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为少禾君今日头条原创首发,禁止抄袭搬运。
感谢您点赞,评论,转发。
下面是解锁视频广告的办法:
点击视频,广告开始播放,十五秒钟后,点击视频右上角X号,视频解锁成功。

文|少禾君
余嫣然自小在祖父余阁老和余老太太身边长大。
余阁老在汴京城内颇有威望,先帝赐了“克勤慎勉”四个字以示褒奖,所以余嫣然是正宗的高门贵女。
她是家中的嫡长女,母亲早逝,父亲是个中看不中用的草包,继母骄横,自从生下了亲生女儿后,对余嫣然更是视为眼中钉。
余阁老和余老太太便将嫣然放在身边抚养,只想着能够给她寻一个门当户对又可靠的夫婿。
原著中,余嫣然美丽高挑,性格温雅可人,知书达理。
她先是错过了顾廷烨。
本来他也是一个不错的人选,后来明兰和他结婚后,被他宠上了天。
其实,在原著中,盛老太太曾经向余家提亲,替盛长柏求娶余嫣然,可惜被婉拒了。
盛长柏可是《知否》中难得的好男儿,品性高洁,为人正直又有前途。
可余嫣然最后,却是远嫁了云南大理的段云海,他因为跛脚所以婚事被耽搁了,30多岁才娶了余嫣然。
她的好朋友盛明兰,只是盛家的庶女,自小没有了亲生母亲,最后反而嫁给了顾府的侯爷顾廷烨,皇上亲封诰命。
两个好姐妹,她们的命运却有着天壤之别,实在是令人感叹。

余嫣然和盛明兰都是在祖母身边长大,两个祖母都心疼孙女从小没有了亲生母亲,所以将她们养在身边百般呵护。
但是两个人后来却有了截然不同的命运,不得不说,余老太太比起盛老太太差得太远。
盛老太太是毅勇侯的嫡女,从小性格刚毅果敢,后来又经历了许多事情,遭到丈夫的背叛,唯一的嫡子也被宠妾设计害死了。
她对于人情世故更多了一份领悟,她明白一个女子要过得好,就要自己有本事,能担得起事情。
盛老对明兰的疼爱自不用说,当她知道真正的疼爱就是要教给她自立的本事,让她懂得人世的艰辛险恶。
当明兰利利用长柏除掉了银杏后,向盛老哭诉,觉得这么做愧对了长柏。
盛老太太骂她没出息:
“你要记住,你没有舅家,没有嫡亲兄弟,上头有厉害的嫡母,下头有出挑的姊妹,你要想活的舒坦活的自在,就得放明白些......管家理事要手段,要学会震慑下人。”

明兰为余嫣然骂走了曼娘,盛老罚她抄佛经,告诉她“厉害要藏在心里头”。
明兰与贺弘文对峙,盛老气得大骂:
“你就这般怕嫁不出去了?还要上赶着去和人争!你是什么身份?曹家是什么身份?什么曹锦绣,给你提鞋都不配!”
其实盛老担心明兰太死心眼,教会她要懂得取舍。
可见,盛老对于明兰确实是用足了心思,处处帮她谋划,在小事中处处点化她。
反观余老太太,她是个好命的老太太,有余阁老这么一个男人守护一生。
事事有余阁老为她担着护着,她只需要安心做好一个贤妻良母的份内事。
所以她从来就不知道世间险恶,所以她凡事没有什么主见,更谈不上心机。
余嫣然在她的身边长大,自然也只懂得温柔和顺,从来不知道外面风大雨大,从来就没有考虑过将来打算和考虑过。
在家中常常被继母和妹妹排挤,她却束手无策,只好生闷气躲在一边哭泣。

余嫣然在家中的地位比较尴尬。
虽然她有着余老太爷和余老太太的宠爱和撑腰,但父亲和继母对她却不待见。
原著中,余嫣红嫁入顾府,余大人给了不少陪嫁光银子就有2万多两,而余嫣然远嫁大理时,只有余阁老给的1500两银子做陪嫁。
其实,父亲和继母对她如何,嫣然早就心知肚明,但是她却只是一味地依靠祖父母,从来没有为自己谋划和盘算过。
明兰就比她通透得多,她知道虽然有祖母为自己尽心尽力盘算婚姻,但是将来的生活毕竟还是要靠自己去过。
祖母虽好但只能靠一时,不能靠一辈子。
那时余老太太和盛老太太是手帕之交,余嫣然和盛明兰因为都从小失去母亲,两人心心相惜成为了好朋友,嫣然经常会到盛家找明兰。
盛老太太很中意她,想把她给盛长柏做妻子,曾经和盛老太太说过此事,后来余老爷觉得盛纮和自己同是四品官阶,所以拒绝了。
其实,我觉得桩婚事余阁老心中也是不愿意的,毕竟在他的心中盛家配不上余家。
不然以他的性子如果要坚持同意,余老爷根本就拦不住。
而余老太太也是一个没有主见的人,生生错过了这么一桩好姻缘。

余嫣然也许是不知情的,或许是知道一点但出于羞涩之情假装不知道罢了。
毕竟盛老想要她做自己的孙媳妇,在平日里的言行中会透露出一点迹象的。
再来看看盛明兰,当初永昌伯爵夫人对她一再示好,有意让她做自己的儿媳妇。
明兰既没有因此而得意也没有直接回绝。
她一面虚以委蛇,一面暗中打探永昌伯爵府的情况。
原来梁府的嫡子尚未娶妻,其他女子便有了他的孩子,梁大娘子便想把明兰娶进门,好替她收拾这些莺莺燕燕。
得知真相后,明兰也没有发作只是请求老太太一定要稳住,不要在盛紘与大娘子面前妥协。
她故意在家人面前做出很满意这桩婚事,最后引得林噙霜和墨兰上钩,情急之下她们做出了不齿之事。
林噙霜母女终于在盛纮面前露出了真面目,而明兰则趁机为自己的母亲报仇雪恨。
余嫣然从来就没有看清自己在家中的地位和形势,不懂得为自己谋划。
不过以她的性格,如果当初她嫁给了长柏,估计也不会过得幸福,她可没有海氏那般的深沉心机和过人的谋略。
王氏本就不是一个省油的婆婆,再加上刁钻的林噙霜和矫情的墨兰,估计她也够呛。
可见得,再好的婚姻,如果自己没有管家的本事,没有协调婆婆和小姑子的那种本事,也是无法过好一生的。

余嫣然没有自己的主意,但凡有点不顺只会哭着逆来顺受以及怨天尤人!
宁远侯顾家来提亲,余嫣然的父亲和继母看中顾家的权势和家世便满口答应了,余阁老因为顾廷烨的名声太怀,故一口拒绝了。
可是作为当事人余嫣然却完全没有自己的主见。
嫣然在明兰的面前哭着说: “想来爹爹不会坑害自己的闺女,姑娘家的总要嫁人,我叫祖父也别查东查西的了,横竖嫁过去便是。”
明兰却不同意她这糊涂见解: “女人这一辈子一般只能嫁一次,你这会要是要是不长个心眼,回头悔都悔不出来。叫你祖父去打探,不好的千万不能嫁。”
后来顾廷烨亲自找到余阁老,说自己以后会好好善待余嫣然,余阁老被他的一番真诚所动,也就松口了。
可一心要做顾廷烨大娘子的曼娘知道后,便想着法子要破坏这桩婚事。
她故意去余家大闹。
余阁老当时不在家,余老太太气得口吐鲜血晕倒了,余嫣然却只知道一味地哭,拿不出一点主张。

幸亏明兰在一旁为她撑腰,面对曼娘的撒泼,明兰冷冷回答:
“你叫我姐姐接纳你这不为顾府所容之人,陷我姐姐于不孝;
你惊得余府上下鸡飞狗跳惹人指点,陷我姐姐于不义;
你开口闭口主母妾室的,我姐姐清白的金玉一般的人儿,却无端被你坏了名声!
你与我姐姐非亲非故,你这么没头没脑地摸上门来,就让我姐姐不孝不义,还败坏清誉,我今日便是一顿巴掌把你打出去也不为过!”
曼娘只好灰溜溜地离开了余府。
经过这次事情,余阁老和余老太太又惊又恨,立马回绝了这门亲事,嫣然自己也是害怕极了。
确实,虽说明兰嫁给顾廷烨幸福了大半辈子,但也是靠着她自己的智谋披荆斩棘,才过上了好日子。
顾府的高门大院确实是危机四伏。
前有朝堂上同僚的家眷们各种牵扯不清的关系,且不说沈家张大娘子和小邹氏。
单单就皇后,有几次遇到难事,都是找明兰求助。
如果是余嫣然,她连自己的那点家务事都扯不清,更不用说为皇后排忧解难了。
再说顾家后宅那些事更是惊险万分。
小秦氏两句好话估计就会把嫣然哄得分不清东南西北,把她卖了还会对小秦氏这个笑面虎感恩戴德呢。
如此看来,当初的曼娘的大闹,倒是帮了余嫣然的大忙了。
不然,凭着她的那点智商和脑力,估计进了顾府活不过多久,便被吃干抹尽连渣都不剩!

余嫣然下嫁给了云南大理的段云海,虽然他年长她十几岁,但是因为跛脚的缘故无法走入仕途,所以也少了很多纷争。
段家是名门家中富足,年长的段云海对她疼爱有加,所以嫣然可保一生无忧。
或许这也算还是不圆满中的一种圆满。
蓦然想起孔嬷嬷曾经说过:
“你今日连自己亲姊妹之间都料理不好,它日出了门,东边的公婆,西边的妯娌,北边的叔伯兄弟,南边的管事婆,一屋隔着血脉山水的生人,你又如何走的圆场面?难不成还让你爹娘来给你撑腰不成?”
其实,这句话以现代人的视角读来,依然觉得很有启发。
一个女人怎样才能好命,是有自己的事业还是嫁个好男人?
我想怎么样的方式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有自己的底牌和底气,能进能退,运气自然差不到哪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