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美关税大战进入白热化的关头,美国连出两招。
先是宣布对中国电动汽车、光伏、电池等产品加征关税,接着又突然叫停了英伟达H20芯片对华出口。
这不是巧合,而是一套精准组合拳。
一边卡脖子,一边设关卡。
受伤最深的,是中国正在全力冲刺的人工智能产业。
中国AI还有机会翻盘吗?
英伟达这家公司,很多人可能不熟。
但说起显卡,不少人家的孩子玩电脑装机时都选“英伟达的显卡”就是它家做的。
不过这几年英伟达不再只是游戏显卡,它在AI芯片领域也做得风生水起。
基本上各大公司都离不开它的产品。
H20芯片就是英伟达专门为中国市场量身定做的产品。
美国从2022年开始,一步步禁止高性能AI芯片出口中国,从H100到A800,一项项都被限制了。
于是英伟达“绞尽脑汁”,推出了H20芯片,性能做了限制。
好让它不违反美国规定,又能满足中国大模型训练的基本需求。
没想到,这款“特供版”刚刚铺货几个月,就被美国政府直接“卡死”了。
4月15日,据彭博社等多家外媒报道,美国商务部通知英伟达,从即日起,H20芯片对中国出口需“个别许可证审批”,而且没有时间限制,基本等于不批。
这是什么概念?
就像你刚刚买了一大车面粉准备开工做馒头,结果刚要进门,美国说:“这面粉我得重新检验,你等着通知。”
这次禁令影响有多大?用英伟达自己的话说:“损失惨重。”
英伟达在向美国证券交易所递交的最新报告中提到,仅2025年第一季度,预期损失将超过55亿美元。
而且这还不算后续被取消的订单和库存积压。
问题的关键是,这笔钱本来就要从中国企业口袋里掏出来的。
根据多家机构汇总的数据,腾讯、阿里巴巴、百度、字节跳动等中国科技巨头在过去半年里,已经预订了超过160亿美元的H20芯片,用于自家AI大模型的训练。
芯片大多已经付款,但还没发货。
这不是开玩笑。像“文心一言”“通义千问”“豆包”“混元”这些我们耳熟能详的大模型产品,背后都是几千块甚至上万块GPU在支撑运算。
这些芯片训练一天的耗电量,比一个小县城还多。
现在被突然叫停,项目节奏不得不放缓,有的甚至要搁置。
很多企业的AI预算和计划都早已围绕H20芯片展开。
服务器、电力、工程人员、算法团队都准备好了,只等芯片一到货开干。
如今这些投入打了水漂,直接带来数亿元损失。
H20已经是“缩水”版芯片了,美国为什么还要禁?
答案其实藏在几个关键词里:军民两用、科技领先、战略竞争。
美国商务部认为,哪怕是削弱版的H20,在大规模部署后,仍然可以被用于高级AI训练,甚至军工用途,比如军事模拟、无人机算法训练等。
说白了,美方并不信任任何中国产业链能安全使用这些芯片,哪怕你再怎么改,它觉得你“有潜力威胁”就不让卖。
这其实早已不是芯片本身的问题,而是美方对中国高科技产业发展的整体压制策略的一部分。
从芯片设计、EDA软件、再到高端芯片出口,如今连降级版也要限制。这不是“竞争”,更像是“围堵”。
特朗普政府此举背后有着明显的战略考虑。
面对中国制造业、特别是在新能源和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快速发展,美国在产业链上游卡住芯片和高端设备,在中下游通过关税抬高成本,延缓中国企业走向高端的节奏。
而英伟达H20正是中美科技较量的一个焦点。
一旦这类AI算力芯片无法顺利进入中国,中国训练大模型的节奏将被迫减缓。
而当算力不足时,算法进步再快也无法落地。
面对这波“卡脖子”,中国有没有后备方案?
答案是:有,但还在路上。
目前国内已有多个团队在做AI芯片,其中最知名的包括:
华为昇腾910B,已经在中国移动、中国电信等企业试用,性能接近A100;
寒武纪MLU300系列,在推理端表现不错,但训练性能还差一截;
壁仞科技、燧原科技等新锐公司,也在推进大模型芯片的量产。
国产AI芯片在训练大模型方面,距离确实英伟达还有一段差距。
不仅仅是硬件本身,还包括生态系统、软件适配、开发框架等。
英伟达不仅卖芯片,还配套CUDA编程语言、TensorRT优化工具、NVIDIA专属服务器架构……这是二十年积累的系统工程。
国产芯片需要时间去磨合系统,适配主流大模型框架。
就像是建一座大楼,不是光有钢筋水泥就行,还要有图纸、施工队、验收机制。
短期内,大量AI模型训练可能面临“停摆”或“减速”。
但从长远看,这次被“掐脖子”,反而让我们更坚定走国产替代的路子。
这次H20芯片事件,其实和芯片本身没那么大关系,它反映的是一种态度:
美国不愿中国在关键技术上崛起。
AI被认为是继电力、互联网之后的下一代革命技术,谁掌握AI算力,谁就掌握未来。
美国的算盘很清楚,我发展AI可以,你别追上来。
你一追,我就设卡。
你绕过去,我就再设一道更高的门槛。
而对中国来说,这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
被堵一次,是提醒;被堵两次,是警告;第三次,就是逼着我们必须独立。
正如当年被禁用Android系统后,国产手机加速做鸿蒙操作系统一样。
今天H20被卡,也可能是国产AI芯片真正“起飞”的前奏。
如今,美国这盆“冷水”确实泼得急、泼得狠。
但冷静想想,芯片不是高不可攀的东西,它是一门工业活,一道道技术关,我们也在逐步突破。
从以前的缺芯少魂,到今天华为、中芯国际等企业不断推出突破产品。
我们已经证明了只要方向对、投入够、人才在,没什么“卡脖子”是永远卡住的。
AI这场赛跑,芯片是起跑器,但更重要的是不被别人左右节奏。
从现在起,中国必须坚持自研、坚持开放合作、坚持不被技术恐吓。
文/编辑:千寻小百科
金融界:2025-04-16《英伟达:美国限制H20芯片出口,将损失55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