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格有多少是天生的,有多少是后天形成的,我知道有很多学者去研究这个问题,但是永远不会有统一的答案。
我认为性格的大部分是天生的,后天形成只是在原有的框架下往左往右,还是往前往后发展。如果你能很早就看到人的天生性格,就能更好地引导他应该往哪个方向发展。有人天生活泼,有人天生内敛,有人天生张扬,有人天生低调。后天的环境因素会导致你由活泼变为内敛,还是会让活泼一直持续下去呢?我认为天生活泼的人再怎么受环境影响都不会比天生内敛的人更内敛,因为内敛是天生内敛的人最专长的地方。说起来好像很拗口,就比如说你教一个内敛的人画画要比教一个活泼的人画画会容易,同样你教一个活泼的人跳舞会比教内敛的人跳舞要容易。但是我们怎么能从小就知道小孩子的性格框架是什么呢,是不是小孩子的性格从小就很鲜明呢?答案是没法统一的,性格多种多样,活泼内敛只是其中的两样,一个小孩60%的活泼和40%的内敛谁能看得出来呢,我们能看出来的只有90%以上活泼或90%以上内敛的孩子。
人的性格是独一无二的,究竟我们应该顺着孩子的性格去发展,还是根据自己的意愿让孩子按照自己的设计去发展呢?你给你的孩子设定成为律师路线的时候有否想过他的性格是否适合?或许他的性格更适合成为作家?当你拼命训练你的孩子成为你集团接班人的时候,就算你发现他的性格不适合,你是否一样让他继续坚持呢,假如是90%的性格都不适合呢?你给孩子挑选的路线假如能匹配到他的性格的话是否会事半功倍呢?有很多孩子的个性十分鲜明,甚至你看到他的性格你就知道他往哪个方向发展一定有所作为。
如果没有人告诉你你的性格适合做什么,你是否能分析出来自己的性格往哪个领域发展会更好呢?首先你得认清自己,我们很多时候会陷入一个怪圈,为什么别人可以我不可以?别人能做到我也一定能做到?谁都不可以复制粘贴,你看1万遍成功人士的自传都不可能复制他的路,我们要把思想改变为:我的这一方面可以做得比他更好,他的这方面做得很好是因为适合他,适合他不代表适合我,我的另一方面可以做得比他好,因为另一方面更适合我。我们总把孩子都放在一条水平线上比,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我认为这种比较毫无意义,这种比较反而让人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单纯为了证明我这方面比你好,而忘记了本身适不适合做件事。
我曾经就因为没有看清自己而选择了一条不适合自己的路。我一直清楚自己的性格特点,但我从来没有思考过我的性格适合做什么,最终我选择了一条错误的路,跟自己性格对着干的路,现在还在里面挣扎着。我的性格一直比较慢热内向,基本不可能和陌生人见一次面就成为朋友,因为我极少主动开口跟陌生人聊天,我更善于观察身边人的一举一动,善于埋头分析问题,等到有把握的时候才开口,但在我熟悉的朋友里面我可以滔滔不绝。在陌生的群体就呆若木鸡,表现得很不自然,甚至不敢看别人的眼睛。
我毕业后就在我叔的工厂上班,到后来因为厂长辞工,我叔让我接手他的位置,我的弱点很明显,就是社交,我叔每次带我出去应酬我都很紧张,融入不了,每次交谈都生硬而尴尬,说话像木头一样,次次计划好应该怎么说的话却总是说不出来。但正因为做厂长的位置,我才找到了人生的第一次成就感,刚开始我接手这个位置的时候很多人都看不起我,想看我笑话,甚至故意刁难我,尽管老板是我叔,但是他们觉得我年轻都不放在眼里,我的自尊心很强,他们越这样我反而越要证明自己,面对各种刁难我从来不会求助我叔,我一直在分析他们的性格,分析他们这样做的原因,一直观察他们的工作同时我一直在学习,一直在跟自己较劲,他们认为我不会的我就必须把他弄会,一段时间过后把他们刁难我的事情全弄明白,还帮他们解决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不管工作上的还是生活上的。
从他们的不认同到认同我服从我大概用了一年的时间,那时候我特别有成就感,其实每当他们刁难我的时候我可以直接告诉我叔然后把他们骂一顿,但是我要的不是这些,我要的是他们打心底的服我,其实整个过程都是在我计划之内,我当中吃了很多亏,但是我知道这些亏都是值得的,每一次吃亏其实都转化成我掌控他们的筹码。整个过程下来我发现了一样东西,我对他们的性格拿捏得很准,对于我做的哪些事情到他们这里能转化成人情的我也控制得很到位,我分析的很多有可能发生的事情大部分到按照我预想方向走,那种一切尽在掌握中的感觉实在太奇妙了,那时候我打心底的佩服自己,伴随着自信心也上来了,跟客户交流也放得开了,感觉更得心应手了。那段时间对自己的状态很是满意。
可是还有一个方面我始终无法突破,那就是应酬,酒桌上我已经观察了很多次了,各种分析都分析过了,那些人性格是怎样,大概喜欢听什么话都不知道分析过多少遍了,可是我就是说不出口,面对这些老板我不知道为什么我就觉得自己低人一等,老是怕他们看不起我,老是怕他们不喜欢我,老是怕自己说错话,每次都是敬一下酒就没了,我看着他们之间有第一次见面敬酒的就可以夸夸其谈很是佩服,我总是没法插上话,就算说话也是一句起两句止的,也没法表达自己,每次这种应酬的饭局我都很是痛苦。面对我叔在酒桌上的谈笑风生,我很羡慕却真的没法做到,有时候我甚至还会想,为什么这话题这么无聊他们能聊得这么起劲。但是业务就是靠这样出来的啊,这都是业务的精髓啊,没有业务工厂哪来的订单呢?我发现业务能力是我最大的短板,而且这东西没有书可以教,也没有对错,只能自己去领悟。由于我叔厂生产的产品已经慢慢被时代淘汰了,我叔的想法是稳健,厂里有点小钱赚就行了,我的想法是要做有利润的东西,做老旧产品太累了,当时我已经感到有点厌倦了,因为厂里给我的挑战越来越少了,应酬方面我始终没有突破,正好当时我姐夫也建议我去做业务,我做了决定,跟我叔辞职了,虽然他不愿意,但在我的再三坚持下也只能同意了,开始找人接手我的位置。
当初我的想法很简单,因为业务社交能力是我最大的短板,我傻傻的认为如果这方面我提升了,我一定能成就一番事业,我满怀憧憬的进入了业务板块。纯业务,底薪加提成,靠业绩吃饭,主要工作就是维护客户开拓客户,需要上门陌生拜访,我还记得我第一次出差去建材市场,需要进去瓷砖门店推荐自己的品牌同时公司要求尽量拿到他们老板的联系方式,我根本提不起勇气进去,哪怕是发一下自己的名片,我在门店外来来回回,犹犹豫豫始终不敢进去,最后放弃了又回酒店了,在酒店又想着怎么跟领导交代,每天都要汇报收获,啥都没有怎么汇报呢,我又硬着头皮来到了建材市场,犹豫了很久终于豁出去了进入了第一个门店,结结巴巴的说了一通,对方居然还给了一张名片。虽然有了第一次,但是后面每一次的陌生拜访都需要鼓起莫大的勇气,就算进去了,也是应付一下就赶紧出来了,感觉人家还想聊我就急着要走了。
今年已经是我做业务的第五个年头了,我从来没有在业务这个工作当中找到一次成就感,这个过程中我做过很多改变,到最后我发现原来我是真的不适合做业务,我的分析能力和观察能力在这里完全没用,这里只需要你用最快速的方式取得客户的信任,我发现我再怎么努力只能达到从事这个行业业务员的平均水平,我现在看到那些刚入行不久就可以跟客户夸夸其谈的人是真心佩服,我经常会分析我哪个同事真的天生是做业务的料子,我感觉我费尽心思才达到他天生的水平,因为我已经到了瓶颈了,而且没法突破了,而且我的瓶颈只是业务的平均线,真的没法再往上了,可能我这方便的性格天生为零,怎么都突破不了50%,我已经知道我的性格决定我很难再进一步,可是现在已经无路可退了,家庭,孩子,房贷的压力我已经没法重新往别的领域发展了,只能在一个确定不适合自己的领域呆着。
当我认清了自己的性格了,却发现自己走在了一条错误的道路上,我很怀念那种曾经的成就感,但是我并没有后悔我的选择,人生还没结束,我还有机会去往正确的方向走,最可怕的是人生结束了才发现路是错的,我希望我还有机会去享受那种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