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把父母当成了提款机,心疼他们的那点事儿根本没放在心上,甚至把父母的辛苦当成理所当然。
其实,这背后有太多错失的机会。
当年那些错过的关爱、轻视过的付出,最终都会变成你自己生活中的枷锁。
记住,孩子成长过程中,那些无视父母感受的事,早晚会让你陷入尴尬和懊恼。
01
自我感动式的付出。
有些父母觉得自己为了孩子好,恨不得把自己的一切都给孩子,只为了让孩子过上更好的生活。
可是,结果却让孩子感到透不过气。
比如我认识一位母亲,她为了女儿能进名校,把女儿的生活规划得一丝不苟,甚至连吃什么、穿什么都要管,完全不给孩子一点私人空间。
这种所谓的“爱”,其实是过度的控制。
父母总是说,做这一切是为了孩子的未来,可孩子内心早已崩溃。
她们从小被灌输一个理念:你不优秀,就会被社会抛弃。
最终,孩子承受不住这种压力,心灵被压垮。
父母的“自我感动式”付出,往往会适得其反。
你把自己的理想强加给孩子,不仅会让孩子变得迷茫,还可能让他们失去生活的方向。
孩子需要的,不是你强迫的生活,而是你能为他们提供一个轻松的成长环境。
02
对子女过于宠溺。
有些父母对孩子的要求,简直是百依百顺。
尤其是父母,总觉得“自己没啥钱,给孩子多花点也没关系”。
这些父母把所有的钱花在孩子身上,甚至为孩子的大房子、豪车勒紧裤腰带。
结果,儿子还是在混日子,成年后连点责任感都没有。
我有个阿姨,她对儿子是从不拒绝,孩子想要什么,马上满足。
可你看看,现在儿子大了,依然没有成气候。
像这样过度宠溺孩子,早晚会养成孩子的“啃老”习惯。
这就是问题,父母不拒绝孩子的金钱要求,长此以往,孩子变得自大,甚至不知道自己要什么。
你一味地宠爱,最终只会让孩子失去独立。
父母需要清楚,爱的方式要有边界,不是啥都给,而是教会孩子如何去争取,去承担。
03
没有心疼过孩子。
孩子成长中遇到的困难,父母是选择帮助还是讽刺?
我有个亲戚,孩子和我挺亲的,啥事儿都和我说。
可是,孩子上她成绩一差,父母不是帮助,而是冷嘲热讽,甚至完全不理解孩子的压力。
你说,这种父母,孩子怎么能对他有感情?
现实里,很多父母根本没看到孩子的痛苦。
孩子被同学排挤,心里害怕难过,结果是,父亲根本不关心孩子,一心只会批评。
孩子成绩不错,品性也不差,为什么总是被否定?
这就是那种教育方式太过打压,完全忽视孩子内心的脆弱。
很多父母以为供孩子吃穿就是爱,可这不是心疼。这是责任。
真心疼的父母,应该在孩子需要时给予理解和支持,而不是一味地指责。
孩子心里的伤,是那些无情的批评造成的,久而久之,父母和孩子之间就会有一道无法跨越的心理鸿沟。
让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里图片源自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