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费绝佳题材——《野孩子》

妙看影视 2024-09-24 18:13:15

浪费绝佳题材——《野孩子》

今天聊聊中国电影《野孩子》。

片名Stand By Me (2024),别名小少年。

这部影片改编自“流浪兄弟”的真实故事,讲述了两个孤儿的悲惨遭遇和相互扶持的暖心旅程。

尽管影片基本复刻了真实案件的细节,但在情感表达和人物塑造方面上十分生硬,缺乏自然流露。尤其是两个事实孤儿之间那种依赖和悲悯的情感都被淡化了。

《野孩子》的故事本应撼动心灵。事实孤儿们的真实经历,底层人物的悲欢离合,可以有着深刻的情感和思考。电影将这样一个绝佳题材呈现得平淡无奇,甚至让人倍感失望。电影未能深刻展现原故事的情感深度与社会背景,让观众难以共情,毫无泪点。

导演殷若昕的前作《我的姐姐》之所以大受欢迎,更多得益于演员和编剧的出色表现。女主角张子枫的演技水平和《野孩子》里的主演相比,真是云泥之别。在这部新片中,导演的短板暴露无遗,缺乏故事掌控的能力。

剧本中的情感转折和离别场景处理得很突兀,破坏了故事的真实性,让观众难以产生共情。电影的节奏、剪辑和配乐都显得杂乱无章,煽情氛围没能有效营造。

当我第一次看到那个关于事实孤儿的新闻时,马亮无疑是故事的焦点。然而,到了影片中,所有的目光却转向了轩轩。

王俊凯饰演的马亮,理论上应该是主角,但他的表演却让人失望。面对困境时的冷漠,或者对轩轩的关心,都未能引起观众的共鸣。他的脸上几乎没有变化,像是个缺乏感情的机器人。王俊凯的表演是面瘫,无法传达角色深层的情感和内心挣扎。

特别是在与小演员关子勰的对手戏中,王俊凯的表现更是逊色,没能接住对方的情感爆发,显得力不从心。

反观关子勰,他的表演则充满生机,成功地展现了一个经历过苦难孩子的复杂内心。轩轩既脆弱又坚韧的事实孤儿形象,让人倍感怜惜。

然而,导演显然更偏爱王俊凯,镜头频频照顾他,结果导致角色的塑造失衡,让轩轩的精彩表现被淹没。

电影一开场,马亮和轩轩的艰难生活就扑面而来,试图唤起观众的共鸣。但随着剧情的发展,节奏却越来越慢,故事变得支离破碎。

导演的心思似乎在于展示每一个细节,但偏偏忽略了主线,结果让剧情支离破碎,人物关系也显得浅薄。

许多有些情节处理得相当突兀。比如,马亮突然问轩轩:“哥哥和妈妈只能选一个,你选谁?”这话听上去像是情侣间的小吵闹,而不是兄弟之间的深厚情谊。简直让人想起那种经典的情侣桥段:如果女朋友和老妈掉水里,你会救谁?这问题,真是让人无语。

电影试图通过一些刻意煽情的情节来打动观众,比如马亮和轩轩的依依不舍,或是马亮痛哭流涕。

然而,这些场面显得过于做作,反而让人觉得尴尬。

影片缺乏那些真正打动人心的小细节,像是在强行推销一件你根本不想要的东西……

这部电影意图展现底层人物的生存状态,却始终不敢直面现实。影片中的角色口音五花八门,但故事却设定在一个虚构的城市,想要写实又不敢于写实。

马亮和轩轩的衣着、居住环境,甚至生活状态,都显得过于整洁。流浪汉的真实感在哪里?他们似乎不愿意扮脏扮丑,也不愿真正体验流浪生活的艰辛。这让观众根本无法感受到角色的痛苦与挣扎,电影因此失去了真诚和说服力。

电影中也出现了一些不符合逻辑的情节。比如,马亮轻松找到合适的住处,轻而易举地逃过警方追捕,这些都让影片失去了应有的真实感。

《野孩子》的题材本身充满了深刻的社会意义。它试图揭示事实孤儿们的生存状态,以及他们在社会中边缘化的处境。电影的实际呈现却毫无建树,导演似乎没能把握住故事的核心,编剧的叙事手法也显得乏力,演员的表演更是流于表面,最终让这部影片陷入平庸。

事实孤儿是一个很容易引起共鸣的话题,当初光看新闻的时候就很让人感动。一部原本应充满力量的电影为什么变得如此无力?可能因为导演和编剧的短板,也可能是制片方对商业利益的过度追求。

《野孩子》的故事本应打动人心,但电影的节奏拖沓,剧情散乱,人物塑造单薄,缺少深度,脱离现实。不知道为什么这次检察院未检没有参与拍摄,不然也不至于拍成这样。影片试图刻意煽情,却让人感到疲惫和失望。最终,这部电影浪费了一个绝佳的题材,让人十分遗憾。

题材浪费情感失真,

演技平庸失望之作。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