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格勃窃取160万粮票,意图扰乱中国粮食市场,周总理亲自破案

筱叭酱 2025-04-16 14:25:21

在20世纪中期至80年代末,中国实施了一种独特的粮食分配制度——粮票制度。这种购粮凭证在计划经济时代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其实际价值与货币相当。作为国家调控粮食供应的重要手段,粮票在长达40余年的使用期间,深刻影响着民众的日常生活。这种特殊的有价证券不仅反映了当时的经济形态,更是国家粮食配给政策的具体体现,其重要性不亚于流通货币,直接关系到人民的基本生活保障。

粮票主要分为两种类型:区域性粮票和全国通用粮票。区域性粮票仅限于发行省份内流通,而全国通用粮票则不受地域限制,可在国内任何地区购买粮食及相关产品,其中包含食用油(只有全国通用粮票才具备跨区域购买食用油的权限)。当个人因公务出差或探亲需要离开本省时,必须将持有的区域性粮票兑换为全国通用粮票。这一票证制度自1955年正式实施,直至1993年粮油供应全面放开后,粮票制度才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由于巴索伦镇地处交通要道,被选为周边县市粮票发放的集散中心。11月1日,乌兰浩特市粮食局特派专员运送650万斤全国通用粮票至该镇粮站。该站负责人刘汉洪,一位退伍军人,在完成交接手续后,立即将这批粮票安全入库。

刘汉洪对安全问题格外重视,为确保粮票安全,他立即调整了值班安排,从原来的两人一组增加到四人一组,这一措施从粮票入库当晚就开始执行。随后,他通知各县粮食局前来领取各自分配的粮票。从2日起,各县陆续前来领取,整个过程持续了一周。然而,截至领取结束,仍有六个县的全国粮票未领取,总面额达160万斤。

刘汉洪注意到粮票发放已经过半,便在11月9日重新安排两人值班。然而,当晚意外发生,160万斤全国粮票突然消失。四十年后,刘汉洪提起此事仍深感懊悔。

按照刘汉洪的部署,值班工作分为两种模式:四人值班时,两人守在库房外的小屋,寸步不离地看管粮票库房,另外两人则在值班室待命,每半小时巡视一次院子;两人值班时,则改为每半小时巡逻一次,不再固定值守。11月9日当晚,值班的是两名年轻女员工:27岁的蒙古族姑娘乌兰花和21岁的汉族姑娘朱虎梅。

乌兰花和朱虎梅从下午六点开始值班,每半小时就背着枪在仓库周围巡视一圈。值得一提的是,粮站里还散养着几只警卫犬,它们也在各处巡逻。整个夜班期间,一切正常,存放全国粮票的仓库门始终紧闭。第二天早上七点,她们与站长刘汉洪交接,但当时并没有打开仓库检查。

上午九点刚过,邻县粮食局的工作人员前来领取全国粮票。刘汉洪带领一行人前往库房。他用钥匙打开库房门,发现三间库房中,存放账册的房间门紧闭,而存放粮票的房间门却敞开着。刘汉洪仔细一看,发现两个存放全国粮票的大铁柜已被撬开,里面的160万公斤粮票不翼而飞。刘汉洪顿时瘫倒在地。

160斤面值的全国粮票,重量约110斤,体积相当于100本520页的汉语词典,堆起来高度达2.5米。这么重、这么大的东西,案犯是怎么在两名持枪守夜人和牧羊犬的监视下偷走的?

调查显示,嫌疑人是从后院围墙翻入的。库房大门锁舌上有明显的金属划痕,说明是用薄金属片撬开的。存放粮票的铁柜,锁环被铁棒强行撬断,痕迹清晰可见。现场还发现了一个完整的41码回力鞋印和一枚“大金狮”牌香烟头。由于嫌疑人懂得驯狗技巧,院内的狗没有发出叫声。根据现有证据,初步判断为单人作案。

11月24日,位于黑龙江省大庆市的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

事件迅速升级,超出地方处理范围,内蒙古自治区随即向国务院和国家粮食部汇报。接到案件通报后,派出专家进行鉴定,确认票贩子手中的粮票为真品。然而,令人疑惑的是,巴索伦粮站此前被盗的粮票已悉数追回。这就引发了一个关键问题:那多出的10000公斤粮票,究竟源自何处?

警方再次前往破窑展开调查,在附近区域又发现了40万公斤伪造的粮票。刘胜西分析认为,寄出匿名举报信的人很可能与案件有关联,于是决定从信件的笔迹入手追查举报者。然而,经过专业笔迹鉴定人员对大量样本进行比对,并未找到与举报信笔迹相符的对象。

刘胜西并未被动等待,他敏锐地察觉到现场可能还有未被发现的线索。在重新检查现场时,他注意到库房大门和粮票库门锁具内部的撬痕存在异常。经过进一步调查,刘胜西发现所谓的“撬锁”其实是一场精心设计的伪装。实际上,作案者是使用钥匙开门进入现场,随后故意制造撬锁痕迹以掩盖真实手法。然而,钥匙一直由粮站站长刘汉洪单独保管,且从未离开过他的身边。那么,作案者究竟是如何获得钥匙并成功开门的?

镇上的一位锁匠被请来检查库房的锁。拆开锁后,发现锁芯里有一种奇怪的粉末,不是金属的。经过分析,这种粉末是由一种特殊化学物质凝固而成的。这种化学物质原本是装在软管里的胶状液体,只要把它挤进锁孔,等一分钟,它就会根据锁齿的形状形成一个坚硬的钥匙模型。把这个模型取出来,照着做一把钥匙,就能和原来的钥匙完全匹配。这种工具通常只有间谍组织才会使用。

面对确凿的证据,朱富祥向警方供认了全部事实。1961年夏天,他与两位同伴在内蒙古边境狩猎时,突遭暴雨,不慎落水,被急流冲至苏联境内。随后,苏联边防军逮捕了他们,并试图招募三人充当间谍。朱富祥的两位同伴,一人是盗窃犯,另一人是右派分子,但在国家大义面前,他们都拒绝背叛祖国。苏联方面随即将其处决,那个年代,尤其在边境地区,人员失踪并不罕见。迫于形势,朱富祥选择了屈服,苏联情报机构随即开始对他进行间谍技能的训练。

经过两个月的滞留,苏联方面将朱富祥遣返至边境,他随后回到了国内。回到农场后,朱富祥等待苏联情报机关的进一步指示。不久,他收到一封密信,指示他前往县城与一名女性接头。这位女性向他传达了详细的行动计划:服用一种特殊药片,使医生诊断他患有肝炎,从而以养病为由返回巴索伦老家。在此期间,克格勃为他准备了面值200万公斤的伪造全国粮票、活动经费以及特工所需的工具。

回到巴索伦后,朱富祥先将伪造的粮票妥善隐藏。他通过妹妹朱虎梅的关系潜入粮站,暗中观察并记录下库房钥匙的细节。随后,他使用特殊化学材料复制了钥匙,并趁机将真实的粮票偷走,藏在一个隐秘的地方。等到案件曝光时,他寄出“举报信”,将伪造的粮票推向公众视野。朱富祥按照计划一步步实施,偷盗行动非常顺利,所有假粮票也按计划顺利流通。苏联方面的计划看起来已经大功告成。

这起盗窃案件从发生到最终告破仅耗时一个月,主要犯罪嫌疑人朱富祥迅速被抓获并经过审判,很快就被依法判处了死刑。

0 阅读:11
筱叭酱

筱叭酱

筱叭酱说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