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村里又热闹起来了。原因无他,新一轮的村干部选举即将开始。这次有点不一样。
“听说这回选村干部,咱村民投票不管用了?”李大爷一大早就来村委会打听。
村支书老王摇摇头:“大爷,您别听那些乱传的。选村干部,村民投票还是最关键的。”
老王说得没错。村干部选举,一直是村民行使民主权利的重要途径。但有传言说村民投票将不再起决定作用,引发了不少议论。
咱们来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
实际上,村干部选举制度确实有了新变化,但绝不是取消村民投票。新的做法叫“三级联审”,就是在村民投票之前,先由乡镇、县级部门和县委对候选人进行审查。
这么做的目的,是为了把好村干部“入口关”。
过去,有的地方存在拉票贿选、以权谋私的现象。有村民反映:“有些人当村干部不是为了服务群众,就是想捞好处。”
新规定要求,有违法违纪行为、失信被执行人等5类人员,不得参加村干部竞选。这样一来,能够参选的人选质量就有了保证。
李大爷听完解释,点点头:“原来如此。这么做挺好,能筛掉那些不靠谱的。”
但也有村民担心:“会不会变成上面说了算,咱们投票就是走过场?”
对此,县民政局王局长表示:“三级联审只是把关,最后还是要看村民投票。哪怕通过了审查,如果村民不认可、不支持,照样当不成村干部。”
村民的选票,依然是决定谁当选的关键。
值得一提的是,不少地方还在积极引导优秀人才参与村干部竞选。像是鼓励大学生、退伍军人、返乡创业者等加入村干部队伍。
“现在的农村大变样,需要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人来带头。”老王说,“我们村就有个大学生回来参选,年轻人有想法、有干劲,村里人都挺看好。”
新的选举方式,也为年轻人施展才华提供了机会。
新政策的落实还需要时间,可能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比如,如何确保审查过程公平公正?如何平衡组织把关和村民意愿?这些都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关键是要坚持为民、务实、清廉的用人导向,选出真正能为村里谋发展、为村民谋福利的好干部。
“只要是好人才,村里人心里都有杆秤。”李大爷说。
确实如此。
村干部选举制度的完善,目的就是要选出村民信任、能干事、会干事的带头人。
相信通过不断改革创新,乡村治理的“领头雁”会越来越优秀,老百姓的日子也会越过越红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