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磁弹射之父马伟明:搞研究不为做官不为钱,就为领先美国

星揽史说 2024-11-08 15:20:33

1997年,我方购置美国的潜艇电机出现了技术性的故障。

正当我方代表索求赔偿的时候,美国人却不承认自己的错误,并声称全世界都无法解决。

就在这时,角落里的一名中国男性怒气冲冲地站了出来,扫视了一圈的美国人说:

“你不懂,我可以教你,不收你学费!”

这样狂妄的话却让美国人抬不起头,因为眼前的男子,正是中国电磁弹射之父马伟明!

乡村少年的科研梦

马伟明出生在江苏省镇江市扬中,小的时候身体不太好,经常生病,但是脑子特别灵光。

村里的老师们总是爱夸他,说他成绩好,脑瓜子灵活。年少时的他就像个小书虫。

马伟明尤其对数理化特别感兴趣,常常沉浸在各种书籍中,乐于探索新鲜事物,科技方面的东西总能引起他的好奇心。

然而到了1975年,马伟明十五岁,家里经济条件实在是捉襟见肘。

他的老爸开始琢磨让他去无线电修理厂当学徒,想着好早点赚钱养家。

本以为马伟明会苦恼不已,但他性子也算听话,没多作反抗,顺理成章地去了工厂。

然而数学老师实在是舍不得这个好苗子,居然跑去马家,再三劝说,说马伟明这么聪明的孩子应该继续念书,日后必定大有出息。

马伟明的父亲最终听从了劝告,于是马伟明便又重新回到了校园,完成了高中学业。

1978年,他顺利考上了海军工程大学,学起了船舶电气工程。

虽说进了海工大,但那完全是个阴差阳错的事情,因为马同学本来报的志愿并不是这里。

毕业以后,马伟明当了一段时间的辅导员,日子看着还算稳当,但他心里却一直放不下研究力学的梦,决心继续深造去追求学问。

于是他不断向着梦想的道路上前进,直到进入了张盖凡教授的门下。

张盖凡教授是海军电机学科的先锋,见多识广,更是一个眼光毒辣的人。

他发现马伟明对研究有着相当高的兴趣和追求,于是鼓励他大胆地往前走,不要被眼前的稳定生活牵绊住。

就这样,马伟明走上了他的科研之路。他开始深入研究那些让人头疼的问题,比如说电机输出电流中的固有振荡。

这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很多专家都搞不定,西方国家的科研人员对其看不上眼。

可他们没想到,这个年轻人竟决定迎难而上,一定要啃下这块硬骨头。

他知道,这个问题一旦解决,它所带来的成果将让整个电机行业发生质的变化。

研究路上常常困难重重,没有现成的实验室,马伟明只好自己动手搭起一个简易的实验室,在实验楼的一角进行实验,条件简陋得很。

日复一日,马伟明和他的团队在这个临时搭建的实验场合里辛勤耕耘,不怕失败。

他一心扑在这项研究上,晚上实验,白天继续琢磨,结果日子一晃过去了整整五年。

这五年中,马伟明真的拼了命似的钻研,每天几乎都是从早到晚泡在实验室,一次次的失败并没有压垮他,反倒成为了搏的动力。

终于,马伟明成功破解了这个让业内人士困扰难题,还因此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

这一大突破让中国的电机技术不再仰人鼻息,也让马伟明在业内开始崭露头角。

攻坚克难创新路

回到上世纪80年代,马伟明正忙于参与“十二相整流发电机”的项目。

技术上的挑战并没有吓住他,相反,他乐此不疲地研究西方进口设备。

一次又一次的调试,让他逐渐发现了这些德国设备隐含的问题,特别是那种固有的振荡现象。

看似不起眼的问题,对发电机的正常运行却是个大威胁。他对问题展开细致研究,终于攻克了此难题。

尽管解决这个难题的过程中遇到过挫折和外界的质疑,但最终的成功无疑为此增添了更大的成就感。

之后,在1995年,他又向着新目标冲刺,发明了双绕组交直流发电机。

这项技术成为了行业内的一颗新星,迅速得到了认可,但马伟明并没有就此停下脚步,他继续改善这个系统。

到了2002年,第二代系统应运而生,这次他在设计上更进一步,设备性能更加优越。

几年后,马伟明更是推出了第三代系统,行业领跑之姿已经相当明显。

不仅如此,马伟明还提出并研究了“中压直流技术”。

这个新鲜玩意儿让很多研究人员觉得不可思议,因为当时大家几乎一边倒地认同交流电为主。

他却偏偏不走寻常路,逆势而行,用独特的眼光看待这个问题,并加以研究。

一次次实验后的成果证明了他的这个方向是正确的,成功实现了业界的大弯道超车。

2000年,海军工程大学希望让马伟明成为校领导之一,但他却毫不犹豫地拒绝了。

他实在是不想陷入繁杂的行政工作,而放下自己心爱的科研。

他觉得自己最大的价值就在于实验室,而不是办公室里做着那些文件审批的事务。

对于一心只愿做研究的他,成天处理文件、开会简直是浪费生命。

2006年,马伟明的工作触角又伸向了电磁弹射技术。这是一片尚未有人完全征服的领地,有着极高的技术门槛。

但是,毫无畏惧的他带领团队,奋战在这条前景未知的道路上,最终在2008年成功地筑成了中国首台电磁弹射样机。

这项技术的成功,极大地拓展了中国在军事装备上的潜力。

让我国的航母在弹射技术上从传统的蒸汽弹射跃升到了电磁弹射,真正超越了此前的技术樊篱。

这是马伟明及其团队夜以继日努力的见证,为整个中国的海军装备现代化注入了新的血液。

国士无双显风采

马伟明的职业生涯可以说是一路高歌猛进。他34岁就成为了教授,38岁就开始带博士生。

到了41岁,更是成为了当时最年轻的中国工程院院士。

紧接着42岁就晋升为海军少将。这样的履历放在谁身上都足以自豪了。

然而,马伟明却对这些头衔并不在意,因为在他看来,这些头衔都是虚的,能真正为国家做贡献才是他应做的。

美国曾多次开出高薪想把他挖走,但都被他一一回绝。

在他看来,国家的需要远比个人利益重要得多。

不仅如此,当国家想以高价购买他的技术时,马伟明也只是象征性地收取了1%的技术转让费。

在他看来,科技发展是为了国家,而不是为了个人的利益。

即便是生病或受伤,他也坚持带病工作。

这样的高强度工作,让他患上了严重的失眠症和极度疲劳综合症,但他仍然无怨无悔地投入到科研中。

在他的带领下,中国海军的技术水平实现了从跟随到领先的转变。

同时,他还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科研人才,为国家的科技发展储备了宝贵的人力资源。

在国际交流中,马伟明也展现出了过人的能力。90年代初,他曾与外国专家进行技术谈判。

面对外国专家的傲慢态度,马伟明并没有退缩,而是用自己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自信的态度,让对方不得不对他刮目相看。

有一次,一位外国专家在讨论中表现得非常自负,认为中国的技术水平远远落后于西方。

马伟明听后并没有生气,而是平静地拿出了自己的研究成果,详细地解释了每一个技术细节。

那位外国专家听完后,脸上的傲慢瞬间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惊讶和尊重。

马伟明的这种自信不是空口白话,而是建立在扎实的科研基础之上的。

在一次国际会议上,马伟明发表了自己的最新研究成果。

台下的外国专家们听得目瞪口呆,会后纷纷上前询问细节。

马伟明不卑不亢,详细解答了每一个问题。

马伟明的成就不仅仅体现在个人荣誉上,更重要的是他为中国科技发展所做出的贡献。

他的故事激励着无数年轻的科研工作者,让他们相信只要努力,中国的科技水平终将引领世界。

结语

马伟明全身心投入科研中,不为功名不为做官,坚持为国家做贡献,这种爱国情怀值得我们每一个人钦佩,而他对中国海军的装备现代化更是做出了极大的努力,向马伟明致敬!

参考文献:

1.中国军网:《在这所军校,马伟明正带出更多“马伟明”》-2018-3-18

2.中国教育报:《马伟明:制胜深蓝》-2019-8-1

3.新京报:《新晋中央委员马伟明:“国宝级”专家》-2019-10-31

0 阅读:70
评论列表
  • 2024-11-08 17:31

    马伟明,杨伟,功勋科学家

星揽史说

简介:风花雪月映江山,诗意人生梦无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