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的背景下,多倍体芦竹“绿州一号”正通过 "以种适地" 的技术突破,推动盐碱地治理从被动生态修复向主动价值创造跃升。近日,瑞恒茂新能源公司凭借芦竹全产业链的技术优势、规模化组培能力、种植示范效益、未来产业布局等雄厚实力,成功与多家企业达成盐碱地生态修复及高值化利用项目合作,首家首批5万株芦竹种苗抢在春播时节,完成百亩种植。

芦竹组培苗“绿州一号”:株高20-30厘米左右,根系完整、健壮,根团在4-6厘米。植株枝叶完整、色泽饱满;无明显机械损伤,易运输。
此次供苗,从组培到炼苗,公司严格执行规范化、标准化管理,对出货品质进行严格筛选,确保芦竹种植后成活率达到95%以上。瑞恒茂新能源依托自主研发培育的耐盐碱能源植物 —— 多倍体芦竹 “绿州一号”,突破了传统农林作物生长极限,能在 0.8% 含盐土壤中存活,且具备一次种植持续生长20 年的优势,配合自主研发的土壤调理剂与智能灌溉系统,通过“以草养地”的生态改良,使盐碱地变成青纱帐的蓝图变成现实。

此次项目,不仅是盐碱地生态修复及高值化利用的良好开端,更是多方努力、强强联合的典范,标志着瑞恒茂新能源芦竹产业布局进入规模化拓展的全新阶段。
种植密度:每亩种植芦竹“绿州一号”500-510株,此次种植密度根据当地光照、土壤肥力等情况定制,既能保证芦竹有足够的生长空间,又能充分利用水肥资源。
种植要点:种植前培训由技术人员亲自示范,在平地上定位,挖好种植坑,深挖约10-15厘米,宽度适中,将芦竹种苗小心地放入坑中,扶正填土,压实后防治根系裸露,避免损伤。种植完毕后,浇透水进行定根。
田间管理:后期的养护管理工作至关重要。种植前布局浇灌设施,铺地膜,技术人员将定期指导作业,进行浇水、施肥、除草。同时,密切关注芦竹的生长状况,确保芦竹能够茁壮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