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中有哪些原广西红七军指战员留在江西苏区?最后结局如何?

迪尔爱说史 2024-10-09 08:20:35

话说1934年10月红一方面军主力8.6万余人从江西苏区向西突围时,在原根据地留下了约1.6万余人的地方武装坚持原地斗争,一些在地方武装任职的原广西红七军指战员们因此也留了下来,并经受住了南方三年游击战争的艰苦考验。笔者这回根据所掌握的有限历史资料,就来介绍一下这个鲜为人知的小众群体中的十人。

1、福建军区司令龙腾云

龙腾云,1907年出生于广西,1929年12月参加百色起义,在红七军中历任排长、连长、营长等职务。1930年11月,龙腾云随红七军主力北上,1931年4月进入湘赣苏区,三个月后又转入江西苏区,参加了江西苏区第三至五次反围剿。在1933年夏藤田整编中,龙腾云升任红三军团5师参谋长,同年冬调任闽赣军区抚东军分区司令,之后又先后调任闽浙赣军区新红十军参谋长、福建省军区司令员。

龙腾云烈士纪念雕像

1934年10月红一方面军主力突围后,龙腾云奉命与福建省委书记兼军区政委万永诚一起,指挥军区直属部队及独立第19、20团共4000余名指战员,在闽西四都山地区开展游击战争。到次年3月,在蒋军不断清剿下,军区武装只剩500余人,被迫分三路突围。1935年4月,由龙腾云指挥的突围武装第一支队100余人转战到福建省武平县大保乡梅子坝分水坳时,遭蒋军第8师陶峙岳部包围,龙腾云在指挥突围作战中牺牲,终年28岁。

2、红24师政委杨英

杨英,1911年出生于湖南宝庆一贫农家庭,北伐战争期间加入新桂系第七军,曾任李明瑞将军的勤务员。1929年夏,杨英随李明瑞返回广西,同年冬参加百色起义,先后任红七军特务营副官、第2纵队营指导员、第58团营指导员。1930年11月,杨英随红七军主力北上,在江华战斗中负伤掉队,几经周折跑到上海,后又被分配回江西苏区,任红七军58团政委,参加了苏区第四、五次反围剿,后先后升任红十二军政治部主任、红十九军政治部主任、红24师政委等职。

1934年10月红一方面军主力突围后,杨英与师长周建屏指挥的红24师是唯一一支留在江西苏区的红军主力师,奉命在赣南地区开展游击战争。1935年3月,江西军区主力决定分九路突围,由周建屏、杨英兼任团长和团政委的红24师70团奉命掩护军区领导人陈毅、项英、贺昌等人突围,结果在穿越会昌封锁线前往闽西游击区时,遭蒋军第89师汤恩伯部包围,杨英在指挥突围作战中牺牲,终年24岁。

3、赣南军区独立6团团长田丰(存疑)

田丰,广西人,出生年月不详,1929年12月参加百色起义,1930年11月随红七军主力北上,1931年4月进入湘赣苏区,三个月后又转入江西苏区,参加了江西苏区第三至五次反围剿。在1933年夏藤田整编中,田丰调任红三军团,于1934年8月升任红5师14团政委。11月,田丰在湘江战役中身负重伤,被迫返回苏区,后被任命为赣南军区独立6团团长。

1935年3月,赣南军区武装在江西苏区九路突围中被解散,田丰最迟也已于突围战斗打响后牺牲,也就是说其牺牲时间至今仍不可考。《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人物志》及《百色起义人物志》两本较为官方的著作中,都提到田丰于1940年4月在安徽被蒋军顽固派杀害,但实际上被杀害的系出生于1913年的新四军江北游击纵队政治部宣传科科长田丰(江苏无锡人),两人乃同名同姓者。当然也有一种可能是,无锡田丰为了统战工作需要而虚构了自己的红七军干部履历。

4、新编师宣教科长刘震英

刘震英,壮族,1910年出生于广西田东一户贫农家庭,后考入百色的省立第五中学,读书时积极参加过爱国学生的进步运动,后跟随大哥刘伟谋参加农民运动。1929年12月,刘震英参加百色起义,任恩隆县苏维埃宣传队员,后因大哥牺牲而志愿参加红七军,任文书。1930年11月,才新婚几天的刘震英随红七军主力北上,1931年4月进入湘赣苏区,三个月后又转入江西苏区,参加了江西苏区第三至五次反围剿,长征前夕任新编师政治部宣教科长。

1934年10月红一方面军主力突围后,刘震英参加了江西苏区九路突围,并与贺敏学一起跟随陈毅、项英在粤赣边开展三年游击战争。1938年1月,南方八省红军游击队被改编为新四军后,刘震英先后担任第一支队2团政治处教育股长、新6团政治处主任,参与了苏南茅山抗日根据地的创建。1939年11月8日夜,在丹阳九里附近的一次反扫荡战斗中,刘震英与日伪军搜索队遭遇,经激战不幸牺牲,终年29岁,其事迹后被列入第二批著名抗日英烈英雄群体名录。

5、湘粤边游击大队政委高永平(存疑)

高永平,广东人,出生年月不详,1929年被派往广西从事革命工作,曾指挥恩奉农军将反对起义的广西第三警备大队缴械。1929年12月,高永平参加百色起义,先后任右江工作委员会委员、恩隆县书记,1930年11月,随红七军主力北上。1931年1月,红七军转移至广东乐昌时,应湘粤边工委请求,留下120支步枪及2挺轻机枪帮助湘粤边工委组建赤色游击大队,并委派高永平担任大队政委,负责在粤北地区开展游击战争。

1934年10月红一方面军主力突围后,高永平继续留在粤赣边开展游击战争,据《百色起义人物志》记载,他最后于1935年牺牲,不过鉴于这本非权威著作在若干人物履历上有小错误,故笔者对这一模糊的时间节点和结局持怀疑态度。

6、闽西红8团政治处宣传员姜茂生

姜茂生,1911年出生于广西凤山一户贫农家庭,因为母亲饿死、父亲抗捐被打死,而毅然参加广西农军,并参与了1929年12月的百色起义,在红七军二纵队2营6连1排当战士,不久升任连支部书记。1930年11月,姜茂生随红七军主力北上,1931年4月进入湘赣苏区,并调任政治保卫队班长。1931年7月,姜茂生又随红七军主力转入江西苏区,后参加红军政治部在于都举办的兵运训练班,被先后秘密派往蒋军第18师164团、第10师通讯营从事兵运工作。

姜茂生少将及其雕像

1934年10月红一方面军主力突围后,姜茂生返回闽西游击区,先后在闽西红军第8团担任政治处宣传员、连指导员。1935年9月,姜茂生在风车巷凉亭战斗中右手腕严重负伤,伤愈后被调往闽西南游击区担任地下交通站长。西安事变后,姜茂生曾奉上级命令出面与蒋军驻军进行谈判,后调任闽西人民抗日义勇军第一纵队三支队连指导员。

1938年1月,闽西红军被改编为新四军后,姜茂生担任第二支队2团4连连长,并北上皖南抗日前线,先后担任新四军皖苏支队1营教导员、三纵8团团长、总部特务团政委、抗大九分校教育长、苏中军区第5特务团团长。解放战争中,姜茂生先后担任解放军华东野战军18旅参谋长、两广纵队参谋长,解放后又先后担任广西玉林军分区司令、广西军区参谋长,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最终于1985年去世,终年74岁。

1977年姜茂生一家在长沙师范学院

7、伤残军人黄永安

黄永安,壮族,1902年出生于广西凤山一户贫农家庭,1926年参加农民运动,曾跟随农军领袖韦拔群攻打凤山县城。1929年12月,黄永安参加了百色起义,曾任乔音乡苏维埃肃反委员,1930年11月随红七军主力北上,1931年4月进入湘赣苏区,三个月后又转入江西苏区,参加了江西苏区第三至五次反围剿,曾任红七军连指导员、红三军团营教导员。1934年4月,黄永安在广昌战役中身负重伤,因为右臂伤口感染化脓,又缺少药品,而不得不将右臂截去。

1934年10月红一方面军主力突围后,黄永安因为是大龄伤残军人又还没完全恢复身体,而被留在苏区并被任命为汀州、瑞金地区一支小游击队队长,并在这一带进行了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在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中,黄永安先后担任新四军兵站指导员、第1师后方医院院长、解放军华东军区后方医院院长、荣誉军人分校校长。全国解放后,黄永安调铁道部工作,曾先后任济南铁路局蚌埠客运处处长、柳州铁路局副局长,最后于1972年去世,终年70岁。

8、赣南军区教导团教员韦云祥

韦云祥,原名韦曙光,壮族,1905年出生于广西凤山,1926年参加农民运动,曾跟东凤农民自卫队队长。1929年12月,韦云祥参加了百色起义,曾在红七军第三纵队担任排长,1930年11月随红七军主力北上,1931年4月进入湘赣苏区,三个月后又转入江西苏区,参加了江西苏区第三至五次反围剿。在江西苏区,韦云祥因为曾在反围剿作战中负伤的缘故,在伤愈后调任红军残废医院支委委员、后方兵站站长、赣南军区教导团军事教员。

1934年10月红一方面军主力突围后,韦云祥因为是大龄伤残军人而被留在苏区,先后担任地方独立营营长、赣南游击队队长。1935年春,韦云祥在江西苏区九路突围中被俘,因没有暴露身份而很快被释放,之后返回广西老家,继续在右江地区从事地下革命工作,解放战争末期曾任桂西人民解放军东万支队大队长。全国解放后,韦云祥历任万冈县公安局长、百色专署民委委员、巴马县法院院长,最后于1981年去世,终年76岁。

9、福建军区四都医院二所指导员李朝纲

李朝纲,1906年出生于广西东兰一户贫农家庭,1925年参加农民运动,曾任乡农军通讯员。1929年12月,李朝纲参加了百色起义,1930年11月随红七军主力北上,1931年4月进入湘赣苏区,三个月后又转入江西苏区,曾历任红七军二纵队战士、红55团排长、红58团1连指导员、粤赣军区连指导员,参加了江西苏区第三至五次反围剿。第五次反围剿期间,李朝纲在福建战场上身负重伤,伤愈后调福建军区四都医院二所担任指导员。

1934年10月红一方面军主力突围后,李朝纲因为是大龄伤残军人而被留在苏区,并升任四都医院政委,医院连同福建军区主力被打散后,李朝纲又成功杀出重围,并被任命为龙(岩)永(安)代(英)独立营教导员。1936年,李朝纲在一次战斗中再次负伤,并被安排在深山养伤,等他伤愈后才发现部队早已转移。由于始终找不到部队,李朝纲只好返回广西老家,以私塾教师的身份继续从事地下革命工作。

全国解放后,李朝纲历任东兰县江平乡农协副主席、那论乡政府文书、上圩乡乡长、东兰县人大副主席,最后于1986年去世,终年80岁。

10、独立16团参谋长陆如龙

陆如龙,1905年出生于广西百色,1929年12月参加百色起义,在红七军先后担任班长、排长、连长。1930年11月,陆如龙随红七军主力北上,1931年4月进入湘赣苏区,三个月后又转入江西苏区,调任地方部队,先后担任江西军区独立团营长、赣南军区独立16团参谋长,参加了江西苏区第三至五次反围剿。

与陆如龙一起遇害的军区政治部主任刘伯坚

1934年10月红一方面军主力突围后,陆如龙指挥独立第16团继续在赣南地区开展游击战争,在1935年3月的江西苏区九路突围中,赣南军区武装被打散,陆如龙与军区政治部主任刘伯坚在安远县塘村鸭婆坑一起负伤被俘,后被押至驻大庾县县城的粤军第1军军部,并于4月21日一起遇害。

综上,如果算上被笔者认为事迹和结局存疑的两名人物,在笔者介绍的这十名留在江西苏区的原红七军指战员中,计牺牲六人(龙腾云、杨英、田丰、刘震英、高永平、陆如龙)、失联两人(韦云祥、李朝纲)、解放后调离军队一人(黄永安),仅姜茂生一人成为开国少将!

0 阅读:4
迪尔爱说史

迪尔爱说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