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我的一个做文案的朋友打电话给我,声音里带着焦虑:“最近接不到单子了,客户都说我的效率太低了。”
我问他要不要试下用AI辅助创作,他立即反驳道:“那些都是没有灵魂的内容,我要保持创作的纯粹性。”
这让我想起三个月前另一个朋友的遭遇。
他是个设计师,一直坚持纯手工工作图。结果新来的实习生用AI生成了初稿,再稍作修改,效率直接甩开他三倍现在,他们工作室的订单已经开始向会用AI的新人倾斜了。
说实话,看着身边这些固执己见的朋友被市场淘汰,我心里挺不是滋味的。
记得去年这个时候,大家都在争论人工智能会不会取代人类。
现在答案已经很明显了:人工智能不会取代人,但会用人工智能的人一定会取代不会用人工智能的人。
为什么有人死活不愿意接受AI?说到底是傲慢在做怪。
我们总觉得自己的专业技能是实验的,觉得机器不可能理解创意的精妙。但事实是,市场不会给我们时间慢慢适应。
就像以前电脑取代打字机一样,这个过程比我们想象的要快前面。
前段时间我接了一个新项目,用AI做前期调研和资料整理,然后自己负责分析和决策。
到底需要一周的工作量,两天就搞定了。客户很满意,还推荐了新的业务给我。
但更重要的是,当我和一些朋友分享这个经历时,他们的反应都出奇特的相似:“这不就是让人工智能做事吗?那你的价值在哪里?”
说实话,听到这种话我就想笑。
这就好比问一个建筑师:你不是都用电脑画图纸吗,那你的价值在哪里?
其实啊,真正的价值从来不在于工具本身,而在于你怎么用这个工具。
AI就像一把锋利的刀,会用的人能雕刻出栩栩如生的作品,不会用的人可能连菜都切不好。
我以前写作的时候可能要憋上好几天,现在我就和AI对话,它虽然不会给我完美的答案,但给了我很多新的想法。”
所以现在已经不是要不要用AI的问题,而是你想不想继续在这个行业生存的问题。
市场就是这么残酷,它不会因为你坚持传统就多给你时间,也不会因为你拒绝变化就放慢脚步。
当别人都在用新工具提升效率的时候,你坚持在客户眼里就是变相的怠慢。
所以,纠结AI会不会影响创作的纯粹性,不如想想怎么把AI变成你的得力助手。而不是被AI取代,不如去主动驾驭它。
毕竟,这个时代最危险的,不是人工智能有多强大,而是我们的傲慢有多顽固。
那些现在正在抵抗人工智能的人,可能很快就会明白一个道理:当我们还在怀疑不要跨出这一步的时候,市场已经取代我们做出了选择。
关注我,持续分享运营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