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县琅琊寺祗园—琅琊寺中的一处后花园

精传预言 2024-08-01 14:32:31

【名园历史】

琅琊寺在安徽省滁县琅琊山,为唐代大历年间的淮南路刺史李幼卿与法琛和尚创建。当时叫宝应寺,后来又改名叫开化禅寺、开化律寺。现存建筑多为民国初年由法修和尚主持修建,但仍保持了原有建筑风格,碑刻、古砖、台基、泉洞大部分是旧物。

琅琊寺是一座园林式的寺院,除有大雄宝殿、藏经楼、念佛楼、经赏等宗教建筑之外,有附属园林“祗园”,内有无梁殿、净手泉、明月池、明月桥、明月观、三友亭、濯缨泉、鸿雪洞等景点。

【名园漫步】

这个寺的特征是佛教建筑很少,景观性建筑和景点比较多,寺院主体建筑在一条轴线上。大殿位于高高的台地上,殿前有一百多级台阶,令人仰之弥高。上台阶前必须把手洗干净,故设一净手泉在道边,泉侧石上刻着“净手泉”三字。天王殿为城楼式,下开三圆拱门,侧小中大,上面建有重檐层楼。过天王殿来到寺中心院落,院落中间地为池,题为“明月池”,原名华严池,是放生池,池水引自濯缨泉,池水因此长年流淌,池中种有莲花,立有“鲤鱼跳龙门”一景。池全部用青石砌成,周围有石雕栏杆,栏、杆、板都有雕刻。池当中架三孔石桥,桥栏用石头雕刻而成,望柱端是莲花头。从华严池更名明月池就可知,园林的佛教意义逐渐淡化景观意义逐渐加强。

每当月上东山的时候,池中倒影就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线。明月池的北边有九间瓦屋,叫明月观。前人有诗赞此景:“一溪山畔净波平,月到中天见底清。独坐更闹不归云,酌泉想象古人情。”过明月观,到三友亭,亭取名三友,一指植物的岁寒三友松、竹、梅,因亭旁植有松、竹、梅而得名;二指琴、酒、诗合称为三友;三指交友中的三友,分别指三益友和三害友。

在大雄宝殿西侧有一个题名“祗园”的寺园。衹园是印度的佛教圣地之一,释迦牟尼得道后,桥萨罗国的给孤独长者用黄金购得舍卫城南祗陀太子园地,建精舍,聘请释迦牟尼讲经说法。祗陀太子把园里面的树木奉献出来,后人把给孤独长者、祗陀太子这两人的名字与竹林精舍并称为祗园。如今,大部分的寺院不专门辟祗园,而是藏寺于自然山水中,但也极少数的寺院单独建祗园。

琅琊寺祗园的人口也比较丰富,从大雄宝殿西折,有一座用砖砌成的门楼,中间开了一个拱洞,门洞上题“禅香苑”三个字。门旁植竹,合“竹林精舍”原意。过了门洞,为园内前院,最上方有一门,人必须要绕一圈才能到达,正前方石壁上有三座佛塔,石间高林密布,一转一折来到院门,院墙为粉墙高起,月洞门上写有“祗园”这二字。除院门面内墙是粉墙外,其他院墙皆为清水青砖墙,墙上设两个方形拼花漏窗。窗前一株植棕树,取自释迦牟尼的弟子阿难把释迦牟尼理论写在贝叶的典故,贝叶是棕榈类植物的叶,所以选择这棵树。

进门后最早看到的是右边悬崖峭壁上的石刻:“南无阿弥陀佛”、“心即是佛”、“南谯灵光”、“云山之友”等,字漆朱红。石壁前建一观音殿,内置一尊南海观音,原名翠微亭,建于濯缨泉侧,后移至此,改为观音殿殿面阔三间。歇山顶,背靠着峭壁,前临敞院,院中古树荫郁。最值得一看的是观音殿前的院墙,全部是漏窗,顶部做成波浪式,一面墙雕有迎客松、丹顶鹤、凤凰,另一面墙雕青龙、猛虎、海燕、海鱼、雄狮等。

从观音殿后的台阶往上走,岩隙中有古树,盘根错节,非常坚韧。上得台来,眼前一阔,苍松翠柏之下又有一建筑,名“经堂”,为和尚静心领悟的地方。的确,在远离寺中的偏僻园林之中,没有香客的打扰,没有香烟的污染,隐居在这里,可暂得一时清静。从台上俯视台下,有花台水池及远处的群山苍翠。

0 阅读:4

精传预言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