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锋相对!多家行业协会呼吁国内企业审慎选择采购美国芯片!

硕果廉博说事 2024-12-07 07:57:05

12月日的两则新闻:

财联社12月3日电,在车载芯片领域,日美欧大型企业具有优势,中国国产比例仅为1成左右。中国部分车载芯片9成靠进口。

12月3日,中国多家行业协会就“美国宣布新一轮对华出口限制措施”发布声明,呼吁国内企业审慎选择采购美国芯片,体现国产芯片的发展潜力。随着对美芯片采购的审慎,国内企业将更多地寻求国产芯片作为替代,这为国产芯片企业创造了更广阔的市场空间,促使其扩大生产规模、提升技术水平,加速国产芯片的研发和产业化进程,从而提高国产芯片在国内乃至全球市场的份额,减少对国外技术的依赖,提升产业竞争力.

背景方面

- 美国芯片限制举措不断:近年来,美国出于所谓“维护国家安全”等借口,频繁对中国的芯片产业进行限制,从限制高端芯片及相关设备、技术对华出口,到将众多中国科技企业列入“实体清单”,试图遏制中国在高科技领域尤其是芯片相关产业的发展。其目的是想保持自身在全球芯片产业链顶端的优势地位,阻碍中国科技进步,这给中国众多依赖芯片的行业发展带来诸多不便和挑战。

协会呼吁的意义

- 引导产业理性决策:四大协会发声呼吁国内企业审慎选择采购美国芯片,这其实是一种引导作用。意味着国内企业要从更宏观的产业安全、自主可控角度去思考芯片采购问题,不能单纯只考虑短期的成本、性能等因素,而是要综合长远的发展布局,避免过度依赖美国芯片,以防后续美国进一步加大限制力度,导致自身供应链突然断裂,陷入被动。

- 增强国内产业信心:传递出一种信号,即国内产业界有决心去逐步减少对美国芯片的依赖,对本土芯片产业是一种有力的支持。能鼓舞国内芯片研发、制造等相关企业加大投入、积极创新,因为有了国内庞大市场应用作为潜在支撑,会更有动力去攻克技术难关,提升产品性能和产能,促进国内芯片产业整体生态的完善。

对国内产业的影响

- 推动自主研发加速:促使更多企业愿意与国内芯片厂商合作,给国产芯片提供更多的试错和迭代机会。例如在一些细分领域如汽车芯片、通信芯片等,国产芯片有望更快地实现技术突破、提高良品率、扩大市场份额,从而减少对国外特别是美国芯片的进口需求。

- 优化供应链结构:以往很多企业习惯采购美国芯片构建产品供应链,此次呼吁下,企业会积极探索多元的芯片供应渠道,除了国内芯片企业,也会寻求其他国家可靠供应商合作,让整个供应链更具韧性和灵活性,降低外部单一源头限制带来的风险。

对美国芯片产业的影响

- 市场份额面临缩减:如果中国众多企业减少采购美国芯片,美国芯片企业在中国这个全球最大的芯片消费市场之一的占有率必然下降,营收可能受到冲击,像一些主打中低端芯片且高度依赖中国市场的美国企业,可能会面临较大的经营压力。

- 行业地位或受挑战:长期来看,随着中国芯片产业在自主化道路上不断前进,美国芯片在全球产业链中的主导话语权会逐渐被削弱,其想要通过限制手段维持的优势地位将难以持续,其他国家地区也可能在这一过程中调整芯片产业合作策略,使美国芯片产业面临更多竞争。

后续发展趋势

- 国产替代进程加快:国内芯片产业会迎来更快速的发展阶段,无论是在芯片设计、制造工艺提升还是封装测试等环节,都会吸引更多资金、人才等资源投入,在一些应用场景下有望实现对美国芯片的大规模替代。

- 国际合作与竞争并存:中国在减少对美国芯片依赖的同时,也会更加积极地开展与其他芯片强国、新兴芯片发展国家的合作交流,在全球芯片产业格局重塑过程中,既相互竞争争取优势,也共同探索推动芯片技术持续进步的新模式。

0 阅读:0
硕果廉博说事

硕果廉博说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