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一句误解好于本意的话

悠然修 2023-05-18 11:19:46

如果评选近代最让人觉得屈辱的话,“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必将成为榜首。很多人都认为这是慈禧以及清廷为了保全自己,不顾一切地出卖国家利益以满足列强的要求。

昨据奕劻登电呈各国和议十二条大纲,业已照允。仍电饬该全权大臣将详细节目悉心酌核,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既有悔祸之机,宜颁自责之诏 ……

《清廷上谕》1901年2月14日

但是你是否会有这样的疑问,出卖国家也就罢了,有必要写在上谕中么?是担心天下臣民不知道自己的无耻吗?

1900年8月14日八国联军开始进攻北京,第二天凌晨慈禧挟光绪出宫西逃。此时以慈禧为核心的小朝廷最担忧的问题是,自身对皇朝的统治还会不会被认可以及持续下去?

之前南方各省因“东南互保”已经与朝廷貌合神离,如果列强再在北京扶植起傀儡政权,不但天下之大难觅容身之处,搞不好慈禧和光绪还会被有心人缚献京师、邀功请赏。

因此在西逃路上的清廷,先以光绪的名义发布“罪己诏”,将战乱的责任推给义和团以及部分王公大臣。随后电令荣禄、徐桐、崇绮等人,马上与参战各国公使联系并洽谈议和事宜。

注:议和电令8月19日发出,但此时徐桐和崇绮已自缢,荣禄也早就逃离京师(保定)。因此21日清廷又给远在上海的李鸿章发电报,命其入京主持议和。

不过联军对于是否议和、如何议和的意见却并不统一。

德国主张继续向山西进攻,对于议和条件倾向于更高的赔款(德皇宣称要让中国赔到最后一分钱)。英美则认为不应继续扩大战争,而且相对于赔款,他们更倾向于获取更大、更稳定的贸易市场 ……

就在列强内部争执不休时,沙俄第一出面表态愿意和清廷议和。但是提出了一个清廷和诸强都难以接受的条件 – 割让东三省。英、德担心清廷和沙俄又像第二次鸦片战争时那样私下媾和,经紧急磋商后达成了一个议和原则协议并争取到了美、日、法、意等国的支持:

1. 各国不得瓜分中国领土;

2. 中国沿海、沿岸全部向各国开放贸易和经济活动;

3. 先议和后停战;

俄国因孤掌难鸣,最终不得不表态放弃割地要求,转而索要高额赔款。1900年12月22日,列强向清廷发出照会并就议和提出了12条大纲。这个12条大纲内容大致可归纳为下述七个方面:

1. 要求清廷就遇难人员向各国道歉并立碑纪念;

2. 惩办义和团以及支持义和团的大臣,为反对义和团而被杀的大臣平反;

3. 对各国在“庚子之乱”中遭受的人员、财物等损失以及各国的战争经费做出赔偿;

4. 划定各国使馆境界、明确使节权益礼节等;

5. 禁止进口军火两年、拆除北京到大沽口的炮台、允许各国沿线驻军保护等;

6. 修改通商条约、改善外贸条件,疏通水路和港口;

7. 将总理事务衙门改为外务部并列六部之前;

对于这个照会,清廷可谓是喜忧参半。

最担忧的惩治朝廷的内容,只有严惩“庚子之乱”的相关官员。但对清廷来说他们都是随时“可弃”的奴才,全部杀掉也无所谓。这让清廷意识到只要和列强就议和达成一致,自己的法统地位就会被继续认可。至于对侵害皇朝权益的解除指定地域军事力量、允许外国驻军、扩大通商范围等,至少在清廷看来对皇朝的伤害还没有“允许使节觐见时不行跪拜礼”严重。

所以朝廷才会在上谕中感慨“今兹议约,不侵我主权、不割我土地。念友邦之见谅,疾愚暴之无知,事后追思,惭愤交集”,一种惨败之后反得幸免的“庆幸和欢喜”。

但是另一方面,朝廷对后续的议和也很忧虑。基于沙俄之前的条件,清廷觉得列强很有可能在具体的赔款要求上“狮子大开口”。

虽然列强在照会中明确表示十二条大纲不可变更,清廷也很清楚自己手中没有谈判筹码。但1900年12月23日指定谈判代表(奕劻、李鸿章、荣禄、刘坤一、张之洞等)时,还是要求他们“赔偿各款,势不能轻,惟亦需量中国力所能及,或宽定年限、或推情量减,应请磋磨”。

这里的“惟亦需量中国力所能及”,是要求代表在赔款谈判中要考虑朝廷的承受能力,尽可能压低赔款。这句话也是1901年2月14日,清廷正式就议和发出的上谕中“量中华之物力”的原始出处。

1901年4月19日,英法德日四国正式向清廷代表提出了总计4.62亿两海关白银的赔偿要求。得知具体金额后,清廷也再次发出了电令,要求谈判代表尽力与各国公使协商,降低赔偿金额和朝廷的压力。

李鸿章、刘坤一、张之洞等人,分别从降低赔款本金、不赔抵现银以及降低年息等方面对各国公使展开了游说和谈判,他们的努力也获取一些成效。

英、美两国同意将赔款本金降至3.1亿两(折合5000万英镑),但因德、俄两国坚决不同意而最终未能实现。不过赔款本金还是减少了一些,降至4.5亿两。

在赔付方式上,最初俄、德、法、奥匈四国要求清廷一次性付清,清廷代表则表示朝廷无力一次偿付只能分期。后经英国协商确定为分三十九年偿清,年息4厘。

其实对于赔偿谈判,列强花的心思和相关准备比清廷更多。

在正式谈判前,英、德、比、荷四国成立了一个“赔款委员会”,研究了赔偿标准及范围。随后又由美、德、法、日四国组成“中国财政资源调查委员会”,详细研究清廷的财政情况和赔付能力。

当清廷代表以数额太高会导致朝廷崩溃为由拒绝时,列强公使反而替清廷拿出了一份应对赔款的财政补漏方案:

1. 建议提高进口关税和盐税税率,增加房产税、印花税、药品税等新税种;

2. 建议对外国人进口衣物、食物、药品、酒等征税(之前清朝对境内洋人的进口业务基本免税);

3. 建议停止漕运,每年可省运费 500万两;

4. 建议取消对旗人的旗饷,每年能省300万两;

除此之外公使们还“善意”提醒清廷代表,目前双方的状态是“议和并不停战”。即便各国不再扩大战争,相关军事支出(如驻扎军费等)仍会累计到最后赔偿中。拖延谈判只会让清廷赔付的更多。

1901年9月7日,双方正式签署了《辛丑条约》。赔款相关的最终约定为,本金4.5亿两、分三十九年偿清、年息四厘,即“庚子赔款”。

注:“庚子赔款”并非是只针对八国的赔款,按照赔款金额的比例从高到底依次为,俄(29%)、德(20%)、法(16%)、英(11%)、日(7.7%)、美(7.3%)、意(5.9%)、比利时(1.9%)、奥匈(0.89%)、荷兰(0.17%)、西班牙(0.03%)、葡萄牙(0.02%)、瑞典(0.01%) ……

针对赔偿,清廷并未一味迎合、满足列强,“量中华之物力”的本意是在“不败和局”的前提下尽可能的少“付”物力,与列强达成一致。

但是除了真金白银的赔款,清廷却又视军事自主、贸易自主、内政自主等如无物。对于相关条款,甚至连口水都不愿意浪费一点。所以人们误解的“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对于清廷又是非常恰当的形容。

8 阅读:1135
评论列表
  • 2023-05-19 10:29

    这里对敌与己的丑化与赞美,就是这样的无耻

  • 2023-05-29 23:10

    洗慈禧?有病吧?卖国最狠的?坑国最惨的?

    七月初七心七意 回复: 苏樱
    没慈禧满清早死几十年,民国也不至于一张牌都没得打,外交极其被动,工业资本主义完全发展不起来
    苏樱 回复:
    没慈禧败满勤国,民国近代史进程还不知道要晚多少年,客观来说慈禧加速腐朽满勤覆灭有功劳
  • 2023-05-20 11:49

    老毛子活该现在被人围殴!

  • 2023-05-25 06:05

    鞑子学中文学错了,词不达意[笑着哭][笑着哭]

  • 2023-05-31 10:24

    落后就要挨打,我们现在要分析为什么会落后!

    龙二哥 回复:
    制度与思想的落后是根源 满清只是表因
  • 2023-05-29 02:10

    怎么洗也洗不白!

  • 2023-06-01 00:36

    那是不是也可以理解,尽量用中华的物力,一定要结列国与欢心

  • 2023-05-29 15:02

    差不多

  • 2023-06-03 23:17

    这也能洗?

悠然修

简介:历史如烟,静心修学,获知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