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冠华归葬故乡盐城受阻,苏州:盐城不要我们要,葬哪里都可以!

不急不躁文史 2024-10-01 20:20:38

乔冠华才华横溢,能言善辩,是大家公认的外交天才,他曾担任我国外交部部长,他在自己的外交生涯中,尽心尽力,兢兢业业,为祖国的建设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

乔冠华出色的外交能力,得到了众人的高度认可,尤其是他的发言和文章,逻辑清晰、言语简练,将中国的外交立场和政策,有效的传递到全世界,就连毛主席都对他的文采赞叹不已,笑称他的文章可以抵得上两个坦克师。

可就是这样一个为国家的外交事业,做出过不小贡献的著名外交家,在去世后,想叶落归根故乡盐城,却不被接受,而苏州却表示,盐城不要我们要,葬在哪里都可以!

那么,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大才子乔冠华 放弃国外学业 回国投身抗战

乔冠华于1913年出生于江苏盐城东乔庄,一个条件优越的家庭,几岁时便被送入私塾就读。

乔冠华少年时代便展现出了非同常人的文采,而且还经常口出惊人之语,将自己的文章与李白、杜甫等大诗人相提并论,真是少年豪气冲天。

乔冠华16岁那年,以优异的考试成绩被清华大学和武汉大学同时录取,最终他选择了清华大学。

在清华就读期间,他结识了中共地下党,并经常积极参加革命活动。

后来,由于地下党组织出了叛徒,遭到了破坏,乔冠华的处境也变得极其危险,于是便选择提前毕业,前往日本留学。

乔冠华在日本留学期间,仍继续参加革命活动,1935年,不幸被捕,随后被驱逐出境,回国后不久,他又与几名清华校友前往德国留学。

1937年7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乔冠华果断放弃学业回国,投入到抗日救亡的洪流。

回国后的乔冠华,放弃了到西南联大当教授的机会,前往香港担任了《时事晚报》,写出了一系列脍炙人口的国际述评文章,他通过犀利的文笔,让读者清晰的了解到了当时的国内、国际局势,而更重要的是,他的文章能够鼓舞信心,指明方向。

远在延安的毛主席,在看了乔冠华发表的一篇国际评述文章后,赞不绝口。

由于乔冠华表现出色,于1939年底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

成为党员后的乔冠华,在革命工作上更加积极,他通过组织一个又一个读书会的方式,向广大爱国华侨、港澳同胞、爱国学生、知识分子等,宣传我党坚持抗战、反对分裂的思想,再加上他那些很鼓舞人心的评论文章,正确引导着很多有志青年走上了进步爱国主义道路。

1942年,在周总理的安排下,乔冠华来到重庆,进入《新华日报》编委会,主要负责国际新闻和评论工作。

乔冠华在重庆工作期间,一篇又一篇的国际述评相继问世,每篇都能引起不小的轰动。

除了专注于《新华日报》的国际述评,乔冠华还经常参加我党南方局外事组的活动,在工作的过程中,与外事组的龚澎相识相恋,最后结为了夫妻。

抗战胜利后,乔冠华与妻子龚澎按照党中央的指示,又前往香港工作,负责筹建新华社香港分社,并被任命为首任社长。

新中国成立前夕,乔冠华按照上级指示,陪护最后一批,秘密撤离香港北上的爱国民主人士和文化界知名人士,安全抵达了北平。

板桥店停战谈判 乔冠华大展雄才

新中国成立不久,我国外交部也随即成立,乔冠华被任命为外交政策委员副主任,协助周总理工作。

1951年,38岁的乔冠华以中方代表团高级顾问的身份,参加了举世瞩目的朝鲜板门店谈判。

谈判之初,美、韩一方根本就没有带着诚意来谈判,打打谈谈,故意制造事端,挑起战斗,逐渐又发展到蓄意破坏停战谈判。

这边还在坐着谈判,美军竟然又发动了夏季攻势和秋季攻势,最终美、韩军队被我志愿军打得溃不成军,灰溜溜的重新回到谈判桌上,又继续谈判。

当时,大家都觉得到了这个地步,谈判应该可以顺利达成协议,但乔冠华却提出了一个独特的看法,他认为战俘问题没有大家想的那么简单,后来随着事态的发展,“战俘问题”真的成为了达成停战协定的一个大障碍。

之后,根据时局的发展,毛主席、周总理分析,美国应该会再次回到谈判桌上,我们是到时候给他们个台阶下,还是干脆由我方提出复会呢?就这个问题,毛主席、周总理让乔冠华等人讨论研究,提出建议和设想。

几天后,乔冠华提出了这样一个方案,他建议静而观之,就这样拖着,一直拖到美国站出来妥协,然后听他们说怎么办。

毛主席和周总理商议后,同意了乔冠华的建议。

果然,在乔冠华提出这个建议的第三天,美国再也坐不住了,由联合国军新任总司令克拉克向中朝方提出,希望在战争期间先行完成战俘的交换。

经过两年零两周多的艰难谈判,终于在1953年7月27日这天,完成停战协定的签订,我国取得了和平协商的胜利,同时在这场谈判中,乔冠华将自己出色的外交才能,展现的淋漓尽致。

可虽然双方都已在停战协定上签了字,但一些与停战协定相关的条款,还需要仔细认真地敲定,光这件事就又进行了一年多的时间,在这个过程中,仍需要继续进行谈判斗争。

直到1954年4月,乔冠华才完成朝鲜这边的工作,回到国内。

乔冠华仰头一声笑 联合国议事大厅的玻璃被震碎

1971年10月,美国总统派特使基辛格到中国来访问,访问结束后,时任外交部副部长的乔冠华,奉命送基辛格去机场。

去机场的途中,乔冠华与基辛格在聊天的过程中,谈到了中国席位在这届联大上,是否可以被恢复。

基辛格摇着头表示,中国今年进联合国的可能性不大,等尼克松来中国访问过后,也就是明年,差不多就可以进去了。

乔冠华哈哈一笑,道:“我看未必吧!”

乔冠华的话还挺准,就在他送基辛格回国当天,第26届联合国大会决定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接着联合国发来了邀请中国出席联大会议的电报。

一接到联合国的邀请函,周总理立即将外交部的相关负责人召集过来开会,准备派代表团前去参会,随后周总理将情况向毛主席做了汇报,毛主席亲自指定让乔冠华率代表团去参会。

乔冠华率团出发前,毛主席接见了他,对他面授机宜,叮嘱他在联合国发言时,一定要讲出气势,同时还要和他们算账,告诉他们, 这些年一直不让中国进入联合国,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都很不高兴,心中有气。

另外,对于那些支持我国的国家,一定要登门去拜谢;那些弃权的国家,我们也要谢谢人家;而那些有难言之隐的国家,我们也要体谅人家的处境;还有就是,关于台湾的问题,我们一定要态度明确,美国必须将它的武装力量从台湾撤走,不管是谁,都不要痴心妄想,让台湾脱离中国。

1971年11月9日,乔冠华遵照毛主席和周总理的指示,率团登上了前往纽约的专机。

在联大会议上,当乔冠华作为新中国的代表,首次正式登上联大的讲台发言后,赢得了经久不息的掌声。

后来当记者采访他时,问道他此时的心情,乔冠华仰起头哈哈大笑,他那自豪、自信的大笑感染了在场的所有人,乔冠华对那位记者道:“这就是我的心情,你要的答案。”

后来有西方记者在报道中,用“震碎联合国议事大厅的玻璃”来形容乔冠华的那一笑。

乔冠华归葬故乡盐城受阻 苏州大度接纳

乔冠华为中国的外交事业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但由于十年特殊时期的到来,乔冠华参加完第31届联大会议,一回国便被隔离审查了,并被免去了外交部部长的职务。

后来,因为刚恢复工作的邓公出面替他说话,才没有将他送进监狱。

这件事让乔冠华大受打击,另外再加上,他因为长期烟酒过度和用脑过度,导致他的身体健康情况越来越不乐观。

1978年8月,更大的打击向他袭来,他被确诊患上了肺癌。

刚开始得知自己的病情,乔冠华还真的有些接受不了,不过慢慢的他的心情平复下来,安然接受了这个残酷的现实。

1983年9月22日,已到肺癌晚期的乔冠华,终因医治无效离开了这个世界。

乔冠华去世后,他的妻子章含之,打算将丈夫的的骨灰安葬在他生前一直魂牵梦绕的故乡盐城。

于是,章含之便来到盐城,乔冠华的侄子乔宗连,得知章含之的来意后,准备宴请一下盐城市政府的领导们,商量一下此事。

然而,让章含之伤心的是,市委的领导们竟然没有一个人出席,只是让两位退居二线的老领导,来应了应景,之后盐城市委再也没出面来接待章含之。

章含之从盐城市委冷漠的态度觉察出,估计丈夫叶落归根,葬于故乡的事情不大好办。

果然,当章含之硬着头皮找到盐城市委领导,提出这个请求后,市委领导以“暂时不行,开会商议再说”,堵住了乔冠华归乡安葬之路,章含之含泪离开盐城回了上海。

但丈夫怎么也得有个归宿啊,章含之苦思冥想,最后想到了丈夫的生死之交,如今在苏州医学院任教授的李灏,于是便来到了苏州。

章含之见到李灏后,二人经过一番商讨,都认为将乔冠华葬在苏州吴县东山镇,这个山清水秀的地方也不错,但吴县县委的领导会同意吗?

当李灏向吴县县委书记管正,转达了章含之的请求后,管正爽快的表示:“盐城不要我们苏州要,想葬哪里都没问题!”

就这样,乔冠华的人生最后归宿终于得到了落实,葬在了太湖边东山槎湾的华侨公墓。

乔冠华没能葬回生他养他的盐城,这不但是乔冠华和章含之的憾事,盐城百姓也感到遗憾不已。

后来随着国家形势的变化,盐城政府又向章含之提出,欢迎乔冠华魂归故里的想法。章含之虽然感到很为难,但想到丈夫生前的遗愿还是答应了。

这次苏州方面又表现出了让人感动的大度,同意将乔冠华的墓地迁回了盐城,与盐城相比较,苏州政府的大度和包容让人确实非常感动和敬重。

0 阅读:1
不急不躁文史

不急不躁文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