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电池使用几年就会不行,而事实上,充电宝也会出现电量亏损的问题,但不会像手机那么明显。我就结合自身情况谈谈主要的几个原因:
使用频率作为一个重度手机使用用户,我看了下过去10天每天的屏幕打开时间,平均每天达到了6小时50分,也就是说一天中将近有1/3的时间都在看手机。换算一下,一周的使用时间大约49小时,一个月约200小时,一年就是2400小时,这属实出乎我的意料。

相信大多数人应该也和我一样,一天中很多时间都在使用手机。地铁上、公交上,无时无刻在看手机,手机的使用频率出奇的高。
而充电宝的使用频率就完全不一样。根据我个人的使用情况,平常只有出差去拍摄现场或者周末出游才会带上,使用频率基本是一周3-5次,平均每次1.5小时,换算成一年就是216小时,比手机多出了约13倍!
目前锂电池的循环次数一般在500~1000次左右,也就是说循环500次后手机的电池明显衰弱。而按照我的使用频率,500次的循环次数,手机一年不到就能达到。而我的充电宝是10000毫安,能给我电池容量为3227毫安的苹果13充3次,充电宝500次的循环次数可以用3.5年。
过充、过放、大电流锂电池过充、过放、大电流都会影响电池的性能。锂电池过充的定义是将电压充到高于4.20V。一般认为4.24V以下算微过充,4.24~4.35V算中度过充。低于2V或2.5V属于深度放电,大电流则是指采用较大电流的对电池进行充电,减少电池的充电时间。过充、过放、大电流都会永久性地损伤锂电池。

日常使用方面,我们的手机经常是白天使用晚上充电,不会刻意去控制充电时间。因此,过充、过放的情况十分常见。而充电宝由于使用频率低,充放电的次数较少,过充过放的情况也就少。

此外,对于像我这种经常边充电边玩手机的人而言,电池比较容易发热,因此也容易损伤电池。
工作温度工作温度会对锂电池的性能产生影响。一般来说,锂电池的最佳工作温度范围是0~35°C,最佳存放温度范围是-20~25°C。高温会加速电池的老化和衰减,低温会降低电池的输出电压和容量。
而手机的使用场景基本上是全天候,我们在夏天玩手机会发现电池很容易发烫,而冬天的时候电池的续航明显降低。而充电宝在极端温度的使用频率低,因此电池寿命和性能衰减较慢。

充电宝的容量通常在10000毫安以上,可以给苹果15pro充2.8次,华为mate 60 pro充2次。而当充电宝容量衰减到80%,剩余的8000毫安也可以为上述两款手机充2.2次和1.6次。这对于我们在日常体验方面可能没有太大影响。
就拿我的苹果13日常续航体验来说。满电出门,在户外游玩或者出门拍摄项目,没电了用充电宝充2、3次基本能满足需求。因此即使充电宝衰减,对我们的日常使用没太大影响。
所以,手机电池用几年就会不行,相反充电宝却没有类似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