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的眼光停留在过去,也就那样了;
中等国家能看到未来一年,能保证个GDP的小幅度增长,已经不错了;
大国能看到未来3年,技术和经济都小幅领先;
而超级有底蕴的大国,能看到未来30年。
中国的战略眼光穿透30年
俄乌战争已经打1000多天了,中国看穿30年的战略眼光含金量还在上升。
先看一个文件和一个案例。
2023年6月,俄罗斯联邦政府,直接明确了俄罗斯无人机的长期发展方向,签署了《2023年前发展无人机战略》国家级文件。
文件总结起来就三点——
培养无人机人才,刺激无人机的需求,发展无人机技术。
从2023年下半年开始,俄罗斯无比重视无人机市场。14个百分点的增长量,从2025年起产量开始暴增,到30年,5年预计无人机军民用加一起保有量超过18万架。
看着确实挺多。
到35年,无人机保有量必须保证20万架,光无人机产生的产业链规模,就达到了25亿美元。
到2030年,俄罗斯3/4的无人机必须由自己本国生产。
看得出来,俄罗斯对无人机是又爱又恨。
为啥如此重视?
因为俄罗斯在无人机上吃了大亏。
就在2024年12月19日,新沙赫京斯克炼油厂,听起来很低调,但实际年产量能达560万吨原油!这在哪个国家都是一个极其恐怖的存在,在俄罗斯位列第二,是俄罗斯南方最大的炼油厂。
结果,12月19日,乌克兰用无人机对这个炼油厂发动了袭击。滔天火光拔地而起,浓浓的黑烟笼罩着整个炼油厂。
能源是俄罗斯的命,既给战争蓄能,也能出口换银子。
后来经统计,A VT-2.5-2装置严重受损,要知道,这个装置日产能为71.4万吨成品油!直接导致这南方最大的炼油厂损失超过一半。
整个2024年,俄罗斯光在原油设备的维修,就损失4110万吨的产能。
就在前两天,2025年1月13日:
乌克兰起飞200架无人机,带着5枚ATACMS导弹,直奔俄罗斯。200 架无人机就能搅得俄罗斯天翻地覆。
对俄罗斯5个大州、12个地区,包括喀山在内的布良斯克化工厂、萨拉托夫炼油厂等,各种天然气油库设施进行了精准袭击。
从这场战争就可以看出,未来不久,自杀型无人机,就像21世纪以前坦克迫击炮和反坦克导弹一样,可以独立进攻,也可以作为步兵的重要支援武器,甚至都可以取代反坦克导弹。
据可靠研究,自杀型无人机甚至可以替代掉增强版的迫击炮,和反坦克导弹。
还是拿俄罗斯举例,一枚型号为9M133“短号”反坦克导弹售价为14万美元,而且凭俄罗斯的生产能力,一年估计连2000枚都不到。
而自杀型无人机和侦察型无人机,那就便宜多了。
就拿乌克兰用的FPV无人机为标准,每架成本才500美元,而且可以批量大面积复制生产,每年的产量都是百万单位。
这玩意能够快速部署,拿起来就打,可以不计算伤亡和库存,听起来都头皮发麻。
而战场上另一个全新的变化就是,现在大家都用精准武器。
都2025年了,像二战时期那种地毯式轰炸场面,永远停留在历史书上了。
而俄罗斯最常用的口径导弹,一枚就达到了650万美元!
物以稀为贵,这么贵的东西,产量一定不高。2016年年产量仅为47枚。
而俄罗斯的心头好——伊斯坎德尔战术导弹,稍微便宜一点儿,以高精度出名,是俄罗斯人最喜欢的导弹,每枚200万美元,比上面的口径导弹便宜了很多。2023年,俄罗斯一口气生产了180枚!
即使俄罗斯再怎么财大气粗,家里有矿,也经不起这种折腾,打一发叹气,打两发摇头,打十发吐血。
所以现在,带制导功能的航弹成了主流需求。而俄罗斯生产的FAB航弹,以500公斤级算,才几千美元的成本,外贸版本才两三万美元,即使加上制导模块儿,也在 1 -2万美元左右。
这玩意儿便宜又好用,简直没治了!
导弹和制导模块的航弹有什么区别?差距到底有多大?
普通航弹投放之后,做自由落体。但是安装制导模块以后,就可以进行有限的修正,提高准度。虽然本质上还是航弹,但提高这一点点的震动,就对战场有了巨大的改变。
但导弹就可以做到末端修正,想打哪打哪,精确无比,缺点就是贵,一般国家根本整不起。你看,二毛打二毛打了多久了?俄罗斯一共用了多少颗导弹?
俄罗斯导弹用不起,所以才用航空炸弹,因为它更有性价比。
重点是,这玩意儿便宜。
一颗导弹多少钱,一颗航弹多少钱?大国心里都是有账本的。
无人机蜂群袭击、精准航弹和导弹相结合是主流趋势。
导弹用于突防、消灭可拦截设施和首要战略目标;然后开始派大规模航弹袭击重点设施,引起对方能源电力停摆;之后无人机蜂群跟进,对单点目标进行爆破,比如说坦克、狙击手等等。
现在的战争,根本就不存在以前的集群轰炸、无差别轰炸,不会再“有枣没枣,先打他三杆子”。
但其中重中之重还是无人机产业。
有人说无人机是这两年新产生的高新技术产业,俄罗斯家大业大,怎么就突然落后了呢?
这里有个误区,无人机不是近两年才产生的高新技术产业。
08年底,以色列国防部高级官员就跟美国商量,要卖给俄罗斯无人机,价值足足10亿美元。
这和上面文件提到的,到2035年,俄罗斯无人机的产业规模为25亿美元,相比之下,不难发现,俄罗斯无人机产业发展可真够慢的。
再看看中国军用无人机发展历程,就会感叹,中国的战略眼光真的是领先全世界30年!
想不到吧?中国从一九六几年就开始玩无人机了!
上世纪60年代,中国穷得掉渣,很多人都处在饥荒当中。但就在1966年12月6日,中国第一架军用无人机——“长空一号”首飞成功!打破了中国无无人机的历史!
按照俄罗斯的规划,到2025年,无人机市场规模将达到近20亿美元。
而2023年,中国无人机市场规模就达到了 60 亿美元!5年增速复合计算下来,竟有29.67%!
到了24年年底,中国军用无人机规模达到了70多亿美元!
据五角大楼估测,2023年,中国共有4.2万架军用无人机在各种用途上发光发热,并且在持续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