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证明,“消失”多年的清华才女武亦姝,证实了董卿当年没说错

经纬谈娱好的是 2024-11-04 01:31:07

2017年,一个16岁女孩在《中国诗词大会》的舞台上,以“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的诗句一鸣惊人。

一夜之间,“国民才女”的标签贴在了这个女孩身上。

而这名才女正是《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的冠军武亦姝。

五年过去,武亦姝逐渐淡出公众视野。

这究竟是为何?武亦姝到底经历了什么?

自从央视举办《中国诗词大会》后,这一节目就收到了不少观众的追捧。

因为这一节目唤醒了大家古诗文化的欣赏与向往。

因此在《中国诗词大赛》在准备举办第二季时,不少观众都期待着它的放映。

而参加该比赛的武亦姝也对此充满期待。

彼时,她还是一名16岁的高中生,身高1米8,站在舞台上,颇有些鹤立鸡群之感。

除了引人注目的身高,她身上散发出的书卷气也格外吸引人。

在个人追逐赛中,她答对了所有题目,击败了百人团里的308人,展现了惊人的诗词功底。

在飞花令环节中,关于“月”字的诗词,她更是对答如流,令人叹服。

她的才情和沉着,为她赢得了冠军的宝座,也让她一夜之间成为大众热议的焦点。

网络上,她的视频被疯狂转载,她的故事被反复讲述。

有人夸她有才华,也有人觉得她实力一般,认为这都是节目效果。

更有甚者,预言她的人设迟早会“翻车”。

外界的喧嚣与议论,与她一直以来低调的性格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也正是因为她展现出的才华,北京大学向她抛出了橄榄枝,这对于许多学生来说都是梦寐以求的。

然而,武亦姝却做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她拒绝了北大。

这不是一时兴起,而是她经过深思熟虑后对未来的决定。

她心中早已有了目标院校——清华大学。

2019年,她以613分的成绩如愿考入清华大学新雅学院。

有人说她高考分数不够高,不太可能被清华录取。

但上海高考总分是660分,她的成绩足够上清华了。

进入清华大学后,武亦姝仿佛消失在了公众视野中。

她没有像一些“网红学生”那样频繁出现在社交媒体上,也没有利用自己的名气进行商业活动。

她选择回归校园,专注于学业。

在清华严谨的学风熏陶下,她更加努力地学习,探索不同的知识领域,不断提升自己的认知水平。

在清华新雅书院的国际化环境中,武亦姝逐渐发现自己对儿童文学很感兴趣。

她认为,儿童文学并非简单的童话故事,而是承载着文化传承和价值引导的重要使命。

她希望能够用自己的文字,为孩子们创造一个美好的世界,引导他们健康成长。

2023年,四年的大学生活即将结束,武亦姝在学校中学到了不少知识,而观众们也观察她是否会继续深造。

可在清华大学的人文学院保研名单中,观众们并没有发现武亦姝的名字,因此大家对这位才女的去处非常关心。

而在这之后,武亦姝却如同消失不见了一样。

其实小时候的武亦姝学习并不算顶尖。

她的父亲武雷是一名律师,母亲则是一名美术老师。

虽然她的父母在她小时候给了她良好的学习环境,但武亦姝却不是很喜欢学习。

没想到的是,武亦姝的父母并没有逼着她学习,而是通过自己的行为慢慢影响她。

这种言传身教,比任何说教都更有效。

武亦姝家里的书很多,随便哪里都能看到。

爸妈不仅自己爱看书,还会经常陪孩子一起读,聊聊书里的故事。

这种读书的氛围让武亦姝爱上了书籍。

阅读不仅开阔了她的眼界,也塑造了她的性格。

她变得更有深沉,更内向,也更爱思考了。

他们常带她出去旅游,让她体验各地的特色,增长见识。

他们会带她去参观各种名胜古迹,讲解历史和文化,帮她把书本上学到的东西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这种边玩边学的方法,让武亦姝在快乐中进步,在实践中成长。

旅行不仅让她见多识广,还提高了她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就如同董卿说过的那句话:

你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很简单,你自己先去做这样的人,努力变得更好。

武亦姝的家长也做到了这样,因此,武亦姝便成为了一名有书香气息的大学霸。

从诗词大会的舞台到清华的校园,再到儿童文学的领域,武亦姝一直在用自己的方式诠释着“才女”的含义。

她不被外界的标签所限制,一直在探索和成长,最终找到了自己的人生方向。

就像董卿所说那样,家庭教育和个人选择在人生道路上至关重要。

而武亦姝的故事仍在继续,让我们期待着她未来能够在儿童文学领域取得更大的成就。

0 阅读:0

经纬谈娱好的是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