本。
四月的重庆国泰大剧院的舞台上,著名演员金山以具有独特魅力的屈原形象慷慨激昂地朗诵了"雷电颂"。
想象一下,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充满爱国情怀的古代诗人的形象会是多么震撼人心。一位看过演出的老演员回忆道:"金山的表演大气磅礴,如同排山倒海般的壮阔。
金山塑造的屈原形象刚毅坚卓,满腔热血。他通过激情澎湃的表演展现了屈原的刚健和悲壮,诠释得淋漓尽致。
在那个艰难的年代,屈原这样的形象让当时的观众看到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这对于观众来说是一针强心剂。
有趣的是,金山的电影表演技巧在多年后的电影《风暴》中得以展现。
他在电影中饰演施洋大律师,其中有一段长达5分多钟的"江岸独白"。
那段表演富有张力,节奏恰到好处,具有层次感,给人以畅快淋漓的观感。
金山版的屈原,为后来的屈原塑造树立了一个高标准。他的表演不仅传达了屈原的爱国情怀,更蕴含了一个文人的风骨和气节。
如今的屈原形象似乎过于年轻化、偶像化,与人们以往对这位伟大诗人的理解相去甚远。
有人说,金山的屈原是最符合那个时代需求且最贴近历史的屈原。
无论如何,金山的精彩表演使得屈原这个历史人物在观众心中有了鲜活的形象。
在金山上的屈原,就像是一面镜子,深刻地反映出当下影视圈的浮躁和肤浅。也许,我们需要向一代又一代的戏剧人学习,用心去刻画每一个角色,用行动来征服每一位观众。
毕竟,真正的经典作品,是能够经受得住时间长河的考验的。
提到经典的屈原,就无法不提1977年的电影《屈原》。这部由鲍方自编自导并主演的作品,堪称影视屈原的新纪元的开创者。
尽管受到当时创作环境和制作条件的限制,这部电影还是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然而,这部剧恢弘的气势,华丽的楚国服饰,巧夺天工的布景,典雅古朴的音乐至今仍让人叹为观止。
看完这部电影,仿佛置身于那诗人们叱咤风云的年代。
鲍方饰演的屈原无疑是影视剧中的一座高峰。他以挺拔的身姿、俊逸的气质和眉宇间的凛然正气,成功地诠释了屈原的高洁品质和忧国忧民的精神。
其中几个经典场景值得我们特别注意。例如屈原向学生宋玉和婵娟解读《橘颂》的那段,鲍方将屈原的才华和智慧表现得淋漓尽致。
再比如,屈原在和张仪据理力争的那场戏里,鲍方的精彩表演情绪饱满且节奏分明,将屈原的激烈情怀和刚烈性格,刻画得入木三分。
在鲍方的表演中,屈原被放逐汉北后,独步于山林间的景象被刻画得细致入微,屈原内心的悲凉和坚韧得以生动展现。
鲍方之后再无人能超越他诠释的屈原形象,虽然这话略显夸张,但也显示出观众对鲍方表演之认可。
确实,与现在一些颜值和流量取胜的屈原不同,鲍方版的屈原更具历史的厚重感和文人的气质。
鲍方版本的《屈原》对后来塑造屈原形象具有重要意义,它给观众们提供了一个认识屈原这位历史人物的新角度,使观众对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他不再是课本上的寥寥几笔,而是一个有血有肉、有理想有抱负的真人。
以前好好看看1977年的那部作品,和现在的一些"偶像屈原"对比看看,你会发现:真正的经典是不会因为时间的流逝改变它的颜色的。
相反,它会像美酒一样,越陈越有味道。
或许我们应该重新审视一下才对,塑造历史人物时,更应该尊重历史,更注重内涵,而不是一味追求外在和噱头,毕竟,屈原不是偶像,而是一个值得我们永远铭记的民族英雄。
随着电视剧的兴盛,屈原的荧屏形象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从1986年到2015年,不同时期的屈原诠释反映了观众审美观念的变迁和电视剧创作潮流的转换。
首先,我们来谈谈1986年郑少秋版的《屈原》。这部电视剧只有3集,在《欢乐今宵》节目播出后反响平平。
然而,郑少秋的颜值与气质依然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只是,习惯了他风流倜傥的楚留香形象的观众,在看到他饰演忧郁文人屈原时,可能会感到有些出戏。
这就好比你习惯了看周星驰演喜剧,突然看到他演正剧一样,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
蒋恺于1999年在电视剧《屈原》中的表现堪称一流。他温文尔雅、气质不凡,将屈原这个角色演绎得活灵活现。
看他演的屈原,生动地再现楚国才子的风采,可惜这部剧影响力有限,很多人没有看过。
然而,尽管蒋恺的这次表演未能得到大量的关注,但仍然有许多观众记住了他。这让人深思:好的作品不一定能走红,但优秀的演员终究会被人们记住。
2012年,杨志刚在《大秦帝国之纵横》中扮演屈原,给观众带来了一个大的惊喜。
杨志刚之前的表演手法套路化,台词表达生硬,但这次他一改常态,成功塑造了一个层次丰富的屈原形象。
杨志刚在面对新楚王、得知楚怀王死讯以及投江自尽等场景中,将屈原的悲怆演绎得淋漓尽致。
虽然在台词的艺术性方面需要提升,但整体来看,他成功地塑造了屈原一角色刚正不阿的形象。
这不禁让人感慨,演员也是会成长的,他们可能会在你给的机会中,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祖峰在2015年参演《芈月传》时,饰演屈原。虽然角色戏份不多,但祖峰独特的文人气质为这个角色增添了不少色彩。
只是,黄晓明在现代剧中这么一比,他的古装扮相显得有些违和,看习惯了黄晓明演古装剧的朋友突然看到他演现代剧,可能需要一段适应的时间。
回顾这些年的屈原群像,明显的是,每个时代对屈原都有自己的解读。
一些版本致力于忠实历史,一些则努力迎合市场,还有一些则不断寻求突破。这些不同版本的屈原,像一面镜子,反映了不同时期观众的审美取向和电视剧的创作趋势。
也许,我们不需要一个完美无缺的屈原,而是一个能够引发我们思考,激发我们情感的屈原。
毕竟,屈原不仅是一个历史人物,更是一种精神象征。在这个浮躁的时代,我们更需要屈原那种"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精神。
纵观多年来的屈原扮演者,每个人都为这个千古文人注入了不同的灵魂。
金山、鲍方、郑少秋、蒋恺、杨志刚、祖峰、及马可和易烊千玺形象的生动诠释,尽显屈原形象的多面性,如金山的慷慨激昂,鲍方的忧国忧民,郑少秋的风流倜傥,蒋恺的温文尔雅,杨志刚的刚正不阿,祖峰的儒雅内敛。
这个问题的答案可能因时代、审美观和演员个人的独特诠释而异。
就如同我们不能轻易地判断哪一个版本的《红楼梦》是最优秀的一样,我们也无法确定哪个屈原是最“屈原”的。
也许,最优秀的屈原还未出现。我们期待着,那一天一个演员能够完美地诠释屈原的才华、气节和悲壮,展示一个既符合历史又切合当代的屈原形象。
但是,这些不同版本的屈原使得我们对于这个历史人物有了更为丰富的认识。
他们告诉我们,屈原不仅仅是端午节日的文化象征,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
在这个时代,我们尤其需要学习和发扬屈原坚定信念、不畏强权的精神。
从金山到易烊千玺,历史银幕中屈原形象的发展,反应出时代变迁和观众审美的演变。
作为观众,我们需要同时尊重经典,接受新的诠释。然而,我们更要呼吁影视创作者在塑造历史人物角色的时候,既要符合当时的审美标准,又要严格尊重历史事实。
毕竟,伟大的屈原不应被娱乐至死的时代所遗忘。让我们期待未来能有更多优秀的屈原形象出现,让这位伟大的诗人在新时代继续焕发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