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课文《赵州桥》的出处之谜,课文形成的复杂性,要超过预料

文学私秘 2023-08-22 22:12:15

《赵州桥》是目前部编本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中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也是一篇相当古老的课文,深深地烙印在经受过程式训练的有着学生经历的读者记忆中。

也许大多数人都没有追究过这篇课文的出处在哪里,这些课文,通常被研究者认为是“教材体”,认为是教材编写组人员编写的。

但事实上并不是如此。很多情况下,教材编写组人员,承担的是一种改写与编写的职责,但在这生成课文的履职过程中,会把原文的痕迹给弄丢了,于是一篇篇找不到作者与来源的课文,便大言不惭地占领了教科书。

《赵州桥》是一篇说明文,虽然看上去没有《富饶的西沙群岛》、《美丽的小兴安岭》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但这篇课文的严谨的说明体范例,能够帮助学生确立日后走上社会非常用得着的工具语文的基本要素,在对学生立足社会生存的基本功能的建树上,奠定了一个非常厚实的辅佐作用。

这也是叶圣陶当初编写教科书时确立的一个理念,就是语文课本要有助于学生能够走入社会、融入社会、胜任社会,说白了,就是语文教学要能够施予给学生一个适应生存的工具。

当学生面临着“毕业就失业”的严峻就业形势的时候,至少语文书给大多数的语文受教者,能够让他们掌握一个活着在人间的秘诀宝典,拥有一根最后的救命稻草,使他们能够通过语文的基本功能的掌握,在社会上多少能被托举起在一个谋生的最后的底线之上。

这才是语文的真正的宅心仁厚、大慈大悲的良心本质。而那些天赋异禀的语文超能者,日后成为专业的文学、文字工作者,他们实际上会自寻出路,如同温儒敏主编所说的那样,疯狂地课外阅读,但这些人只是社会的少数,语文教学目的,只能服务于大多数学生,而不可能施惠于少数的日后的文字专业人员。

因此,《赵州桥》这样的课文,对学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是相当巨大的,日后课文随风潜入夜的建构与表达方式,也能够在学生的论文表达中,提供最初的模板与典范。

那么,《赵州桥》的出处在哪里?

在网络上的“百科”以及绝大多数的教参里,注明《赵州桥》的作者是茅以升,说这篇课文出自茅以升的《中国石拱桥》。

我们查了一下,茅以升的《中国石拱桥》发表在《人民日报》1962年3月4日上,其中提到了赵州桥,这篇文章后来被选入初中语文教材。值得注意的是,在1962到1964年期间,茅以升突然间文思大发,聊发少年狂,写了多篇关于“桥”的科普文章。

但我们注意到,茅以升在他的文章中提到过《中国石拱桥》被收入初中教材,但从没有说过,这篇文章被改编成课文,编进小学教材。

现在的问题是,《赵州桥》进入小学课本,究竟是哪一年?通过文章出现的先后,就可以判断它们是否有师承关系。

我们看看现在的课本里,《赵州桥》的来源注释:

“本文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小学课本(试用本)语文第六册》”。

这个版本是1979年出版的,这意味着现行的教材,说《赵州桥》这篇课本,出自于1979版教科书。

而值得注意的是,在目前部编本的最早版本的教科书中,《赵州桥》的注释却是不一样的:

“本文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十年制学校小学课本(试用本)语文第五册》”。

这里提到的《十年制学校小学课本(试用本)语文第五册》是指1961年出版的一套教材中的一本。

1961版

那么,教材编写组也是知道,《赵州桥》最早出现在课本中的时间是在1961年。

1961版在三十三课

但为什么现行的教材,会把《赵州桥》的首次出现的时间,从1961年的版本,改成1979年的版本呢?

我们先来看一下1961年出版的《十年制学校小学课本(试用本)语文第五册》中的《赵州桥》一文的内容是什么样的:

首次出现的1961年版

然后,再看一下,1979年版的《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小学课本(试用本)语文第六册》中的《赵州桥》的内容是如何的。

1979年版

两篇课文在基本内容与架构上是极其相似的,应该说,1979年版的课文与1961年版的课文有着明确的承继关系。

那么,为什么现行的教科书把溯源更早的1961年版的注释,改成了1979年版的出处呢?

对照一下1961年版与1979年版,我们会发现,1979年版多了一节,就是描写桥的上装饰艺术的段落:

——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有的刻着两条飞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了一样。——

我们可以看出,目前部编版中的课文,与1979年版是基本雷同的。虽然教材编写组人员,知道1961年版才是真正的现行课文的出处,但是,如果标注选自1961年版,那么,必定会遇到一个无法自洽的巨大障碍,那就是现行的课本与1961年版比对,存在着内容的差异,正是这一段差异,导致教材编写组人员,考虑再三,还是觉得标注现行的课本移自1979年版教科书为妥。

那么,1979年版的这一段新添的文字来自哪里?是编写组人员自行添加的吗?

答案是否定的。

其实,这一段新增加的段落,取自1975年出版的由尚博青编著的《中国的古代文物》(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一书,相关内容如下:

——赵州桥的外观装饰,也是精心杰作的艺术品。桥面的两边,都砌有石雕栏杆。栏杆上刻着古朴精美的图案。有的是两条飞龙互相缠绕,嘴里还吐着水花;有的是双龙前爪两两相抵,而龙头又回首远望;有的则刻着双龙戏珠。同样的动物,却是千姿百态,变化多端。——

我们可以比对一下,分别用“《文物》”表示《中国古代文物》一书,“1979年版”表示教科书:

第一组:

“《文物》”:桥面的两边,都砌有石雕栏杆。栏杆上刻着古朴精美的图案。

“1979年版”: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

第二组:

“《文物》”:有的是两条飞龙互相缠绕,嘴里还吐着水花;

“1979年版”: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

第三组:

“《文物》”:有的是双龙前爪两两相抵,而龙头又回首远望;

“1979年版”:有的刻着两条飞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

第四组:

“《文物》”:有的则刻着双龙戏珠。同样的动物,却是千姿百态,变化多端。

“1979年版”: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象活的一样。

可以看出,1979年版教材中的这一段,从《中国古代文物》一书中摘取了一段,天衣无缝地插入到1961年版本中,形成了目前的定型版本《赵州桥》课文。

由此可见,《赵州桥》首先进入教材是在1961年。

而茅以升的《中国石拱桥》是在1962年才发表在《人民日报》上的,显然,茅以升的文章不可能是小学课文《赵州桥》的来源。

还有论文认为《赵州桥》取材于茅以升的科普论文《赵州桥与李春》,比如在一篇名为“关于《赵州桥》删改的深思”的论文中,就有着这样的确凿的定论。

但是,茅以升的科普论文《赵州桥与李春》著作时间,是在1973年9月,显然,1961年选入教材的《赵州桥》,不可能来自于一篇发表在1973年的文章中。

《赵州桥与李春》的首页与末页

因此,我们寻找《赵州桥》的出处,就应该从1961年这个节点向前上溯。

这样,我们就能够在1958年出版的由上海人民出版社编辑的《历史上敢想敢做的人》一书中找到《赵州桥》的最早出处。

跷蹊的是,出版于大跃进年代、带着鲜明的时代烙印的《历史上敢想敢做的人》一书也是目前教科书中的《大禹治水》一文的出处与来源。之前我们有过分析与解读。

没有想到的是,《赵州桥》的课文的母本,也是出于《历史上敢想敢做的人》一书。

我们把《历史上敢想敢做的人》一书中的相关章节摘抄如下,供比对:

石匠李春和赵州桥

在我国河北赵县城南的洨水上,有一座大石桥,叫赵州桥,又叫安济桥。这座桥在一千三百多年前建成。它的建筑技术,是世界闻名的。

这座桥是谁造的呢?根据历史記载,它是我国隋朝时代李春造的。

李春并不是什么大学问家,只是一个石匠,历史上关于他的记载也非常少。不过,从这座桥的工程技术来看,李春的创造才能是很了不起的。

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十二丈二尺,宽两丈七尺。桥面有三股道,中间行马车,两旁走行人。在一千三百多年前,要造这样的大桥,这已经很难得了,更难得的是:这么长的桥却没有多用桥脚,只有一个长达十一丈二尺四寸的大桥洞。而且还有一个特别的地方,李春为了防止发大水的时候,大水冲来,桥身阻力太大,容易冲塔,因此在大桥洞的上面,两旁又各开两个小桥洞,替大水多留出路;同时减轻大桥洞和桥基的载重量,使桥不容易损坏。这样的建筑,不但节省材料,而且增加美观,真是做到了又好又省。

下面用“《敢想敢做》”指代《历史上敢想敢做的人》一书,“1961版”指代教材,进行文本的比对:

第一组:

“《敢想敢做》”:在我国河北赵县城南的洨水上,有一座大石桥,叫赵州桥,又叫安济桥。这座桥在一千三百多年前建成。它的建筑技术,是世界闻名的。

“1961版”:河北省宁晋县的洨河上,有一座著名的大石桥,叫赵州桥。

第二组:

“《敢想敢做》”: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十二丈二尺,宽两丈七尺。桥面有三股道,中间行马车,两旁走行人。

“1961版”:赵州桥非常雄伟,长约十二丈二尺,宽约两丈八尺。桥面有三股道,中间行馬車,两旁走行人。

第三组:

“《敢想敢做》”:这么长的桥却没有多用桥脚,只有一个长达十一丈二尺四寸的大桥洞。

“1961版”:这么长的大桥,全部用石头建成,下面没有桥墩,只有一个宽约十一丈二尺的弧形大桥洞。

第四组:

“《敢想敢做》”:李春为了防止发大水的时候,大水冲来,桥身阻力太大,容易冲塔,因此在大桥洞的上面,两旁又各开两个小桥洞,替大水多留出路。

“1961版”:大桥洞顶上左右两边又各开了两个小桥洞,好象大桥洞上长了四个小耳朵。这个設计十分巧妙。平常日子,河水从大桥洞流过。发大水的时候,河水还从四个小桥洞流过,这就减少阻力,使桥身不至于被大水冲坏。

第五组:

“《敢想敢做》”:这样的建筑,不但节省材料,而且增加美观,真是做到了又好又省。

“1961版”:这个设计还有别的好处,不但坚固美观,而且节省石料,真做到了又好又省。

“又好又省”这一词,是“大跃进”时代倡导的“多快好省”的一种同义说法,这样的用语习惯,都移用到了课本里,足可见《历史上敢想敢做的人》一书是教材编写1961年版教材时的主要来源。

但遗憾的是,《历史上敢想敢做的人》一书在作者署名栏里仅仅标识了“上海人民出版社”编写,是由什么人编写的?

这其中可能不乏像叶永烈、余秋雨这样的名家,但是,在那个特定的年代,它们的作者已经无从寻觅了,但是这些书对于建构我们现行熟知的文化基座却有着不可忽略的重要意义。

我们大致可以判断,《历史上敢想敢做的人》一书绝不是这类科普文章的最早源头与出处,这本书出版之前,肯定有类似的科普及历史文章,见诸于报章杂志,只是我们现有掌握的资料,难以找到真正的来源而已。

比如,我们再往前溯源,会发现《历史上敢想敢做的人》一书中对“赵州桥”的文字介绍中,已有类似的表达。

比如,我们在梁鹿鸣编撰、1953年版的《我们的河北》(河北人民出版社)中找到这样的话,就与《历史上敢想敢做的人》中的说法如出一辙:

——在大桥孔的两头,各背着两个小桥孔,

桥面上有三股道,中间行马车,两旁走行人。——

这种相似的句式,谁是它的始作俑式?真的已经很难判断。这些语句,甚至可能来自于建国前的科普文章。

我们能够看清的是,1961年编写教材时,编写者从《历史上敢想敢做的人》里抽取相关要素,华丽转身,定型出《赵州桥》这样一篇独立的文章,自此,《赵州桥》便在小学教材里一直妖娆显影,从没有缺失。

1963年,《初级小学课本:语文第六册》里开始接纳了《赵州桥》这一篇课文。

1963版

这里对《初级小学课本》略作说明。这是第一套由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的教材,首版在1957年,之前的教材,一直由将“上海临时课本编审委员会”编写的教科书临时充作全国性的教材的,到了1957年,人教社自行组织力量,编写了首套教材。之后,每年都在1957年这一个版本的基础上增增补补,课文的变化情况极其复杂。

仅就《赵州桥》一文而言,《初级小学课本:语文第六册》1957——1962年的各个版本中,均没有这篇课文。

初小课本,1957版,里面没有《赵州桥》

直到1963年,首次在《初级小学课本:语文第六册》出现了《赵州桥》一文,这一版已经是1957年版本的第六版了。

1963年版目录页显示有《赵州桥》

1964年,继续保有《赵州桥》一文。

1964年版

1965年,《初级小学课本:语文第六册》里也有此课文,但与1961年的初版本,已经略有不同。

1965版

下面是1965年版的课文:

1965版

37 赵州桥

河北省赵县城南五里的洨河上,有一座著名的大石桥,叫赵州桥。

赵州桥全部用石头建成,长约十五丈,宽约两丈八尺。这么长的大桥,只有一个宽约十一丈二尺的弧形大桥洞, 中间没有桥墩。大桥洞左右两肩各有两个小桥洞,好象大桥洞上长了四个小耳朵。这个设计十分巧妙。平常日子,河水从大桥洞流过。发大水的时候, 河水还从四个小桥洞流过,这就减少阻力,使桥身不至于被大水冲坏。这个设计不但坚固美观,而且少用石料。

赵州桥是隋朝建造的,到现在已经一千三百多年了,还保持着原来的形状,车马行人仍旧不断地在桥上往来。

赵州桥是一项非常了不起的工程,它充分表现出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能。赵州桥的设计者是一位叫做李春的石工。

下面,我们逐句比对一下61版与65版的异同,自有用处:

61版:赵州桥非常雄伟,长约十二丈二尺,宽约两丈八尺。

65版:赵州桥全部用石头建成, 长约十五丈,宽约两丈八尺。

61版:桥面有三股道,中间行馬車,两旁走行人。

65版:删去(把这一个精华的句子给删了,实在有一些奇怪)。

61版:这么长的大桥,全部用石头建成,下面没有桥墩,只有一个宽约十一丈二尺的弧形大桥洞。

65:这么长的大桥,只有一个宽约十一丈二尺的弧形大桥洞,中间没有桥墩。

61版:真做到了又好又省。

65版:删去(删去了大跃进时代的标准语句)。

我们如此不厌其烦地进行比对,只是为了验证一下,1979年版,是按照哪一个版本修改的。其实,从比对中可以知道,1979年版修改的原版本,选用的是1961年版,而不是1965年版。这也告诉我们一个教材编写的秘密,那就是教材的修改,并不是按年度逐层变迁的,往往修改时,还是回到源头版本进行修改。

在文革期间的各地方编写的教材中,《赵州桥》一文也多次出现在各个版本的教科书中。

我们以文革期间的北京市小学课本为例,1967年至1971年,当时正处于“复课闹革命”阶段,教材选用的是领袖著作,语文课本基本成了时文的汇编,1972年,教材首次步入正轨。也就在这一年的《北京小学课本:语文第六册》里,首次出现了《石匠造大桥》一文,内容就是《赵州桥》。

1972年版

1973年的《北京小学课本:语文第六册》里,正式出现了《赵州桥》一文。我们看看文革版的《赵州桥》的内容是怎样的:

1973年版

河北省赵县的洨河上,有一座闻名世界的大石桥,叫赵州桥。这座桥是隋朝的时候,我国劳动人民建造的,到现在已经有一千三百多年了。

赵州桥雄伟、壮丽。桥长五十多米,宽九米多,桥面有三股道,中间行车马,两旁走行人。大桥全部用石头砌成,中间没有一个桥墩,只有一个长三十七米多的拱状大桥洞。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又各开了两个小桥洞,好象大桥洞上长了四个小耳朵。这就减轻了桥的重量,还节省了不省石料。平时,河水从大桥洞流过,发大水的时候,河水还可以从四个小桥洞流过。这样就减轻了洪水对桥身的冲击,桥就不容易损坏。这个十分巧妙的设计,不但使这座桥结构坚固,而且拱上加拱,桥身显得更美了。

最古老的桥是很简陋的,只是在水下打上一些木桩,把连接两岸的木板和石板撑住就行了。这样的桥很不牢固,以后我国劳动人民创造了用石头建造的石拱桥,而赵州桥的建造又前进了一大步。在建桥史上,赵州桥是一个伟大创造,一千三百多年来,经过多少风雨洪流,通过多少行人车马,一直到今天它还傲然挺立在洨河上。

这座坚固、美观的桥是谁发明创造的呢?它的设计者是一位名叫李春普通石匠。

李春是隋朝人。他经过多年的劳动实践,虚心向群众学习,积累了丰富的建桥经验。他一生参加建造和设计了好几座大桥,赵州桥就是其中的一座。

赵州桥是我国建桥史上的一个奇迹。赵州桥的建成,充分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能,有力地说明了“历史是人民创造的”。

文革期间北京版中的《赵州桥》

这一版教材里的课文加进了许多内容,但并没有继承到1979年版人教版教材中。

这样,我们可以得知目前部编本教材中的《赵州桥》,完全是搬移了1979年版人教版的教材里的课文,而1979年版的课文,又是在1961年版的课文基础上,揉合了《中国古代文物》一书中的涉及艺术特点的一小节,合成了目前定型的课文。

因此,现在教材中的《赵州桥》的注释“本文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小学课本(试用本)语文第六册》”是欠妥的,并不能反映《赵州桥》进入教材的流程性,也没有正确地反映出《赵州桥》的来源与出处。

因此,《赵州桥》的溯源,我们目前能够确认的就是“《历史上敢想敢做的人》一书+《中国古代文物》一书”中的部分章节的合成版。

5 阅读:641
评论列表
  • 晨曦 11
    2023-08-23 13:44

    我觉得60---80年代的语文课本很好,看目录就知道里面的内容是积极向上的,封面图画也很有时代特色,希望国家层面积极出手,让语文恢复到语文正常道路上,让语文回归。

  • 2023-08-26 22:33

    所以说现在的阅读理解越来越难了 很多压根就不是作者本人写的 你让我理解作者的意图 情感 那不是扯淡吗

  • 2023-08-23 17:23

    论文还得把不同的引用标注清楚呢,课本引用就大乱炖呗

  • 2023-08-27 11:01

    赵周桥

  • 2023-08-31 07:09

    现在的文字 看了一下 千字文的故事 文字太浮夸了。

  • 2023-09-13 01:05

    应该写写赵州桥是怎么变成水泥糊糊的。

文学私秘

简介:文学是人学,关注人类的所有秘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