啤酒销量惨遭“滑铁卢”,人们为啥不爱喝了背后的原因残酷又现实

爱喝水的冰冰 2024-11-29 16:39:06

啤酒是夏天标配,烧烤摊上一瓶啤酒配几串烤串儿,那种滋味甭提多痛快了。

但你发现没,今年啤酒好像不香了。

销量下滑得厉害,连那些曾经风靡一时的品牌,也没了往年的热闹劲儿。

啤酒不是一直卖得挺好的吗?为啥今年就突然“歇菜”了?背后到底藏着啥原因呢?

一、不再“热门”的啤酒市场

2023年中国的啤酒市场迎来了一个大冷门。本来夏天是啤酒销售的旺季,可今年啤酒销量不但没起势,反而下滑了不少。

别小看这个数字,这可是啤酒行业一直以来的“红利季”,往年销量节节攀升,今年却来了个急刹车。

更扎心的是,那些曾经火爆的进口啤酒,比如百威、科罗娜这些“网红款”,也没能幸免于难,销量同样不乐观。

啤酒消费少了,连带着啤酒股价都往下掉,投资者一个个愁眉苦脸。

很多人一开始还安慰自己:“这不还没到夏天最热的时候嘛,销量高峰肯定在后头!”结果呢?

夏天过去了,如今冬天都已经到来了,啤酒销量还是没啥起色。别说高峰了,连个小波澜都没掀起来。这下啤酒行业算是彻底坐不住了。

啤酒销量下滑,这事儿可不是凭空冒出来的。细扒一下,问题还真不少。

二、人们为何不爱喝了?

1.价格涨了,消费降了

先不说别的,咱就说价格。一瓶普通啤酒,原来四五块钱,现在十几块都不稀奇。

尤其是那些主打高端市场的新款啤酒,动辄二三十块一瓶,普通人真心喝不起。

要说为何这么贵,原材料涨价是一个大原因。

小麦、啤酒花这些基础农作物的价格上升,再加上生产、运输、包装成本也跟着涨,啤酒厂商只能把这些成本转嫁到消费者身上。

可问题来了,消费者的钱包可没变厚。

老百姓的购买力有限,你啤酒价格一涨,大伙儿自然就更少掏腰包了。况且,啤酒这东西本来就是“陪衬品”,少喝两瓶也没啥大不了的。

2.市场竞争激烈,品牌内卷严重

现在啤酒市场的品牌多得让人眼花缭乱,国产的、进口的、精酿的、果味的,种类是越来越丰富,但问题也跟着来了。

各品牌为了抢市场拼命卷,结果导致产品定位越来越模糊。

原来一些老牌啤酒靠低价打市场,两三块钱一瓶,喝起来不心疼。

后来这些品牌看着高端市场赚钱,就开始转型,推出一批高价新品,价格涨了,但品质提升却没明显感觉。

消费者一看,这买贵的还不如直接换精酿啤酒,至少喝着舒服。

低端市场被抛弃,高端市场也没站稳脚跟,销量自然就掉下来了。

3.卫生问题频出,品牌信任受损

啤酒厂的卫生问题最近也闹得沸沸扬扬。

前段时间有媒体曝出某些啤酒厂仓库卫生不过关,生产环境脏乱差。

消费者心里肯定犯嘀咕:这喝下去还能放心吗?本来价格涨了就够让人不满了,这质量还出问题,那干脆少喝点儿吧,省得喝出毛病来。

4.消费观念变化,喝酒不再“刚需”

现在的人喝酒,早就不图量了,而是图“质”。

很多人都觉得,喝酒不健康,既然喝少点对身体好,那就干脆少喝点儿,但得喝好的。

于是市面上的廉价啤酒逐渐被冷落,反倒是那些高端精酿啤酒越来越受欢迎。

消费者从“喝得多”转向“喝得精”,这无形中也拉低了啤酒整体销量。

再加上现在的年轻人生活方式变化大,喝酒社交的场景越来越少了。

以前聚会必备的“啤酒+烧烤”,现在可能被“奶茶+甜品”代替了。

啤酒的“社交属性”弱了,销量自然也跟着往下掉。

5.疫情后遗症,行业恢复慢

别忘了疫情的影响还没完全消散。过去几年,啤酒行业靠“宅经济”勉强维持,但消费者的消费习惯早就发生了变化。

外卖啤酒卖得再多,也顶不上线下消费的热闹劲儿。

等到疫情结束,啤酒厂商原本指望着线下市场全面复苏,可现实却是:消费者习惯了“少喝酒、喝好酒”,再也回不到以前“无酒不欢”的日子了。

【结语】

这么看下来,啤酒销量不行问题还真不少:价格涨得离谱,质量又不让人省心,消费者的需求也在悄悄变样。

啤酒行业要想翻身,就得学会听听消费者的“心里话”。

涨价可以,品质得跟得上;想做高端市场,别忘了低端市场的根基;再贵的酒,也得先过了卫生这一关。

不过话说回来,啤酒厂商真要解决这些问题,估计没那么容易。

毕竟价格、市场、消费者观念,这些问题不是靠一两个“新款啤酒”就能搞定的。

未来啤酒行业会走向哪儿,咱们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0 阅读:2

爱喝水的冰冰

简介:爱喝水的冰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