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却不熟悉的汉字组成部分——尞

雪儿浏览文化 2024-12-26 08:26:37

尞,读作liáo(读音:辽)

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解释“尞,柴祭天也。从火,从眘。眘,古文慎字。祭天所以慎也”。意思是说:尞,指焚烧柴堆祭天神。字形采用“火、眘”会义。眘,这是古文写法的“慎”字。祭天神是谨慎的原因。

《说文解字》

“尞”字的甲骨文最初从木、从几点,象焚烧木柴之形,几点象火焰之形。后在木下加“火”字当做义符。罗振玉曰:“此字实从木在火上,木旁诸点象火焰上腾之状”。后来再于“尞”旁加“火”,因此,“尞”是“燎”的最初字形。

“尞”是“燎”的本字。金文字形将甲骨文字形的“火”形写的更接近于现在的“火”字。篆文变形,将甲骨文字形中燃烧的“木”写成着火的“草”形,同时加“日”字。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着火的草写成不知所云的“大”字加两点,并误将篆文字形底部的“火”写成“小”。当“尞”成为单纯字件后,篆文再加一个“火字旁”另造“燎”代替。

《集韵》截图

“尞”古代也通“僚”,指官、官职。此外,“尞”也是中国姓氏,《集韵》中的解释便是“尞,姓也”。据《周书·寇儁等传附》记载北周有尞允。

0 阅读:6
雪儿浏览文化

雪儿浏览文化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