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作家出版社,发现更多文学好书
*转自上海作家,图片有调整
“忽有故人心上过,回首山河已是秋。”9月22日,正值秋分时节,“重回故事开始的时候——苏虹长篇小说《海上晨钟》《秋疯》分享会”在上海书城举行。分享会通过专家发言和现场互动,让线上线下的读者在分享创作与阅读快乐的同时,也激发了共同探讨现实题材文学作品的浓厚兴趣。
“分享会”取名为“重回故事开始的时候”,既表达了作家苏虹几十年爱好文学的情结,也表达了作者走进生活、逼近生活的现实主义创作态度。《海上晨钟》是一部用文学再现百年民族工业发展历史的小说,浓缩了百年民族工业企业的发展思考,也是百年大上海进程中的一个浓厚缩影,在谈到《海上晨钟》创作感想时,苏虹认为,国画大师齐白石“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不似为欺世,太似为媚俗”的名言,对文学创作同样有启发,小说故事情节可以虚构,但景物细节尽量真实,而不能“穿越”,更不能“穿帮”。同时,文学叙事虽然源自作家的想象,但这种想象必须建立在历史事实的基础上。在谈到《秋疯》的创作感受时,苏虹认为,文学创作需要现实生活的滋养与呵护,也需要作家适当从理论上进行一些研究和思考,把握好方向和分寸。同时,对小说人物形象的塑造、内容的刻画,应该给读者留有思考、回味的余地,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与作者共同“创作”故事,从而使作品的意境得到延伸。
作家、《文学报》原总编陈歆耕借“重回故事开始的时候”的话题,对中国小说文本的审美特征进行了回眸,以此探寻激活当代小说创作生命力的路径。上世纪,中国文坛曾经历两次西方先锋小说浪潮的冲击:一是三四十年代,中西文化相互激荡,上海文坛也曾出现过如施蛰存等先锋小说家,却始终未能持久地进入公众视野,为大众喜闻乐见的则是立足本土生活经验的像鲁迅、沈从文、茅盾这样的写实派小说家。到了八九十年代,又有一批年轻的先锋小说家登场,但风靡一阵就过去了,先锋派纷纷转向写实。这说明什么呢?陈歆耕指出,中国小说家还是要延续中国小说美学传统,立足本土生活经验,构建为中国读者喜爱的小说文本。而苏虹的这两部小说,恰恰是走在中国当代小说创作的正道上:拒绝虚假,逼近生活。从自身的生活经验和对现实社会的观察出发,提炼虚构小说的元素,通过虚构抵达生活的本质真实,读起来畅达通透,又给人诸多启迪。其中有诸多细节,非经多年职场历炼、观察是写不出来的。陈歆耕说:“前些年,文学界曾有人提出:‘现实主义永不过时’,其实还要加上两个字:‘批判现实主义永不过时’。”
国防大学政治学院教授朱少华认为,作家是最有情怀的职业之一。作家的情怀,有文化精神的追求,有社会责任的担当,有历史与时代的书写,还有人文情感的揭示,作家通过其作品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对社会理想的向往与追求进行呈现。在《海上晨钟》和《秋疯》两部作品中,可以随处感受到作者的情怀流露与表达。比如《秋疯》以一起省机关领导跳楼事件为线索,让读者自然而然地联想到反腐倡廉工作,这正是当今社会的一个重大现实问题。作品在时断时续叙述这一事件的过程中,涉及到省委主要领导、专业职能部门和具体办案人员的言行举止、心理动态乃至职业操守等,充分表现了作者对为政清廉的赞誉和对腐败行为的鞭挞。所有这些,都体现出作者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深厚的家国情怀,也折射出对领导干部形象的人文期待。
上海社科院研究员、原副院长何建华认为,苏虹的创作视野是基于工业文明的“城市书写”,体现着文学创作的审美趋势性追求。从人类社会文明形态进程观察,大致可分为三个演进阶段——农耕文明、工业文明与现代文明。新中国成立尤其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迅速从农耕社会进入到工业社会,从农耕文明进入到工业文明,目前在产业结构、物质生产、生活水平等方面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正在逐步缩小,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奠定并具备了一定的物质基础。现代化本质上是人的现代化,其实质与核心就是人们从传统农业社会形态转化到工业社会、信息社会以及未来智能社会人类所共享的知识体系、价值观念、思考方式和行为方式上来。苏虹的作品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就是结合深厚的自我生活积累,关注研究生命个体即人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以及内心灵魂的错综复杂体验,因而受到读者认同与喜爱。由此可见,“城市书写”是文学创作的资源富矿,新时代呼唤顺应时代发展、跟上现代化新征程的作家及其精品力作。
文汇报主任编辑蒋楚婷坦言,近年来很少看小说,特别是长篇小说,因为大多看不下去。现在很多专业作者为了炫技,故意把小说写得晦涩难读,好像这样才显得有文学性。殊不知这种傲慢的写作态度往往会流失大量读者。但苏虹的小说却非常好读,故事生动,节奏流畅,人物出彩,继承了现实主义创作的优秀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