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在一个周末,在北京郊区的黄土岗公社参加了一个月劳动的孔令华,结束了锻炼任务,回到北京中南海的家里。为此,毛主席特意请他到家里吃饭,为他接风洗尘。
席间,毛主席一直为孔令华夹菜。看着毛主席如此关怀爱人,李敏心里十分高兴,撒娇说:“爸爸,您莫偏心,怎么光给他夹菜呀?”
毛主席:我这叫赏罚分明见爱女李敏撒娇,毛主席笑着说:“我这叫赏罚分明。不劳动者,不得食嘛!”
事实上,李敏之所以说父亲偏心,是因为毛主席不止是一直给孔令华夹菜这一件事情。
那天,孔令华回来后,看起来和以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仅脸晒黑了,皮肤也显得粗糙了,而且头发和胡子都长长了。
看着和离开的时候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李敏十分心疼,当即给他收拾了东西,并拿了一点钱,说:“你赶快到外边去理发,刮刮胡子,早点回来和爸爸一起吃晚饭。”
就在孔令华准备出门的时候,毛主席走了进来。看着胡子拉碴的孔令华,身体比以前更加结实了,毛主席笑着说:“莫到外面去嘛!”
毛主席说完后,李敏还以为父亲担心孔令华会误了全家人在一起吃饭的时间,便说:“我让令华到外面理发,很快就会来,误不了全家吃晚饭。”
然而,毛主席后来的话,让李敏和孔令华都大为意外!他说:“莫走,莫走。叫小周为他理发。”
毛主席所说的小周,叫做周福明,是毛主席的专用理发师。在毛主席看来,周福明是党和国家派到他身边来为他一个人服务的,那是周福明的本职工作的。因此,毛主席从来不让家里除自己以外的男孩子麻烦周福明。
从苏联回来后,李敏便在毛主席的身边生活,他从来都不让身边的工作人员为子女提供额外的服务。为此,毛主席多次对她们说过:“他们是因为工作需要才到我身边来的,你们谁也没有权力让他们为你们办事。”
这些,李敏和孔令华结婚前便告诉过爱人。因此,在结婚后,孔令华从来都是到中南海外边大街上的理发店理发,已经成为了一个习惯。
所以,在听到毛主席这句意外的话后,李敏说:“还是到外边去理吧,外边人少也快。”
然而,毛主席却又一次说:“莫去,就找小周来理!”
说完后,毛主席转向身边的卫士,要他去厨房知会伙房师傅一声,说是吃饭的时间往后推迟1个小时。
见毛主席如此坚持,李敏和孔令华便不再坚持。
不一会儿,周福明便为孔令华理了一个帅气的发型。这时,距离毛主席定好的开饭时间只差几分钟。
于是,在向周福明道谢后,李敏便和爱人孔令华一起去餐厅,和毛主席一起吃饭。
在李敏和孔令华出现在餐厅的时候,毛主席和家里的其他人都到了。席间,大家有说有笑,气氛非常融洽。
然而,李敏突然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父亲竟然不断地给爱人孔令华夹菜!
李敏想:就算是父亲疼爱女婿,也不能这样啊!联想到刚才毛主席坚持让周福明给孔令华理发的事情,李敏便撒娇说:“爸爸,您莫偏心,怎么光给他夹菜呀?”
在听了父亲“我这叫赏罚分明。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回答后,李敏终于知道了原因:原来爸爸是在奖励孔令华到农村去参加劳动的事情啊!
看着女儿明白了自己的一片苦心,毛主席笑着对其他的孩子们说:“你们也应该到农村去锻炼锻炼,向令华学习。劳动光荣嘛!”
听了毛主席的话,孔令华觉得害羞起来,在他看来,自己只不过是去农村参加了一次劳动,就得到父亲这样的奖励,实在是有些不敢承受。
然而,想到这是父亲对农民的大爱,孔令华觉得能成为毛主席女婿,是他这一辈子最大的幸福!
孔令华是在八一学校认识的李敏。那时候,孔令华是学生会主席,文质彬彬,非常沉稳;而李敏则是热情大方、敢想敢说,经常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特别是在舞台表演时,都会看到李敏在舞台上旋转的身影。
在李敏跳舞的时候,台下的孔令华看得非常着迷。然而,在上高中的时候,两人便不在一所学校了,但却各自担任了所在学校的班干部。
后来,在两所学校举办联谊会的时候,李敏和孔令华再次见面。在相处中,孔令华逐渐喜欢上了多才多艺的李敏。
1958年6月,在高中快毕业的时候,李敏突然收到孔令华托人带来的一个小礼物,在礼物的里面还夹着一封信。
打开信的时候,李敏越看越脸红。原来,这不是一封普通的信件,而是一封表达感情的求爱信。
后来,李敏患了肝炎。在毛主席的关怀下,工作人员将李敏送到了北京医院。
那时候,由于工作繁忙,毛主席没有到医院看望女儿,便经常派人来到医院,代表自己看望女儿,给他带来父亲的关爱。
一次,毛主席将身边的保健医生王鹤滨派到医院,看李敏恢复的怎么样了。在王鹤滨进来的时候,李敏恰好在看孔令华写给她的情书。
由于被王鹤滨撞了一个正着,李敏登时就羞红了脸。对于王鹤滨,李敏是非常熟悉的,虽然叫他王叔叔,但他比哥哥毛岸英还小两岁。而且,在里面上学的时候,家长栏里填写的就是王鹤滨的名字。这也是毛主席特意吩咐的。
于是,李敏便把收到情书的事情,告诉了王鹤滨,并请他帮自己出个主意。
听了李敏的讲述,王鹤滨问:“你喜欢他吗?”李敏不好意思地说:“这怎么说呀?”
见李敏这样忸怩,王鹤滨说:“你们年龄都还小。如果你喜欢他,可以互相通通信,了解了解。”
听了王鹤滨建议,李敏用双手抚摸着膝盖,带着请教的语气问:“那怎么写回信呀?”王鹤滨笑着说:“心里怎么想的就怎么回呗。”
后来,在王鹤滨的指导下,李敏在病床上写好了给孔令华的第一封回信。
收到李敏的回信后,孔令华非常高兴。不久后,孔令华便和李敏谈起了恋爱。
恋爱的时候,孔令华特别真诚,也特别贴心,知道李敏喜欢看书,孔令华便将自己的生活费节省下来,给李敏买她喜欢看的杂志。
孔令华的体贴,让李敏非常开心,两人的感情也迅速升温。
得知女儿恋爱后,毛主席关切地问:“这个小孔的父亲是哪个?在哪里工作?”李敏摇了摇头,诚实地说:“这,我没有问过,他也没有说过。”
看到女儿这样“莽撞”,毛主席问:“那你怎么跟他交朋友呢?”
然而,李敏却回答说:“我们都是八一学校的同学,我想他的父亲应该是军队干部吧!再说,我是跟他交朋友,了解他父母干嘛?”
看到女儿这样单纯,毛主席耐心地对女儿说:“两家结亲嘛!还是要问一问,了解情况的。”
随后,毛主席给女儿讲述了一些谈恋爱的方法和原则,并说谈恋爱要做到知己知彼,弄清楚对方的家庭情况及人品,才能不盲目,这样获胜的机会才能更大。
后来,得知孔令华的父亲是孔从洲时,毛主席满意地说:“噢!小孔的父亲原来是孔从洲将军,我知道他。”
这时,李敏趁机说“那你同意吗?”毛主席说:“好,什么时候领小孔来见一见?”
很快,孔令华便跟随李敏来到中南海。在李敏征求父亲意见的时候,毛主席说:“你们的事,是个大事。我同意了,还要征得你妈妈的同意。如果你妈妈没得意见,你就跟小孔去见他的父母。”
得知毛主席已经同意了李敏和孔令华交往时,贺子珍也表示同意。
后来,在征得孔令华父母的同意后,孔令华和李敏决定将在1959年暑假期间便结婚。
为了个女儿准备婚礼,毛主席特意拿出了400元钱,让工作人员采办婚礼所需物品和置办酒席。
那天,毛主席非常高兴,频频举杯与大家敬酒,并和孔从洲说说笑笑,气氛十分祥和。后来,毛主席还和大家合影留念。
看着毛主席和父亲相谈甚欢,孔令华心里非常高兴。
婚后,孔令华和李敏居住在中南海,给毛主席带来了很大的欢乐。那段时间,人们看到毛主席总是笑呵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