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多年前的大明王朝,究竟在南京留下了多少东西

远行客的探险之旅 2025-02-16 11:06:55

南京城的骨相是明朝打的底,六百年前朱家父子用皇权,糯米灰浆与航海野心浇筑的都市基因,至今仍在梧桐树影里顽固显形。

可能被腌渍的太狠了,南京城像个尚未清空的硬盘,每个街角都能读取到洪武至崇祯年间的碎片化记忆。

可这里的明代遗迹又不像北京那般正襟危坐,倒像被熊孩子拆散的乐高零件,散落在立交桥拐角,地铁站出口或者居民楼后院。[思考]

其实倒也合理,在六百年的风化与拆迁令下,那些侥幸存活的明代遗迹,早已褪去皇权滤镜,成了混迹在现代文明里的时空钉子户。

“明故宫遗址公园”

门票:免费

地址:玄武区中山东路311号(地铁2号线明故宫站3口步行450m)

南京中山东路堵成停车场的地方,六百年前杵着大明帝国1.0版紫禁城,它作为明初洪武、建文、永乐三代皇宫,长达54年之久。

老朱家初代目朱元璋拿下南京后,嫌弃南唐旧城风水不好。

硬是移三山,填燕雀,造新宫,不过盖完发现地基下沉,这个问题到了老朱去世前都没能解决。

明故宫占地百万平米,巅峰期比北京故宫还阔气,三大殿台基垫高数米,玉带河绕宫如游龙。

朱棣夺权后,南京皇宫秒变大型社死现场,毕竟奉天殿龙椅上沾着建文帝的温热。[捂脸]

等永乐十九年(1421年)迁都诏书一下,这座旧朝象征迅速过气,留守太监们在乾清宫广场上晒起了咸鱼。

但过气归过气,南京毕竟还是大明陪都,这里仍由皇族和重臣驻守,地位十分重要。[思考]

可等到清军南下与太平天国时期,八旗老爷们不客气,洪秀全的施工队也一点不含糊,拆木梁当柴火烧,抠金砖铺马厩,石构件搬去建府邸,愣是把前朝皇宫当成了“建材批发市场”。

直到民国定都南京,明故宫基本上是半消失状态了。

如今经探明的遗址还剩下午朝门、内护城河、西华门和东华门等,三大殿遗迹可能还在地下。

西安门

如今漫步在明故宫遗址公园里,你还能在梧桐树荫里撞见散落的石头构件。

那些被磨出包浆的蟠龙柱础,当年撑起过三朝大殿的重量,现在托着广场舞大妈的保温杯,断裂的陛石上至今还留着方孝孺的血迹。

“神策门公园”

门票:公园免费,上城墙10元

地址:玄武区龙蟠路2号(地铁3号线小市站1口步行810m)

关于明城墙,江湖有真言:“内十三,外十八,一个门栓朝外插”,意思是内城有十三座城门,外廓有十八座城门。

“一个门栓朝外插”指的则是在十三座内城门中另类的神策门,它是朱元璋的军师刘伯温设计的,瓮城不在城里,反而杵在城外,主打一个反向操作。

这还不算完,它最骚的操作是“双门洞设计”。[笑哭]

平时只开一个门,战时才开俩,活像古代版的“应急通道”,可以这一招没用在敌人身上,倒是让自己人吃了苦头。

清顺治年间,郑成功北伐南京,清军悄悄打开神策门另一个门洞,不讲武德偷袭郑军。

顺治帝一高兴,把神策门改名“得胜门”,现在门额上的“和平门”是民国时改的。

如今逛神策门,除了那原汁原味的600年老城墙,还有个看点就是那座清光绪年间重建的镝楼,虽然比明代原版缩水了不少,但好歹是南京现存唯一的百年城楼。

对了,神策门也是南京城墙北线的登墙口,门票10元/人。

这一段通向大树根,玄武门,解放门,太平门,东望紫金山,南瞰玄武湖,一路上也能领略紫峰大厦的不同姿态。

“阳山碑材”

门票:40元,可用游园卡

地址:江宁区古泉社区阳山碑材景区

在南京江宁区,靠近栖霞的阳山上戳着三块巨型石疙瘩——碑座,碑身、碑额总重三万吨。

垒起来相当于十三层楼,不过若真把这碑立起来,大象得排成春运队列才能拖动。[偷笑]

这就是明朝最大的烂尾工程之一(还有凤阳中都),永乐大帝朱棣给老爹朱元璋定制的“神功圣德碑”,2005年被吉尼斯定为“世界最大的碑材”,2013年被评为第七批国保单位。

当年靖难之役刚打完,朱老四为了彰显孝心兼堵天下人嘴,调集万名囚徒开山凿碑。

可这活儿干到一半北京紫禁城开建,南京孝陵的流量突然不香了,三块巨石就地弃疗。[捂脸]

当然我猜和朱棣本人有关系,随着他的统治逐渐稳固,这种合法性表演其实也没太意义了。

及时止损反而合理,如今野草从石缝里钻出来,倒给朱棣的行为艺术添了层黑色幽默。

现在这个地方已经发展成了明文化村,40块的门票(南京游园卡可以用)里面有市集以及各种民俗表演,倒是可以带小朋友来过个周末。

“静海寺(南京条约史料陈列馆)”

门票:免费

地址:鼓楼区建宁路288号

许多人来南京玩耍,基本上只知道鸡鸣寺,大报恩寺,了不得再多个灵谷寺,跟他说静海寺多半是得摇头的。

如今站在南京鼓楼区建宁路的梧桐树荫底下,你绝对想不到这块挂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牌子的仿古建筑群是600年前的“金陵律寺之冠”。[灵光一闪]

老郑七下西洋回来交差,老板朱棣很高兴,反手就在狮子山脚盖了这座静海寺。[思考]

一来嘛彰显了大明“四海平静,天下太平”的丰厚家底,二来当做“战利品陈列室”:大殿里供着锡兰佛牙,院子里种着爪哇奇花,连药圣李时珍都跑来翻包裹,把乳香,血竭等写进《本草纲目》。

可惜历史最爱玩黑色幽默。四百年后,同样是这座寺庙,成了大清跪着签《南京条约》的谈判桌,英国佬的军舰在长江口架炮,钦差大臣在禅房里割地赔款。

“宝船厂遗址公园(龙江船厂遗址)”

门票:18元,可用游园卡

地址:鼓楼区漓江路57号(地铁4号线龙江站7A口步行880m)

离开静海寺向南走个几公里,漓江路57号,这里就是永乐大帝朱棣的“海权梦工厂”,600年前郑和的宝船就是从这里诞生。

其实这个景点有点模糊,我说明一下,龙江船厂和宝船厂其实是两回事。[what]

龙江船厂的前身是南宋的“龙湾都船厂”,该船厂一直到朱元璋攻占集庆时皆存在,主要造的是小型内河战船或者漕运船,而宝船厂专门为郑和下西洋服务,造的都是大型宝船。

我想当年朱棣给郑和批预算时的原话可能是:“要造就造最大的,让西洋诸国看了直呼好家伙!”

最大的“旗舰款”长148米,宽60米,比一座足球场还大,所用的木材够盖三座故宫太和殿。

公园里有个宝船厂遗址出土文物展,那都是从废弃船坞里挖出来的,包括造船工具,瓷器碎片,对了,镇馆之宝是一块石头。[灵光一闪]

最后建议傍晚去逛,当夕阳把复原宝船的投影拉得老长时,最适合脑补当年万匠挥汗的盛景。

电锯声换成斧凿声,塔吊变成木制绞车,戴着安全帽的包工头其实是穿短打的工部员外郎。

—————————

这些被磨去棱角的遗迹,早与鸭血粉丝汤的蒸汽,地铁隧道的轰鸣达成了跨世纪和解。

在南京生活久了,你会突然读懂它的“魔性”,它从不把历史供在玻璃展柜里,六百年王权更迭也只是梧桐絮一样轻飘的日常。

0 阅读:67
远行客的探险之旅

远行客的探险之旅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