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在校园内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既有充实的课程,又有让学生眼花缭乱的社团活动,想挑战一下自己的同学,还可以报名参加各种比赛,只要不是每天躺在宿舍的床上,就会有更多收获。
家长离大学生比较远,关注不到学生的生活具体是什么样的?但从学生的描述中,也能想象到学生积极的模样,家长和学生都期盼寒暑假,家人团聚,灯火可亲,想象是多么美好。可大学生放假回家不久,就混成了家中的“狗都嫌”。而这一切的原因,可能和学生的“放飞自我”分不开。
在校园里,学生会格外注重自身的形象,毕竟身边都是俊男靓女,学生们青春洋溢,都想让自己成为人群中亮眼的存在,于是每天睡前都思忖一下第二天的穿搭,起床后认真打扮,踩着上课铃声进教室。
可放假回家后就不一样了,很多同学听过部分地区拥有“省服”,比如河南,江西等地区,人人在过冬的时候,都会有一两套厚实的家居服,不管是在家里还是外出,都是一副穿着。
一个女大学生晒出了自己放假后把“省服”变“战衣”的过程,穿着自己那套珊瑚绒睡衣,在家里不洗头,却也逍遥自在。虽然会被家长嫌弃懒惰,睡到中午还不起床,但学生总是一副“我错了,下次还敢”的态度。
去超市也是同样的打扮,这一套睡衣可以一直穿到开学,帮妈妈买菜的时候,还能混入人群中,在一帮老头老太太之间,抢菜的速度毫不含糊。
很多同学看到这个女大学生的打扮,直言是不是在自己家安监控了,好像很多大学生回乡后都是这样的统一穿着,即使穿到包浆也不愿脱,反正在家就是休闲自在罢了。
在学校里时间都要跟着课程走,放假了,大学生可能也会有一些需要打卡的网课,或者是有些学校提前放假,需要学生线上考试,家长不想轻易打扰学生,但如果学生没在学习状态,家长就像蜜蜂一样,带着恨铁不成钢的语气,在学生身旁用立体环绕声重复“太懒了,不洗衣服不打扮,放假了也不知道干点家务”。
也难怪学生会被家长反复唠叨,毕竟上学时和回家后的大学生,变化不是一点点,有时候连亲妈都不敢认,看看这些在家中“躺平”的大学生中有你吗?
有的同学在校园里打扮得很精致,可以看出来不是考研人,也不是在期末考试阶段照的,因为在这两个重要阶段,学生确实没时间打扮自己。可放假了,时间非常充裕,学生却没有打扮自己的兴趣,还是穿着睡衣最舒服。
学生要是疏于打扮,家长还能理解,毕竟也不见外人,没必要体面有气质,可不收拾自己的房间,就会让家长觉得还不如小学生。
学生在学校里光鲜亮丽,床铺有舍务部的学生干部检查,所以也整理得一丝不苟,但回家后就觉得自己的小窝还是脏着最舒服,反正也没有人来扣分,不会影响老师,家长看不下去,也只是暂时的。
除了那些喜欢打扮自己的女大学生,男生在大学里也会格外注重自己的形象,一个寝室的同学,打扮风格都会很相像,上大学很重要的必修课就是恋爱,保持自身的吸引力,至少外表要干净整洁。
这位同学在学校看起来还很清爽,很符合大学男生的模样,回家后家居服像被焊在了身上一样,年龄仿佛也老了十岁,难怪会被家长担心找不到对象。
学生在家中邋遢的形象倒是还可以接受,但如果对家长的付出不闻不问,甚至在家的唠叨充满埋怨,那就是学生的不对了,假期生活本来就没有多长时间,家庭成员之间应该相互包容。
学生们在家里也得表现得积极一些,上赶着帮家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收获的不仅是家长脸上的笑容,也是和谐的家庭氛围,要是学生表现良好,说不定在这普天同庆的节日里,还能收获家长一个大大的红包呢。
今日话题:你怎么看待大学生放假回家后的形象?(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可联系删除)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
屁是屎的叹息
回到家就有了安全感,自由感,肯定是怎么舒服怎么来啊
老实人
我过年,一套军大衣从腊月十五穿到大年初一,初二到初五穿正式衣服拜年,初六就走了
午夜沙漠
这其实就是在自己人和外人面前的一种体现。在外大家都会主动或被动的把最好表现出来,还会做些包装,以图可以让自己表现的更好。其实这样会给身心带来疲惫感。好比古代战甲都是战斗或训练才穿。回到家里不用包装自己,父母也罢周围的熟人也是,十几年了谁不知道谁什么样。在父母身边会放下伪装,做最真实的自己,完全放松身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