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探索与情感迷宫——《枯草》
今天聊聊土耳其 / 法国 / 德国 / 瑞典电影《枯草》。
片名 Kuru Otlar Üstüne / Les herbes sèches / About Dry Grasses / Over Dry Herbs / On Barren Weeds 2023),别名荒草残雪(港) / 春风劲草(台)。
影片中,主人公萨密是一位艺术教师。在过去的四年里,政府将他分配到偏远的安纳托利亚村庄。
他始终向往在伊斯坦布尔大都市工作,现在只能充满怨念地生活在村里。
萨密的生活并不平静,他与另一位老师凯南,被不明不白地指控为行为不端。他们急于找出真相,弄清自己被指控的确切内容,以及举报者究竟是谁。
当影片似乎要朝着法律悬疑的方向展开,似乎又成为另一部《教师休息室》(Das Lehrerzimmer ,2023)时,剧情却发生了转折。故事将焦点聚集在了一个更为复杂、更为微妙的人际关系上,讲述萨密、凯南和女教师努雷之间悄然萌生的三角恋。努雷在自杀式炸弹袭击中失去了一条腿,她的美貌和坚强都强烈吸引了萨密和凯南。
影片成了探讨人性、探讨人与人之间复杂情感的叙事。
《枯草》作为土耳其正式提交第96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国际故事片”的参赛作品,并成功入围提名。
影片中的故事源于合著者兼艺术老师阿克·阿克苏(Akin Aksu)在安纳托利亚三年的义务服务期间所记录的日记。学生对不当行为的指控确实发生了,并且出现在阿克·阿克苏(Akin Aksu)的日记中。
导演努里·比格·锡兰(Nuri Bilge Ceylan)凭借这部197分钟的《枯草》,一举超越了他此前获得金棕榈奖的《冬眠》(Kis Uykusu ,2014),更在叙事的深度和广度上进行了突破。
导演努里·比格·锡兰与编剧埃布鲁·锡兰(Ebru Ceylan)以及阿克·阿克苏本人,共同花费近一年的时间编写剧本。
最终,他们得到了一个长达两倍于《冬眠》的剧本,这是他们迄今为止最为庞大的创作。
在拍摄过程中,努里·比格·锡兰坚持按照剧本的每一个细节进行拍摄,力求将每一个场景都做到尽善尽美。最终剪辑的过程中,将影片删减至如今的长度。
在努里·比格·锡兰的镜头下,个人责任、政治议题以及孤立的沉重感被赋予了深沉而忧郁的沉思。
这种沉思以对话式的形式展开,智力上严谨缜密,始终保持着引人入胜的吸引力。
尽管作品在结构和思考上无可挑剔,却似乎在一定程度上缺少了其近期杰作所应有的情感深度与天赋。
努里·比格·锡兰始终拒绝被传统的叙事手法所束缚,创新过程中甚至一度突破了电影的第四堵墙,与观众建立起一种前所未有的互动关系。
锡兰的风格是对矛盾与冲突毫不妥协的探索,将幻灭作为一种核心动力贯穿始终。那个求爱场景尤为突出,以一种幻灭的形式呈现,主角黯然离开房间,在摄影棚中穿梭,预示着更大的情感突破即将到来。
每个人都在撒谎。他们撒谎或出于深藏的恶意,或为了自我庇护的屏障,或是出于对他人的宽恕。
这些谎言并非孤立存在,它们游走遥不可及的乌托邦与荒诞不经的虚构之间,构建了一个模糊的空间。
在这其中更为关键的是,一个事件如何超越事实本身,通过情感冲击让我们感到它的重要性。
以萨密为例,他的谎言连绵不绝。与谎言相对的,是那些真话依旧很残忍,也会带来伤害。
导演努里·比格·锡兰以其长达三小时的《枯草》为我们揭示了这一深刻的道理。他警示我们,每一个真相都是相对的,都是从一个特定的角度、在一定的情境下得出的结论。即便是我们对自己在世界中的位置和作用的认知,也必须经过审慎的审视和反思。
厌世老师萨密找到了自己的归宿,那是位于压迫者与理想主义者之间的中间地带。
这片灰色地带,既非黑亦非白,正是他的栖息地。他可以在这里继续自我陶醉,固执地坚守着懦弱的“非政治”立场,仿佛是一个旁观者。
导演通过聚焦这位可鄙的主人公,在态度和环境方面提出了一个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难题。萨密的冷漠绝望和愤世嫉俗,究竟是因为外界环境的冷酷无情、机会的匮乏,还是仅仅是他自我逃避的借口?
当我们深入探究萨密内心世界,不难发现,他的一生似乎被一种无形的枷锁所束缚。
从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到夜幕的降临,他的时间似乎无法被除了个人快乐以外的意义所填满。
这种感受让萨密的愤世嫉俗愈发凸显。这不仅仅是一种意识形态上的主导地位,更是一种心理上的依赖。他需要通过别人的故事、对生活的热情、信仰、图像、照片、绘画来维系自己的个人主义。
《枯草》无疑是一部多层次的影片,深藏着无尽的可能性和解读空间。
每位观众都能在这里按照自己的意愿和心境去探寻、去解读,并凭借个人的经验和情感滤镜,赋予影片全新的意义和色彩。
这部影片并非单一的故事线或情感表达,而是一片开放的天地,允许观众在其中自由穿梭、遐想。每个人都可以从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共鸣和启示,无论是对于人性的深刻洞察,还是对于生活的独到理解,都能在这部作品中找到投射和回应。
谎言、真相与自我追寻,
多层次叙事引无限遐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