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2002年以前,全球压缩机市场是什么模样吗?美德两国,当时压缩机市场的两大巨头,牢牢垄断了这个市场,连个缝儿都不给别人插足。他们垄断了全球压缩机市场,我们要搞西气东输工程,不得不用他们的设备。
光是专利费,就每天收走2亿元!这还不算,每台压缩机的维修费高达3000万元。这些外企赚着我们的钱,还不忘给我们补一刀,嘲笑我们连压缩机都造不出来。这种“技术鄙视链”的优越感,真让人又气又恨。
有句话说得好,“天无绝人之路”,我们怎么能永远低头呢?我们这帮工程师可不是吃素的,凭着骨子里的倔劲儿,9个月后就交出了一份让他们“脸疼”的答卷。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位叫崔连顺的女工程师,她是沈阳鼓风集团的技术“大咖”。当时的任务摆在她和团队面前:攻克压缩机的核心技术,叶轮技术。这东西可不是靠抄就能搞定的,需要从头研发、从零突破。要知道,这可是美德垄断了50年的“独门绝技”。可崔连顺团队偏不信邪。他们用9个月,硬是啃下了这块硬骨头,成功研制出我国第一台国产压缩机!这台压缩机,不光性能和品质和美德产品旗鼓相当,价格更是良心得很。西气东输工程终于不用再看别人的脸色了,进展顺利得不得了。美德的技术垄断被打破,那些笑话我们的人也被狠狠打了脸。
可崔工和她的团队一点都没怂,哪怕难度堪比登天,大家也是一口气憋着劲儿,跟时间赛跑。9个月后,我们的第一台国产压缩机终于诞生了!这台压缩机不仅能用,性能和品质还和美德的产品差不多,价格却便宜得多。这一下子,不光让西气东输工程顺利推进了,也让那些曾经嘲笑我们的外国人闭上了嘴。国产压缩机的诞生,可不只是解了我们自己的燃眉之急,它还成了国际市场上的“搅局者”。靠着“优质低价”的杀手锏,这款压缩机迅速在海外市场打开了局面,把美德两家的市场份额抢走了不少。这种扬眉吐气的感觉,真是让人心里舒坦。不光是压缩机,近年来,我们在很多领域都开始发力,把那些技术封锁一个一个地打破了。比如高铁、芯片、航空航天,甚至是当初被“看不起”的家电领域,我们都用实力证明了:我们不光能造,还能造得比你们好!
回头看看,我们一路走来的“造东西”历程,真是深刻地证明了一件事:买技术永远不如自己造。买别人的东西,看似方便省事,实际上却永远受制于人。想想如果当年我们没有造出自己的压缩机,西气东输工程说不定还得看别人脸色行事。正是因为掌握了核心技术,我们才有了主动权。现在回头看,当初那段“卡脖子”的日子,虽然苦,却给了我们奋发向上的动力。来,我们的目标也很明确:坚持自主创新,不断突破技术瓶颈,提升国际竞争力,让“中国制造”从“性价比之王”变成“技术领跑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