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时段如同璀璨星辰,以其独特的光芒照亮前行的道路。毛主席的最后十年,无疑是这样一段时期。这十年,中国社会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变革,科技突飞猛进,经济蓬勃发展,国防实力显著增强,民生持续改善,一幅幅波澜壮阔的画卷在华夏大地上徐徐展开。
1966年,新年的钟声刚刚敲响,中国自制的“歼-7”飞机便以雄鹰之姿首次试飞成功,宣告了中国航空工业的新飞跃。同年,毛主席高瞻远瞩,提出用25年时间基本上实现农业机械化,为中国的农业现代化指明了方向。贵昆铁路的提前接轨、第一批“红旗”高级轿车的出厂、热核材料核试验的成功……这一系列成就,如同璀璨的明珠,镶嵌在中国发展的时间轴上,闪耀着自立自强的光芒。
1967年,中国石油产品自给自足,勘、采、炼技术攀登世界高峰,彰显了中国能源工业的崛起。第一颗氢弹的爆炸成功,更是让世界为之震惊,中国核力量的壮大,为国家的安全筑起了坚不可摧的防线。成昆铁路的建成通车,不仅连接了西南与内地的交通命脉,更见证了中国人民战胜自然、改造自然的伟大力量。
1968年,中国第一艘万吨巨轮“东风”号的建成,标志着中国造船业的新跨越。而《人民日报》发表的《“自由市场”是杀人不见血的屠刀》一文,则是对当时经济领域错误思潮的有力批判,彰显了党对经济工作方向的坚定把握。富春江大型水电站的建成发电、南京长江大桥的竣工,这些基础设施的完善,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1969年,国内公债全部还清,中国成为世界上既没有内债也没有外债的强大独立的社会主义国家,这一壮举让世界对中国刮目相看。第一艘万吨油轮“大庆27号”的下水、具有独特疗效的抗菌素“庆大霉素”的研制成功、中国第一台十二万五千千瓦双水内冷气轮发电机组的建成……这些成就,如同一座座丰碑,记录着中国人民的智慧和汗水。
进入70年代,中国的科技进步更是日新月异。1970年,中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开启了进军太空的万里长征。葛洲坝一期工程的开工、第一艘核潜艇的研制成功,标志着中国在水利建设和国防科技领域的重大突破。
1971年,中国轻工业形成比较完整的体系,进口成套化纤、化肥技术设备的决策,为中国的工业化进程注入了新的活力。第一颗科学实验人造地球卫星的成功发射、工业学大庆运动的开展,进一步推动了中国的工业发展。而联合国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合法席位,更是中国国际地位提升的重要标志。
1972年,中美关系的正常化,为中国打开了对外交往的新篇章。从联邦德国、日本进口的一米七轧机,为中国钢铁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全国工艺美术展览会的开幕,展示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1973年至1975年,中国继续保持着高速发展的态势。化肥产量的翻倍、电子工业的迅速发展、第一台百万次集成电路电子计算机的研制成功……这些成就,不仅提升了中国的经济实力,也改善了人民的生活水平。特别是袁隆平等科学家培育的籼型杂交水稻的推广,为世界粮食增产作出了重大贡献,彰显了中国农业科技的实力。
1976年,万吨级浮船坞“华山号”的研制成功、大型火力发电厂莱芜电厂的投入生产、全国微波通信干线的建成……这些成就,如同一个个音符,奏响了中国社会发展的壮丽乐章。
毛主席的最后十年,是中国社会天翻地覆的十年。这十年,中国以自强不息的精神,书写了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数字是最真实的历史,这些成就无可辩驳地证明了,这十年是经济、科技、国防和民生日新月异、突飞猛进的十年。那些试图妖魔化这段历史的言论,在铁一般的事实面前,显得苍白无力。毛主席的最后十年,是中国人民永远值得铭记的辉煌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