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酸锂跌至20万元/吨的支撑位,新能源汽车为何没有跟进降价?

人鱼薇沫谈成长 2023-04-07 13:06:11
#汽车圈快资讯#

以成本定价是个别汽车厂商的文案,车辆制造成本下降,指导价就会随之下调。

电动汽车制造成本最高的总成是动力电池组,也可称之为动力电池包或电池包;电池包的成本一度占整车成本的一半以上,所以只要电池包的制造成本能够降低,那车辆的价格就该下降。

而动力电池里成本最高的是碳酸锂,一度也是会超过电池包总成的一半;在碳酸锂的价格高到60万元/吨的时候,碳酸锂的成本占比可不止一半!按照碳酸锂每吨30万元的标准来计算,一般是价格每提升10万元/吨则占比提高10%,反之也会下探出相当的比例。

碳酸锂的最新价格已经跌至20万元/吨,这个被业内认为是“支撑位”的价格已经被跌破,现在的市场中已经有以低于该价格供货的记录;也就是说是否能够在20万元/吨的节点上筑底还说不定,但预计近期只会在这个标准线上波动,短期内不会更低了。然而不论会不会继续下探,综合碳酸锂在40~60万元/吨区间上涨过程中的车市动态,新能源汽车应当降价了!年初喊出以成本定价的特斯拉近期没有变化,那时候的碳酸锂还在高位;比亚迪近期也只是小幅调整了产品线,没有出现符合预期的调价。

碳酸锂涨的时候车辆涨价,碳酸锂降价的时候为何不及时跟进呢?

属实有些想不通,难道这就是车企?

一些汽车爱好者表达了自己的不满,也对价格调整慢给出了自己的观点;现在爱好者们的普遍观点是“保价保品牌”,这确实是一个不错的方案,只有保住品牌形象和定位才能长远的发展,但是在保价的前提下应当增配才对!毕竟电池成本下来了,所以保价的同时应当提升车辆续航,增加车辆配置和各类传感器,否则还是说不通。

同时有些品牌力本就偏弱的品牌必然会降价,因为只有提高车辆性价比才能实现逆袭。

那么这个说法貌似就说不通了,现在能体现出增配的品牌并不多。

真正导致价格调整迟缓的原因其实是“协议价”,碳酸锂的采购不是买一些用一些、用完马上就去买,而是会以一个双方预估的价格签订采购协议;在协议周期内不论上游企业的采购价是多少,动力电池制造商都只能按照这个价格来“拿货”;同理,汽车制造商拿到的动力电池在协议周期内的价格也不会变,只有协议周期结束之后才能够按照碳酸锂最新的价格商定电池采购价,或者寻找其他供应商。

所以这里就会出现“时间差”,汽车降价会比碳酸锂降价存在“延迟”。

以比亚迪为例,网传其碳酸锂长协价*(长期协议价格)是30万元/吨,那么在碳酸锂狂飙一倍的时候,比亚迪相比竞争对手就有绝对的成本优势;可是现在面对20万元/吨的碳酸锂也只能望洋兴叹,只能等到协议到期之后再进行调整。

特斯拉汽车的动力电池依靠采购,大供应商有宁德时代、松下电池、LG新能源和比亚迪等,签订的采购协议没有到期,那之前的长协价就不能变;所以特斯拉想要以成本定价也不能随心所欲的调价,延迟的问题是无法克服的。

但是,有些汽车厂商已经出现毁约的情况,在采购合同签订之后干脆不提货,或者直接要求电池供应商降低价格;这种情形大概率会成为“共识”,因为碳酸锂降价的幅度实在太大,毁约的成本很有可能会更低。而且有些汽车厂商和动力电池制造商本就是一体,比如比亚迪和弗迪电池,长城汽车和蜂巢能源,上汽集团和上汽动力电池;同时也有一些供应商对于汽车厂商非常依赖,其生产的大多数动力电池都是有一两家或两三家车企来消化,这就必然会出现部分汽车厂商的提前调价。

比如零跑汽车,其打造的C01和C11的原指导起售价都在20万左右,而随着碳酸锂价格的不断下跌,这两台车的门槛都被拉低到15万级别!车辆降价幅度相当之大,所以汽车销量也出现了环比飙升。

跟进的还有哪吒汽车和上汽飞凡,近期还有个别车企有类似的规划。

所以新能源汽车的整体降价也就在眼前,预计五月到六月有可能会出现一线汽车厂商的整体调价,只不过那时候又会是一场血雨风腥级的价格大战。

:天和Auto-汽车科学岛,天和MCN发布,保留版权保护权利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