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抓娃娃》一经上映,就受到广大观众的喜欢,仅上映几天就有20万的票房。
很多观众都被沈马组合的演绎,逗得哈哈大笑,很是开心,但在开心之余也引起了不少讨论。
现在二刷《抓娃娃》,这才恍然大悟,原来不是所有的好真的是在为你好!
穷养计划与操控人生马成钢,一个商业帝国的缔造者,一个“成功人士”的典型代表。然而,在家庭教育上,他却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将孩子当成了实现个人野心的工具。
他精心策划了一场长达十余年的“穷养计划”,目的并非真的让孩子体验贫困,而是复制自己的人生轨迹,将小儿子马继业塑造成另一个“自己”,一个更完美的“自己”。
这个计划的执行细致到令人毛骨悚然。马成钢斥巨资改造了儿时的老房子,营造出一个家徒四壁的景象:破旧的家具、漏雨的屋顶、父亲的烂皮鞋,所有细节都指向贫困。
然而,这只是表面。在这看似简陋的房屋之下,隐藏着一个高度现代化的“战略指挥部”,一个由专家团队组成的监控中心。
他们像操纵木偶的提线人一样,操控着马继业的生活,监视着他的每一个举动,分析他的每一次选择。
马继业的成长环境被精心设计。邻居不再是普通的居民,而是各科顶尖的“老师”,他们伪装成菜贩、肉贩,甚至外国友人,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对马继业进行教育。
马继业的奶奶,也是计划的一部分。她伪装成腿脚不便的老人,时刻陪伴在马继业身边,观察他的行为,引导他的思想。
就连马继业生病去医院,也是马成钢安排好的。一切都是假的,一切都是为了实现那个“完美”的教育计划。
马成钢为何如此执着?答案或许可以从他的大儿子马大俊身上找到。马大俊不学无术,高考仅98分,被马成钢视为教育的失败案例。
他将马大俊的“失败”归咎于富养,于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穷养。他坚信,只有经历过苦难,才能激发出孩子内心的斗志和潜能。
然而,他忽略了一个关键问题:时代背景的不同。他儿时的贫困是社会普遍现象,而马继业的“贫困”却是人为制造的,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
这种刻意制造的反差,不仅没有激发马继业的斗志,反而让他在同龄人面前感到自卑和格格不入。
谎言与真相马继业的童年,建立在一个巨大的谎言之上。他以为自己生活在一个贫困的家庭,以为奶奶是真的腿脚不便,以为周围的邻居都是普通的叔叔阿姨。
他努力学习,是为了改变家庭的命运,是为了让父母过上更好的生活。他所有的努力,所有的善良,所有的孝顺,都源于这个谎言。
他活在一个被精心构建的“完美”世界里,这个世界看似温馨和谐,实则充满欺骗和操控。他像一个被观察的实验对象,一举一动都被记录、分析,甚至连上厕所都被监控。
他看似拥有父母的关爱,拥有奶奶的陪伴,拥有邻居的帮助,但这一切都是假的。他没有任何隐私,没有任何自由,他只是马成钢实现个人野心的工具。
这个谎言的破裂,始于奶奶的“去世”。马继业在悲痛中偶然发现了奶奶的真实身份,一个由马成钢雇佣的育儿专家。
这个发现,像一把利刃,刺破了马继业构建的“完美”世界。他开始怀疑一切,怀疑父母的身份,怀疑周围的环境,怀疑自己过去的一切经历。他的世界崩塌了,他陷入了深深的精神困境。
在高考的考场上,马继业交了一张白卷,上面画着一只翱翔的雄鹰。这不仅仅是对父亲控制的反叛,更是对自由的渴望。
他拒绝成为马成钢的复制品,他想要走自己的路,过自己的人生。他用这种无声的抗议,表达了内心深处的呐喊。
喜剧的内核与现实的残酷《抓娃娃》运用大量喜剧元素,例如夸张的表演、反讽的情节、幽默的台词,营造出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观众在哈哈大笑的同时,却逐渐感受到一种莫名的不安。
这种不安,源于电影背后所揭示的残酷现实:父母对孩子的过度控制,社会资源的不公平分配,以及个人自由的缺失。
电影的结尾,马成钢夫妇看到“小号”练废,决定再生一个“小小号”继续“培养”。这个看似喜剧化的结尾,实则充满了讽刺意味。
它暗示了这种控制的循环往复,以及社会教育的病态。父母将孩子视为实现个人野心的工具,而不是独立的个体,这种观念的根深蒂固,才是问题的症结所在。
电影引发我们思考:什么是真正的爱?什么是真正的教育?父母的期望与孩子的自主发展,该如何平衡?在充满竞争和压力的社会中,我们该如何守护内心的自由和尊严?
《抓娃娃》的成功,离不开其强大的主创团队。导演闫非和彭大魔,是喜剧界的黄金搭档,他们对喜剧节奏的把握,对笑点设计的精准,都为电影增色不少。
沈腾和马丽的默契配合,更是为电影注入了灵魂。他们的表演自然流畅,充满喜感,让观众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不知不觉地被带入到故事之中。
电影中也穿插着许多令人印象深刻的细节。例如,马继业背的书包虽然看似普通,却价格不菲,主打轻便低重量,是为了避免影响他的身高发育。
这个细节,体现了马成钢对儿子“完美培养”计划的极致追求。
电影的笑点设计也独具匠心。例如,马继业与外国友人的偶遇、邻居们的角色扮演、马继业一家在火锅店的蹭吃蹭喝,都充满了喜剧效果。
然而,这些笑点背后,却隐藏着深深的讽刺。马继业的“穷困”生活,是他父亲精心设计的骗局;邻居们的热情帮助,是他们扮演的角色;马继业一家的窘迫,是他们为了配合计划而装出来的。
这些看似荒诞的情节,却真实地反映了现实生活中某些家庭教育的现状。
《抓娃娃》的票房一路高涨,也反映了社会对喜剧电影的巨大需求。人们在快节奏的生活中,需要一些轻松愉快的娱乐来缓解压力。
然而,《抓娃娃》的成功,不仅仅在于其喜剧效果,更在于其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它引发了观众对教育、家庭、人生的思考,这才是其真正的价值所在。
电影的片名“抓娃娃”,具有双重含义。一方面,它指代马成钢对马继业的操控,他将儿子视为一个可以随意摆布的“娃娃”,试图将他塑造成理想中的模样。
另一方面,它也象征着马继业在命运的抓取下,努力寻找自我,最终挣脱束缚,获得自由。
这个片名,也暗喻了我们每个人在社会中的处境。我们像一个个被命运操控的“娃娃”,被各种规则、制度、观念所束缚。
结语《抓娃娃》以喜剧的形式,揭示了家庭教育中存在的深层问题,引发了我们对教育的真谛和自由的价值的思考。真正的爱,不是控制,而是尊重;真正的教育,不是灌输,而是引导。
我们应该给孩子更多的自由和空间,让他们去探索,去体验,去成长。让他们成为自己,而不是父母的复制品,也不是社会的工具。
只有这样,他们才能拥有真正快乐的人生,才能为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
希望《抓娃娃》这部电影,能够唤醒更多人对教育的反思,让更多的孩子能够在自由和爱的环境中健康成长。
ab6742
实打实说,马继业养的不好吗?至于高考,像这种家庭在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