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善卷洞,历史文化遗迹之探寻

诗意评旅游 2024-11-20 05:22:43

宜兴善卷洞,位于宜兴市城西南20公里的螺岩山中,属于石灰岩溶洞,宜兴“三奇”之首。三国时期善卷洞称为“石室”,梁代又称“九斗洞”,南北朝齐建元年间依洞建庙,明代称“善权寺”。

自春秋以来,善卷洞在佛教文化的发展史上,享有“万古灵迹”“欲界仙都”之美誉,历代名贤雅士、文人墨客留下许多诗文与石刻。

“善卷洞”三字,著名书法家费新我题写。

善卷,尧舜时期的高士,以德著称,被尊为“德祖”。据史载“善卷”是帝尧和帝舜的老师,帝尧和帝舜先后要将帝位禅让给他,被他拒绝。为避免帝尧和帝舜禅让帝位给他的纠缠,他几次变换隐居地,最后来到此地,过着“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的生活。

“万古灵迹”石刻,钱松嵒(yán)题写。钱松嵒 (1899-1986年),宜兴市人,中国近现代山水画家,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任江苏省国画院院长。

储南强纪念馆,储南强(1876-1959),宜兴人,早年就学于江阴南菁书院,与黄炎培、沙彦楷诸人同窗。曾任宜兴县长、南通县长,后无意仕途,1925年时值50岁那年登报归隐,回家乡规划建设善卷洞和张公洞风景区。

螺湖,位于溶洞入口处。善卷洞藏于风景如画的山水之间。

溶洞入口,洞乃中洞,善卷洞共分三层,有上、中、下、水四个洞,洞洞相通,俨如一幢石雕大楼。

中洞,又称“狮象大场”,石厅两旁,屹立着一对形似青狮、白象的巨石,天然大石厅的面积达1000平方米。

“欲界仙都”篆体字,在佛教教义中,“欲界”意指红尘,“仙都”是指仙人居住的地方,这是梁代陶弘景对善卷洞的赞美之词。陶弘景是我国道教中有名的人物,在梁代有“山中宰相”的称号。

从“云口”洞口登台阶向上,进入上洞。

上洞的规模比中洞还要大,洞长70米、宽30米、高30米。上方的岩石好似云雾一样笼罩了整个山洞,称为“云雾大场”。冬暖夏凉,四季如春,终年温度保持在23°C左右。

一片飞云掩洞口,是上洞恒温的主要原因。

万古双某,由上、下两截石柱组成,经过几万年的生长,终于长到一起,中间有明显的连接痕迹。连接处有“万古双某”石刻。

威虎厅,《林海雪原》电影中的威虎厅就在此取景拍摄,座山雕的虎皮宝座就摆在平台上,八大金刚站立两旁。

盘古池,池中的水晶莹澄澈,万古长清,比自来水要重百分之三。因为这里的水含有大量碳酸氢钙,当地若有人眼睛发炎发肿,都会取这里的水洗眼睛,效果很好。

荣毅仁题写“百病消除”

从“梯口”洞口沿台阶向下,进入下洞。

下洞长约180米、宽18米、高22米。

通天石松

石陡坎,6米多高,位于下洞洞口,大雨过后飞瀑流水直泻悬崖壑底,奔放澎湃,故又名“瀑布洞”。

水洞,与下洞相连,是一条地下河,长约120米、水深4.5米,河面最宽达6米,轻舟一叶、荡漾其间。

停船泊岸,豁然开朗,径直出洞。

善权寺,邻近善卷洞出口,史载南北朝齐建元二年以祝英台故宅创建,明代改为“善权寺”。

赵朴初题写寺名。

循善卷洞之上的螺岩山山道行走,有黄泥墩、凤凰山、观音堂、土地庙、荷花池、双井、扶桥、茶亭、恶狗村、马家村等地名,这里就是传说中的梁山伯与祝英台十八相送的地方。

英台双井

十八相送到长亭,青青荷叶清水塘,鸳鸯成对又成双。梁兄啊,英台若是女红妆,梁兄你愿不愿意配鸳鸯?

国内共有宜兴、宁波、济宁和汝南四地流传过梁祝的传说,但只有宜兴留有梁祝的大量遗址,2006年,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授于宜兴市为“中国梁山伯祝英台之乡”的称号。

名人题字石刻

0 阅读:0

诗意评旅游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