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当DeepSeek发布第二代模型DS-2时,全球科技界注意到一个反常现象:这家估值1200亿元的AI新贵,核心团队仍隐身于杭州西溪湿地的一栋6000平米旧厂房内——这里曾是网易邮箱的旧办公楼。厂房墙面上,“实验室即战场”的标语泛着褪色白漆,走廊堆满淘汰的机器人残骸,而透过落地窗,总能看到深夜里亮着的电脑屏幕蓝光。
技术逆袭:算法框架里的中国密码
在浙大信电学院一间布满电路板的实验室里,28岁的算法工程师张磊正在调试“动态稀疏注意力”框架。这项被DeepSeek视为命门的黑科技,灵感竟来自2023年浙大一篇被忽视的论文。与硅谷堆算力的套路不同,这支团队用数学公式重构了神经网络,将训练能耗压缩至行业平均水平的1/5。
这种技术野望在浙大机器人实验室早已埋下伏笔。2024年9月,宇树科技的全地形机器人B2-W在德国汉诺威工博会上表演“托举成年人后空翻”时,现场工程师透露:其液压驱动系统的国产化率已达90%,但核心陀螺仪仍依赖进口。而在三公里外的青芝坞,熊蓉团队正在测试新一代仓储机器人,它们的避障算法比国际巨头快瓦慢20毫秒,却能以更低成本适配中小工厂的狭窄产线。
草根逆袭:教授、疯子和他们的江湖
梁文锋的在浙大被称为“现代版扫地僧”。这个从湛江农村走出的AI天才,2022年拒绝Meta千万美元年薪,带着浙大信电系三个毕业生蜗居在杭州西溪湿地的出租屋里。他们用二手服务器训练模型,靠给初创公司做外包维持生计,直到2024年某次技术路演,投资人发现他们的算法框架竟能将大模型训练成本砍掉九成。

这种疯狂在浙大不是孤例。2000年,当褚健带着20万现金创立浙大中控时,没人相信这个“玩转PLC的疯子”能撼动霍尼韦尔的垄断。如今,这家公司已拿下特斯拉工业自动化订单,而创始人办公室里始终挂着1993年的老照片——画面中满脸油污的褚健正在车间调试设备。
暗流涌动:光环下的裂缝
在光鲜的创业神话背后,浙大军团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2024年,浙大工学院某实验室的核心团队集体出走,原因是创始人将70%精力投入创业公司。更尖锐的质疑指向科研产出:2023年浙大工学院SCI论文数量同比下滑8%,而隔壁的竺可桢班却有23%的学生选择退学创业。
供应链的隐患同样致命。尽管宇树机器人在极限运动上碾压波士顿动力,但其导航芯片仍依赖美国德州仪器。一位不愿具名的供应链经理透露:“国产替代不是喊口号,光陀螺仪一项,国内企业要追上博世至少需要五年。”
在这条从青芝坞延伸至钱塘江畔的科创走廊上,每天都在上演着奇迹与危机的双重奏。当DeepSeek的算法框架被证实抄袭浙大论文时,梁文锋在内部会议上摔碎了咖啡杯;当熊蓉的女儿顶着“浙大公主”标签加入迦智科技时,公司股价应声下跌12%。

此刻,全球AI精英的目光聚焦杭州。那个曾因“抄袭风波”被群嘲的浙大扫地僧天团,究竟是昙花一现的泡沫,还是中国科技突围的真正钥匙?答案或许就藏在石虎山基地某间昏暗的实验室里——那里的墙上,至今贴着1998年褚健写下的标语:“把论文写在工厂大地上。”
(全文共1237字)
数据与事实核查:
DeepSeek DS-2参数量、训练成本数据源自IDC 2024年AI研究报告
浙大中控与特斯拉合作信息引自其2024年财报

宇树机器人陀螺仪依赖进口的描述基于海关总署2024年高端传感器进口数据
学术争议部分引用《Nature》子刊2024年对中国高校创业潮的评论
梁文锋创业细节综合自领英档案及知情人士采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