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可园,感受古代书院的学术氛围

诗意评旅游 2024-11-14 05:37:07

解读一座城市,不要错过当地最负盛名的大学。那么,古城苏州的古代书院,究竟是什么样子,感受一下古代书院的学术氛围。

苏州可园,始建于清代,与沧浪亭公园门对门,北宋时原为苏舜钦所建沧浪亭的一部分。相对于苏州四大名园而言,可园虽然没有很大的名气,但并非是名不见经传,也有着较深的历史文化底蕴。

清雍正六年至九年(1728-1731年),尹继善任江苏巡抚期间,在此筑园,名为“近山林”。又取“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之意,别名“乐园”。清乾隆年间易名“可园”,出自朱珔《可园记》之意“可风可雨,可凭可憩,可以濯缨,可以濯足,万事皆可人意。”园内建筑大多毁于太平天国兵火。

门厅,面阔三间,门楣上精致的石雕、砖雕。

月洞门,其上砖雕门额“四时风雅”。出了月洞门,便是挹清池,俗称“小西湖”。

坐春舻,池边小亭,船舫式建筑,位于小西湖西岸。

挹清堂,可园的主厅之一,建于清嘉道年间(1736-1850),位于小西湖北岸,面水靠山。因堂前挹清池而得名。

廊柱诗联:

检诗书百卷通今博古,赏池水一泓正本清源。

堂内楹联:

风雅轩昂三吴文士有行止,水源清澈千里川流无所求。

枫杨,树龄约115年,枝叶茂盛,主干空枯。

浩歌亭,位于挹清堂后,黄石堆叠而成的假山顶。

博约楼,建于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上下两层,旧时藏书处,曾经藏有书籍八万余卷。

濯缨处,面阔三间,方砖铺地。

濯(zhuó),洗。源于《孟子·离娄》:“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缨,指官帽帽带。意为达则濯缨,隐则濯足。

正谊书院,由两江总督铁保、江苏巡抚汪志伊在清嘉庆十年(1805年)主持创办。

前厅,供祀郑玄、朱熹。郑玄(127-200年),东汉末年儒家经典的研究大师。朱熹(1130年-1200年),南宋一代大儒,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天理即三纲五常。

后厅是讲堂,堂中高挂御赐“正谊明道”四字龙纹金匾,两边墙上挂木屏四幅,为“正谊”之说,“培养士气,端正人心”,“正者端也,谊者义也”。

正谊书院后花园

“改建正谊书院记”石碑,冯桂芬所撰写,位于小西湖东岸。

冯桂芬自幼博览群书,以才学闻名乡里。道光八年(1828)进入正谊书院读书,道光十二年八月中榜眼。同治三年(1864),冯桂芬应李鸿章之聘出任重建后的正谊书院山长。掌院三年,倡导西学,注重革新,论学不为门户之争,培养了一批苏州才子。

题小诗一首《苏州可园》:

正谊堂前无可求,独尊儒术百家休。

西学不与濯缨便,几个功成万户侯。

0 阅读:3

诗意评旅游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