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割臂救母》之一 · 糖油粑粑的由来
原创 朱文怡
收录于合集
长株潭古今故事集
作者:朱文怡
在元朝时期,长沙被唤作天临路,时有孝女翊刺氏于黄香井旁割臂救母,一时传作佳话。可为何到了明代这里才树起一座名为“孝顺坊”的牌坊,以用来表彰翊剌氏的孝道呢? 这当中又发生了多少曲折故事?这翊刺氏因何会割臂救母呢?是什么原因驱使着她如此行事? 这个割臂救母的故事和聊斋里的“割股救母”的故事又有哪些不同呢?带着种种疑问,您接着往下瞧看便可知晓这翊刺氏“割臂救母”这个故事的始末及种种疑问背后的真正答案!
详情如下
原创民间传说故事
(第一章)糖油粑粑的由来
“买糖油粑粑啵!金溜香圆的糖油粑粑嘞!买糖油粑粑啵……”、“捉豆腐哦……!”、“焊洋铁壶哦!卖茶壶哦!……”,…… 元朝末年,天下大乱,虽时有战火纷飞,可长沙一带的老百姓为了生计,迫不得已在那战争停歇的片刻时期内走街串巷,买卖吆喝。虽这天临路大街小巷是满目疮痍,片刻间,却因熟悉的吆喝声渐起,这饱受战火摧残的大街小巷间突然变得有那么一丝祥和气儿。
在这一阵连着一阵,此起彼伏地吆喝声中,最动听的吆喝声当数那卖糖油粑粑的叫卖声了。因为别的吆喝声都是乡里别一样的大汉大嗓门声,就这卖糖油粑粑的吆喝声源自那黄香井旁,米粮店斜对面小巷子当中一位名为翊刺氏的妇道人家口中。
那翊刺氏,娘家姓刺,夫家姓翊,长得是花容月貌,沉鱼落雁。据传,其夫家三代单传,颇有家资。在这翊刺氏的夫君翊大善人还未出生之际,他家父母差点就断了子嗣。后,因听信了这长沙城内孙真人的指点,广济四方贫苦之人,笠年后才诞下这翊大善人来。 从此,翊家更是父慈子孝,广济乡梓,连年累岁虽花费不少,翊家人却也乐天安命。到了这翊大善人婚后不久,他那老父亲也因兵祸归了西,仨娘崽经营着黄香井附近一家米粮店。平日里,因价格公道,童叟无欺;更兼灾年间还兴办些个粥棚救济这长沙城内受困的百姓,这翊家独子便被乡梓称作翊大善人,一时传为佳话。
可这流年不利,好景不长,就是好人也难免招人屠戮。某年某月间,这米粮店翊大善人,去湘乡一带粜米,满载而归之际竟然招到当地元朝驻军哄抢,后还将这翊大善人残忍杀害。自此,那翊家粮店也因为当家的遇难而不得已关长歇业。而那风华正茂,正当妙龄的翊刺氏也守了寡,她母亲不堪变故也落下病根,终日里“哼哼唧唧”下不得地。
相传,这翊刺氏甚是孝顺,她典当家产,托请四方杏林妙手为其母治病,可在那年月,一个孤苦无依的妙龄女子,又有着那万贯家财,托请而来的尽是一些骗子里手,把她家那点值钱的玩意一点点骗去。她母亲的病也时好时坏。不得已,好在其夫君在世时,经营的米粮店里糯米颇多,又寻得一个制作糖油粑粑的古方,平日里为家人研制糖油粑粑作吃食,也颇得家人欢心。这不,当下落了难,便也寻思起做这小本生意来。一来其母爱吃这吃食,二来为了赚着零碎糊口,也好积攒些余钱为母治病。不曾想,却也因这阴差阳错而成就了长沙城中流传至今的这种传世美食。
作者原创谢谢您的阅读
作者:朱文怡
长株潭 古今故事集
1. 唐朝宰相裴休草堂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