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快速再开千店,餐饮快招看喜姐?喜姐炸串对加盟商的收割何时休?

筷玩思维 2021-07-27 17:50:05

温馨提示:本文约5348字,烧脑时间18分钟,筷玩思维记者李云龙发于上海。

喜姐炸串是一个什么样的品牌?它懂不懂炸串?割不割韭菜?会不会做品牌?能不能长久?关于这些问题的答案,局外人说了都不算,或许只有喜姐炸串自己心知肚明。

但由于质疑多了,喜姐炸串终于对外发声,也给出了关于以上问题的答案。

通过喜姐炸串“官方”的发言,我们就能看出喜姐炸串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品牌。

喜姐发了一篇文章,给我们展现了什么叫“谜一样的自信”

6月25日,喜姐炸串公众号发布了一篇推文:“连锁门店1000家目标达成!依托成熟商业模型和强势品牌护城河为门店赋能”。

我们来摘录原文的一些信息:

1)、关于商业模式

核心是每一个环节的“小”:投资小、所需面积小、产品结构简单、出餐操作便捷、用工简单……能做成连锁规模的小吃品牌都有着很强的生命力和稳定的开店模式,产品也具备很强的零售属性,所以单店的成功易复制,也就更容易“遍地开花”。

炸串永远是老少咸宜、价美味优的代表小吃,值得重做,因此,喜姐有强大的受众。

2)、关于品类地位与品类责任的认识

2019年成立的喜姐品牌历经疫情冲击仍逆风而上、现已突破1000家连锁门店数量,成为炸串这个“小”品类当之无愧的头部品牌、一改炸串“有品类、无品牌”的历史,究其根本,因为我们品牌在抓住了品类机会的同时,相较竞品,喜姐强化了商业模型,并依托品牌护城河为连锁门店持续赋能,因此才能高歌猛进、势如破竹。

3)、喜姐炸串的商业模型

资本评估一个项目的考核标准有很多,无非是盈利能力与商业模式闭环,盈利能力决定了这个品牌的赚钱可能,商业模式闭环决定了这个品牌赚钱的速度快不快。我们品牌总店曾创下“9平米小店日流水7万”的成绩,综合毛利率高达60%;加盟商平均月赚几万、更有“月流水43万”的“神仙加盟店”——在不以翻台率论天下、低成本盈利的小吃行业里,喜姐“高坪效、高人效”的盈利能力有目共睹、有口皆碑。

4)、喜姐炸串的品牌护城河

对于喜姐来说,实现这个目标的“护城河”是独立的品牌供应链。纵观整个餐饮行业,能成为巨擘的餐饮品牌都有着这样一个共性:发展自己的供应链体系。

5)、喜姐炸串对标的加盟商

需要自己动手的环节少了,对餐饮店老板的要求也相对较低了,餐饮小白只要有启动资金、有合适的地段选择,就可以自己开一家喜姐炸串加盟店。

6)、关于产品理念

喜姐对产品的执着渗透到了每一个环节,市场反馈也自然漂亮又有说服力;喜姐从不会为了“争多”而不顾“精”,每一款新品的上新都有完整成熟的研发周期,一定是先保证“好吃”,再看是不是“市场流行的爆款”。

7)、关于发展路子

2021年,喜姐的发展策略采取重点区域密集开店,重点布局华南市场,计划再新增1000家店,将迅速在广州、深圳珠三角、江西福建等地开店。

以上是喜姐炸串推文的原文原句摘录,原文2775字,我们摘录764字,外加一张原文章的配图,摘录占比接近30%。为了方便识别,下文关于喜姐炸串推文摘录的内容,我们用双引号作为标识。

喜姐炸串是一个什么样的品牌?

门店突破1000家,喜姐就认为自己是“当之无愧的头部品牌”,且目前处于“高歌猛进、势如破竹”的状态,类似的描述还有很多,比如“高坪效、高人效的盈利能力有目共睹、有口皆碑”。

从自我评价,我们可以看出喜姐还停留在小品牌、小家子气的小格局中。

当然,喜姐自己也梳理出了“小”这个关键词,“核心是每一个环节的小”,比如“产品结构简单、出餐操作便捷、用工简单”所以就能带来“很强的生命力和稳定的开店模式”,再比如因“单店的成功易复制,也就更容易遍地开花”,所以“炸串永远是老少咸宜、价美味优的代表小吃,值得重做,因此,喜姐有强大的受众”。

看到这样的内容,我们不再怀疑喜姐到底懂不懂炸串,我们怀疑的是“喜姐到底懂不懂餐饮”?

1)、既不懂餐饮更不懂资本的喜姐为何如此自信?

暂且不评价喜姐懂不懂餐饮业,我们先来看喜姐文中写出来的其对商业模型的认知,“资本评估一个项目的考核标准有很多,无非是盈利能力与商业模式闭环,盈利能力决定了这个品牌的赚钱可能,商业模式闭环决定了这个品牌赚钱的速度快不快”。

从上述这段话,我们也可以知道喜姐完全不懂资本,更不懂资本如何评估项目。资本看一个品牌,怎么会是考核呢?所谓的考核,指的是对于一个弱成长性的对象做评估,是高对下、不对等关系的标准化衡量,看的是标准与过去的关系,属于管理的范畴。

资本要做的是投资,自然看的是盈利空间差,是通过对今天和未来的成长进行计算,从而来找一个切入点,属于创新的范畴。当然,喜姐原文对于盈利能力和商业模式的描述也是不正确的,具体我们就不多做表述。

关于发展,喜姐认为“成为巨擘的餐饮品牌都有着这样一个共性:发展自己的供应链体系”,喜姐自以为,巨头是因为有供应链体系(才/就)能成的,由于自己也发展了供应链,于是自己也是巨头了。

砍柴的都以为皇帝挑水都用金扁担,认知障果然是思想障和见识障的一大遮蔽,按喜姐的这个逻辑,99%的人一生下来就有手有脚,99%的猴子生下来也有手有脚,所以99%的猴子也等同于人……

再来看喜姐的描述,“我们品牌总店曾创下‘9平米小店日流水7万’的成绩”,筷玩思维之前关于喜姐炸串的推文有读者表示,怎么能一直抓着9平米7万这个数据不放呢?我们在此回应下,不是我们一直抓着这个数据不放,是喜姐一直在抓着这个数据不放。

在这个久远的数据之外,喜姐表明“加盟商平均月赚几万,喜姐‘高坪效、高人效’的盈利能力有目共睹、有口皆碑”。连上市餐企和行业巨头都不敢保证加盟商平均月赚几万,喜姐在自证方面的魄力还是值得表扬的,就是不知道加盟商们看了后会怎么想。

2)、没有真正的护城河,眼里盯着的都是餐饮小白

来看喜姐认为的护城河,“喜姐在创立之初就有百城万店的规划,并提出一个成功的企业不仅要有成长性,而且要有可持续性、要有稳定性的理念,对于喜姐来说,实现这个目标的护城河是独立的品牌供应链。”

看来,喜姐不仅不懂什么叫做护城河,更不懂什么叫目标,甚至不明白一个企业的成长性、可持续性、稳定性如何构建。

其实答案很明显,对于喜姐来说,“护城河、成长性、可持续性、稳定性”和“高歌猛进、势如破竹、高坪效、高人效、有目共睹、有口皆碑”这些词使用起来是一样的,反正不考虑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反正就是自信,爱用哪个词就用哪个词。

喜姐为什么会被质问割加盟商韭菜?答案在原文中就写明了“需要自己动手的环节少了,对餐饮店老板的要求也相对较低了,餐饮小白只要有启动资金、有合适的地段选择,就可以自己开一家喜姐炸串加盟店”。喜姐也很清楚,如果不是小白,自己这点小伎俩根本糊弄不过去。

比如关于产品的研发,“喜姐对产品的执着渗透到了每一个环节,市场反馈也自然漂亮又有说服力;每一款新品的上新一定是先保证好吃,再看是不是市场流行的爆款”。一般而言,对于任何一个产品,一旦它成为流行爆品,基本代表着该单品生命力的行将下滑,可以看出,喜姐的产品研发思维非常没出息,连自己的新品都落后于市场一大步。

即使自封品类头部,但为什么说喜姐目前还是单店思维?

喜姐把自己放到头部品牌的位置且当之无愧,还标榜自己是“炸串品类的领航者”,其评估标准为“门店数突破1000家,高坪效、高人效的盈利能力,有目共睹、有口皆碑”。

自认炸串品类头部品牌之后,喜姐还在持续做过去的事儿,比如眼里只盯着餐饮小白,再比如推出落后于市场的“流行爆品”。

本部分我们来讨论几个大问题,成为头部品牌的评估标准是什么?喜姐到底落后了这个标准多远?为什么如此小家子气?为何如此盲目自信?

1)、头部品牌绝不是单店数量和单店能力的叠加

有这样一则寓言:有个樵夫砍柴累了,心想,皇帝那么有钱,他砍柴一定用的是金斧头吧?

格局和见识必然成为想象力的禁锢。只会开一两家店的人,如果不学习、不走出去见见世界,他基本会认为开一千家店就是行业巅峰了。

一个在单店时没有产品研发能力的品牌,它到了一千家店也只会做抄袭,就是做一些既跟风又小家子气的事儿。

单店/小品牌跟着连锁品牌的方向跑,安全感是必然的,因为这是正确且有共识的事儿。

在筷玩思维(www.kwthink.cn)看来,连锁品牌面对着比单店/小品牌更大的竞争阈限,它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区别性质:

①数量性质,门店数越多,则需要面对的竞争对象也越多,竞争形式也越复杂且多元。

②文化性质,同样的品牌进入不同的市场,不同市场的客群不同、人群文化不同,于是品牌方就得考虑标准化与多元化的事儿,更得考虑单一性和复杂性的设计。

③管领性质,小规模讲管理,需要让加盟商赚到钱,大规模讲领导,需要让加盟商成长,有些阶段则既要管理更要领导,如何协调并协同、如何调整两方阈限,这是学问,更是格局和智慧的显现。

但这三个性质差异并非品牌体量发展需求的全部差异,毕竟行业并不是非小即大,我们还需要将颗粒度进一步细分,更需要进一步思维。

2)、单店看顾客满足、小连锁看加盟商赋能、头部品牌看行业责任

在单店阶段,核心在于盈利,考虑的是有没有更多的顾客付费。

在小连锁阶段,核心就在于体系了,看的是加盟店能否在各地实现盈利,这时候讲究的是三盈:总部盈利,解决门店的管理、赋能和门店/品牌成长的事儿;门店盈利,解决门店和总部的关系,更解决顾客和门店的关系;顾客盈利,解决顾客在品牌消费的必要性,这是市场竞争、顾客满意度、品牌美誉度的统一。

总部盈利、门店盈利、顾客盈利,它就是小连锁发展的三驾马车。

餐饮门店最简单的外显在于产品,在单店阶段,它只需要做好单店的顾客盈利就能活下来,此时产品研发的必要性几乎为零,单店的盈利路子不够宽,此时还支撑不了产品研发部门,所以大多单店基本在做跟风,大品牌探路,小品牌跟上就行。

在小连锁阶段,此时就需要无直接盈利通道的总部做协调,产品研发这类支持部门也就成立了。由于总部是赋能体系,连锁店将利润分出来,让总部实现生存或者盈利,总部给门店支持,以此实现多方互惠。在产品端,小连锁品牌就有了持续推出爆品的需求及必要性。

为什么我们会认为小连锁比起单店更有持续推出爆品的需求和必要性?为什么小连锁不能像单店一样去跟风?

核心在于竞争层级的差异,单店和连锁店的体量不同导致了许多竞争方面的差异(见上文的三个差异),这也必然导致小连锁需要有持续的爆品养成能力,其一是有了总部这个支持系统,小连锁就有了持续爆品能力的需求和能力(也是价值衡量和价值输出的经济考核及必要性);其二是竞争的深度推动小连锁持续爆品能力的必要性。

小连锁与单店不是一个物种,同样的,头部品牌/大连锁与小连锁更不是同一个物种,头部品牌的竞争维度既深且宽,所以它不仅要解决盈利问题、管理问题、资源整合问题、持续产品研发能力问题、效率与成本问题、内外部应答与满足问题(赋能、口碑、公关),更得上升到行业责任问题,比如说如何引领品类的可持续性发展?

如果说单店看跟风能力(还有认知深度、投资魄力等)、小连锁看爆品与赋能能力,那么头部品牌就看品类发展能力了。比如大董给烤鸭品类开创了“酥不腻”的方向,再将之发展到“意境菜”的思维及落地;再比如喜茶开创了芝士奶盖茶、7分甜开创了甜品的饮品化,这些都是品类发展能力的一个显现。

简单说,头部品牌与体量无关,再多数量的小鸡,也比不上一只哈士奇有战斗力。头部品牌要解决的问题是,“因为有了你,行业发生了哪些巨大的变化”?

3)、自封“头部品牌”且“当之无愧”的喜姐,可能连小连锁的门槛还没摸到

为啥说喜姐连小连锁都算不上?我们再来看喜姐的产品研发逻辑:“喜姐对产品的执着渗透到了每一个环节,市场反馈也自然漂亮又有说服力;每一款新品的上新一定是先保证好吃,再看是不是市场流行的爆款”。

好吃是一个主观概念,市场流行爆款是一个客观概念,猛的一看,喜姐的产品逻辑似乎达成了主客观统一。实际上,它完全还处于单店的跟风思维阶段。

首先,任何单店都想做好吃的产品;其次,喜姐推出来的产品是市场流行的爆款,这意味着,就是连爆款的抄袭与借鉴都慢了市场一大步。由此看,这完全是单店思维,喜姐几乎还没迈进连锁的大门,也只有无知的傲慢和见识的浅薄,才能让喜姐敢于在单店思维就自认自己是“当之无愧的头部品牌”。

在2021年6月,喜姐刚突破1000家门店(不知真假)就自封头部。在这个时刻,喜姐提出“2021年,喜姐的发展策略是在重点区域密集开店,计划再新增1000家店,将迅速开店”。眼下2021年已过大半,且看限于单店思维的喜姐炸串如何再快速开出1000家店。

餐饮小白的数量还很多,就是不知道他们还会不会继续买喜姐的账。迅速开店1000家,也只有快招能力如此熟练的喜姐敢这样玩了。

或许未来的喜姐能达到这样的高度:餐饮快招看喜姐。这应该是喜姐没有说出来的使命、愿景和价值观了吧。

0 阅读:1

筷玩思维

简介:全网坐拥300余万粉丝的餐饮产业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