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奥地利定居的第二年,我和先生为了更换房子,四处考察行情。有一天,我们应约来到维也纳郊外一栋打算出让的小别墅跟前,凝视着周围宜人的风光,伸手摁响了这家的门铃。开门迎接我们的是一对温和的中年夫妇,令人颇感意外的是,这对夫妇背后齐刷刷站着他们的三胞胎孩子,两男一女,四五岁的样子。
一脸纯真的3个小人儿,规规矩矩地伸出小手和我们握手致意。主人热情地引领我们参观了他们的房子,小人儿也各尽其责,带我们观赏他们的小卧室和花园。在我们离开的时候,小人儿也再次跟他们的父母站在一起,和颜悦色地和我们一一握手道别。
虽然最终,我们并没有选择他们的房子,可那温馨和谐的一幕,却始终镌刻在我的记忆里,成为心中一道抹之不去的景致。
行为规范教育出国前,我和许多中国人一样,以为西方教育特别注重孩子的天性,强调顺其自然,从不约束和强迫孩子去做他们不愿做的事情。到了奥地利实际接触到欧洲的孩子之后,我才明白:其实他们在对待孩子的行为规范上,要求远比中国家长严格得多。
比如,孩子很小的时候就懂得吃饭姿势要端正,嘴里嚼东西时要闭上嘴巴不得出声,出门购物或乘车时要自觉排队,在公共场合讲话须放低声音而不要妨碍他人等等。因此,我们眼中的西方人通常是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尊老携幼、体贴女性等等。这些令人愉悦的良好习惯,决不是生而知之的,全是得益于最初的严格教育。
长期生活在海外的中国人,尤其是中国女人,几乎有着一个共同的疑惑:为什么这些金发碧眼的小孩子都不大爱哭?无论在家里还是在阳光下的公共场所,他们总是裹着一个塑料奶嘴儿,气定神闲,自得其乐。我们也从没见到过哪个外国孩子的爹妈或者爷爷奶奶哭着喊着追着他们的孩子喂饭的情景。
我曾就此问过一个家长,她告诉我说:“孩子只要不愿意吃了,就说明他不饿了,为什么还要再喂呢?”于是,孩子自己渐渐感悟到:饿了就吃,吃饱了就乖乖地玩儿,不会绞尽脑汁地跟父母斗心眼儿。我们今天所见到的许多老外,那幅憨态和实诚,甚至有几分木纳,大概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
无论哪一个孩子,生下来就如一张白纸,或一块柔软的泥巴,单纯而无知,任由自己的父母和老师来描绘和塑造。因为上帝创造人的时候并无偏心,赋予每个人的生理结构也大同小异,无论东方还是西方;而最终是变成儒雅坦荡的绅士,还是沦为卑劣萎缩之徒,自然取决于后天的教育和所处的环境。
独立性教育在西方,即使是非常富有的家庭,也不大溺爱孩子。孩子大了迟早要离开父母,独闯天地,与其让他们面对挫折惶恐无助,不如从小就摔摔打打,“撞”出直面人生的勇气和本领。西方人胆子大,爱冒险,恐怕也是打小“撞”出来的。
我发现,这里的幼儿园总有大片活动场地,孩子们在室外活动的胆子很大,爬高上低一点都不含糊。老师们站在远处观察,也不怎么干涉。大冬天,孩子通常穿着单薄,精力旺盛,活动量很大,穿多了反而容易感冒,臃肿的衣服会影响他们的灵活性。
这点让我想起了日本的素质教育。据说日本人对孩子的教育近乎残酷,大冬天让他们到户外穿着单薄的衣服接受严格的身体训练,背着包长途跋涉,并且必须保持秩序井然,不许掉队。我们所了解的日本人意志坚强,富有团队精神,无论走到哪都规规矩矩,这跟他们的初期教育一定是有关系的。
西方孩子的家长们望子成龙的心思非常淡泊。孩子要当律师,他们会全力以赴支持孩子读法律,等到孩子学成之后发现律师并不真正适合自己,反而愿意去农场,他们也不会觉得遗憾,更不会一厢情愿地认为当农夫就一定比当律师低贱。在他们看来,孩子大了,有权力自己选择未来的道路,家长们应该尊重孩子的意志。
一个深入中国西部山村从事义务教育的德国青年卢安克,经过数年的中国孩子的教育工作,向中国家长发出呼吁:一个人的生存,如果只为了迎合别人的理念,就永远找不到自我的力量。父母不应干涉孩子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当然,西方国家有良好的社会保障体系,无需养孩子防老,至于孩子长大自立以后是否回报父母,是孩子们自己的事。
学校教育再看西方国家的课堂,自然也是另外一番景象。他们的课堂上绝没有大量的填鸭式灌输,而是想方设法启发孩子的灵感,并把他们的目光引向校外那个无边无际的知识海洋。我问过一些小学生,他们每天至少都有两个小时的玩耍时间,不到下午4点就放学了。最让人不可想象的是,他们几乎从来也没有过家庭作业。
一个生活在美国的中国家长这样描述他的孩子:每天轻轻松松地回家,一年过去了,除了英语有所长进,不知道他学了什么。问孩子美国学校给他最深的印象是什么,他自信地回答:“自由。”后来发现,孩子放学不直接回家而是常去图书馆。有一次,孩子背回一摞书,说是查资料做作业。一个十几岁的孩子面对《中国的昨天和今天》《我怎么看人类文化》这样大的题目,竟无所畏惧。因为他学会了去图书馆查资料,学会了运用电脑搜索信息,随心所欲地展开想象,用自己独到的眼光做出图文并茂的作品,尽管稚嫩,但实在令人刮目相看。
对中国的小学生来说,这大概是不可想象的。在中国,从小学一年级开始,书包就沉甸甸的,年岁一年一年地增加,书包一年比一年沉重,似乎“知识”的重量也在增加。我们的中小学课堂上,教室里往往鸦雀无声,老师声色惧厉地讲,学生目不转睛地听,两者泾渭分明。学生在课堂上是被动地接受,主动发挥的余地很小。
而欧洲小学的课堂上,孩子们无需举手便可直接提问,学生与老师之间毫无界限,课堂秩序显得散漫,似乎没有尊师之道。但他们真实坦白直截了当地阐述自己的观点,与老师之间形成良性互动,是一种坦率平等的交流方式。在和老师一问一答的过程中,孩子们学会了思考,
当然,西方教育也绝不是完美无缺的,更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法则。但是,既然整个社会可以呈现出一派谦恭礼让、秩序井然的人和状态,那么他们的教育方式,他们的理念,是否值得我们研究和借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