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学:在元朝不被重用的原因

陈嘉骏 2022-06-27 04:55:57
前言

儒学在元朝之前的每个朝代都可以算得上是比较受重视的,最为受重视的是在汉朝,董仲舒的建议被汉武帝接受,“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成为正统学说,一家独大。虽然在其他朝代没有在汉朝时期的地位尊贵,但是整体来说还是比较重要的。一直到元朝,儒学遭到了巨大的打击。其实在最开始是有机会占据重要地位的,但是生不逢时,儒学不符合元朝发展的需要。

众所周知,元朝是在马背上打出来的国家,他们更重视武力,不太重视文化。刚刚建立元朝时,统治者想要快速复兴中原,也想看一下儒学真正的实力,就用儒学进行了改革,但是最终的结果不尽如人意。从此,儒学的地位一落千丈。在元朝再也没有得到统治者的重用,当然在元朝得不到统治者的重用的原因不只是因为儒学不符合当时的时代要求,还有很多其他原因。

儒学的发展过程与元朝的建立过程

分析儒学在元朝得不到重用的原因,首先要了解儒学的发展过程,了解儒学的基本思想,然后在了解元朝的建立过程,就会知道元朝的发展需要怎样的思想。

1、儒学的发展过程

儒家思想一直是我国正统思想,直到今天,很多思想都是来自于儒家思想。但是任何思想的发展都是有过程的,儒学的发展也是有过程的。众所周知,儒家的创始者是大名鼎鼎的孔子,儒家的其他代表还有孟子以及荀子。

▲孔子画像

儒学创立于春秋末年,他的创立与当时的时代背景息息相关。春秋战国时期是儒学的起步时期,虽然社会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是儒学没有起到什么用处。儒学的基本思想在这个时期确立了,比如儒家思想最主要的是强调“仁”,也就是说人与人之间要仁爱,统治者要仁政,要以德治国。儒学还强调“民为重,国为次,君为轻”的思想。儒家思想到了秦朝时期迎来了第一个打击,这个打击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焚书坑儒,焚书坑儒是秦始皇发起的。

a▲秦始皇画像

当然在这之后,儒家思想迎来了巅峰时期,汉武帝提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渐渐成为正统思想。在三国时期,因为连年战争,儒学也几乎处于停滞状态;到了隋朝时期,隋文帝对于儒学非常重视。

▲隋文帝画像

到了唐朝的时候,唐朝利用儒学来教化百姓,但是并不是儒家一家独大了,而是与佛教道教一起实行;到了宋朝时期,儒家迎来了真正的巅峰时期,这个时期出现了宋代理学,也就是“程朱理学。”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然后到了元朝时期,儒学遭受了史上少见的冷落。

▲朱熹画像

2、元朝的建立过程

元朝的建立过程是很艰难的,是统治者带领他们的民族先锋战士们,一刀一枪拼出来的天下。元朝建立过程的艰辛也注定了他们不会重用儒学。本身建立一个政权就已经是很困难的事情了,更何况元朝统治者偏偏又选了一条难上加难的路。其他的政权都是在夺取上个朝代的政权之后,就立马建立自己的政权,但之后再去平定其他地区的叛乱。但是元朝不是这样的,元朝是在打入中原之前,就一路打击各地叛乱,等到他们打下中原之后,基本上各地已经没有任何叛乱,所以他们的当务之急不再是打仗,而是需要振兴中原。而且在这里要明确一点,元朝的建立者不是成吉思汗,而是成吉思汗的孙子忽必烈。虽然成吉思汗没有建立元朝,但是他统一了蒙古,为忽必烈建立元朝打下了基础。不只是元朝建立之后不需要儒学的支持,而且在元朝之后的发展中他们也不需要儒学,因为他们有自己的一套治国理政的方法,比儒学见效更快。

▲成吉思汗画像

儒学在元朝不被重用的原因

儒学不被元朝重视的原因有很多,本身就不是一个民族,儒学是汉族人建立的,而且是文人,更多是规劝统治者爱民。但是元朝的建立者忽必烈,是位土生土长的蒙古汉子,对汉族文化不感兴趣,对他来说只有武力能够征服天下,而他的目标也正是征服天下。

1、统治者不重视

忽必烈是蒙古人,他重用的官员也是陪他一起打天下的蒙古人与色母人。并且元朝的建立是他的祖辈成吉思汗单等人以及他自己,靠武力打拼来的天下,因此他本身不重视文化的发展。哪怕重视,教的也都是蒙古文化,虽然他也奉行文化融合,但是那只是在学习一小部分的汉族文化的基础之上,更多的还是学习蒙古文化。而且他们更重视的是武力。

甚至在元朝建立之后,忽必烈也没有闲着,而是忙着继续扩张,因此在他们的心里扩张才是最重要的,什么文化的发展根本就是可有可无,统治者本身都不重视,那么儒学想要在元朝发展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再加上忽必烈本身对汉人学者都不重视,又怎么会重视儒学。

▲忽必烈画像

2、儒学不符合时代要求

在最开始的时候,统治者为了快速复兴中原,因为本身他们对中原文化不够了解,所以想要利用儒家文化进行改革,以促进中原经济的复苏。经过儒家思想的一系列改革,国家各个方面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但是经过元朝采取的其他措施的对比,儒学思想还是不符合时代要求,没有人家发展的快速,因此自那以后,统治者就没有再考虑过把儒学作为治理国家的重要思想。儒学总是要统治者实行仁政,义比利重要,但是当时的统治着要求的是先要发展经济,儒学还是在讲求义,因此儒学根本不符合时代要求。

3、儒学学者自顾不暇

元朝统治者以及高级官员对汉族有学识的人并不重视甚至可以说是排斥。在他们看来,汉族的学者不值得他们信任,本身就不是一个民族的人,他们不只是提防中原人民进行反抗,更没想要善待他们。对于儒学者的待遇更差,他们的社会地位跟乞丐差不多。当然非常有才能的儒学家会被忽必烈任用,但是基本上也就是掩人耳目的存在,因为这些儒学家不管官至何位,都是没有任何发言权的,哪怕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也根本没有人会听。

在刚开始的时候,还会有儒学家可以做官,后来元朝要进行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因此要采取一些方法,比如阿合马利用增发钞票、放高利贷给元朝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其实这是很正常的,国家需要发展。但是儒学家认为这是不可取的,因为儒学思想不允许。这一做法使得统治者与官员们对儒学更为反感,对儒学学者也是很讨厌,学者的生活尚且如此,儒学又怎么会得到重用。更重要的是儒学学者的生活都没办法保障,他们怎么可能会去发展儒家思想。

▲阿合马画像

4、儒学成为宗教

后来元朝统治者实在是对于儒学不抱有任何希望,但是因为国内还有很多学者对儒学感情深厚,因此就把儒学列为宗教,列为宗教基本就与正统思想分道扬镳,没有成正统思想的机会了,所以更没有在元朝受到重用的机会。

▲忽必烈战争场景图

总结

儒学带给人们今天的思想影响更多的是以和为贵,统治者要爱民,这当然是符合今天的时代要求的,也是符合之前朝代的要求的,而且统治者也都是汉人,因此人们可以接受。但是在元朝是个例外,元朝统治者忽必烈是蒙古人,是异族人,本身对于自己征服的文化高于自己的民族就会有心理上的自卑感,这种自卑往往会以打压为主。

因此他们会打压汉人以及儒学,不可能会重用儒学,重用儒学就必须重用儒学学者,哪怕忽必烈为了国家发展同意,那些开国功臣,色母人,蒙古人也不会同意的,因为他们怕汉人替代他们的位置。并且儒学也是不符合时代要求的,他所倡导的仁政,和平之类的都是在国家政权稳定的时候,但是在元朝时期忽必烈一直在征战,他想要不断的扩张疆域,他也确实做到了,因为元朝时期的国土面积,是所有的朝代最大的。因此儒学不符合时代要求是最主要的原因。

参考文献:

1、《元世祖忽必烈传》

2、《元史》

3、《成吉思汗传》

4、《蒙元帝国》

0 阅读:43

评论列表

用户95xxx08

用户95xxx08

2022-07-13 15:03

与现实一样,钱排首位,其他礼义廉耻仁义道德都靠边[笑着哭]

陈嘉骏

陈嘉骏

感谢你的关注与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