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益老龄化的社会中,我们将怎样老去?许多人心中都有一些不确定的疑问。在徐汇区枫林街道宛南六村,一种“物业+居家养老”服务模式的悄然推行,为那里的老人们拂去笼罩心头的阴霾。
宛南六村居住着1018位60周岁以上居民,老龄化率超过40%。老人们大多选择居家养老,如何让老人“空巢不空心”,晚年生活更加“无忧”?枫林街道服务办、高建物业与宛六居委会联合推出“物业+居家养老”服务模式,将物业服务半径延伸至养老领域,让24小时在岗的物业团队成为家门口的“养老贴心人”。
“关爱档案”托起老年人的幸福
虞阿姨今年七十多岁,腿脚不是很灵便,家中厨房间一块地砖破损后,她非常担心自己会被绊倒,“万一绊倒后骨折怎么办?骨折了没人发现,自己又爬不起来……”各种不好的想象让虞阿姨非常焦虑,甚至晚上辗转难眠。得知这一情况后,物业和居委会迅速行动起来。破损的瓷砖被逐一拆除,新瓷砖被细致地铺好,两个小时的施工,原本斑驳的瓷砖地面焕然一新。“他们一来,我悬着的心就放下了。这下好了,可以睡安稳觉了。”虞阿姨拉着工作人员的手连声道谢。
“从去年8月起,宛南六村高建物业团队就以‘三个一’(一张清单、一通电话、一次登门)为抓手,探索为宛南六村独居、孤老提供上门服务。我们通过摸排为独居老人和孤老建立结对‘关爱档案’,每月都会致电老人,了解他们的需求,虞阿姨家地砖的问题就是在电访中了解到的。”上海高建物业有限公司宛南六村物业经理顾超萍告诉记者,半年多来,居委会和物业在为老人服务的过程中,积累和归纳了一些高频需求,为结对老人量身定制了专属本小区的“菜单式”居家为老服务清单,以便更精准高效为老人服务。
宛南六村“物业+居家养老”宣传册
95岁独居的刘阿姨对此深有体会,去年台风过境后,刘阿姨望着满院狼藉不知如何是好。“银龄护卫队”闻讯即动,为刘阿姨排忧解难。保洁员仔细清理着残叶、树枝和垃圾残物;保安们则两人一组,合力抬起那些被吹倒的生活物品;维修师傅检查院子里设施是否有损坏,发现问题即刻解决……“看着他们冒雨搬运树枝的背影,我从心里感激啊!”回忆当时场景,刘阿姨激动地说。
还有针对高龄老人推出的“二十分钟快扫”服务,不仅帮他们解决了清洁难题,还提高了生活品质,让他们的晚年生活保持体面与秩序。
72岁的王阿姨签约快扫服务后,每周都可以享受物业人员带来的“清洁魔法”。从擦拭桌椅、清扫地面,到清理窗台、整理杂物,物业人员用麻利细致的20分钟服务,让老房子窗明几净、整洁有序。“以前自己擦个玻璃要歇三回,现在家里总像过年般亮堂。”王阿姨展示着干净整洁的茶几,语气中透着自豪,“物业的关爱做到了点子上,实实在在帮了大忙。”
“服务清单”是他们触手可及的温暖
在宛南六村“高建物业宛南服务点”的围墙上,有一份张贴在宣传栏玻璃相框里的“物业+居家养老”服务清单,从家政服务、照料服务,到护理服务、维修服务,近60项服务直击老年人居家养老的难点、痛点。代购药品、管线查勘……专业的服务融入日常生活,化作长者触手可及的温暖。
服务清单
不仅如此,枫林街道服务办还为辖区老人创新推出两张特色服务清单,为老年群体织就全方位保障网络。辅具租赁服务清单,实现辅具申领流程透明化,让轮椅、助行器等设备成为老人生活的“隐形拐杖”;陪医陪诊服务清单提供各具特色的陪诊助医服务,为老人解决就医难,协助他们走出就医“无人陪护”的困境……
枫林街道有关负责人表示,街道将联合物业公司进一步探索推广到枫林其他社区,让更多老人享受到“物业管家+专业机构”双重守护。
猜你喜欢:
满园春色!一起邂逅藏在园区里的春暖花开
“守护者”们用心呵护,跨越百年的“工业浪漫”永葆青春
“轻食革命”进行时!社区食堂科学配餐,让体重管理触手可及
喜报!家门口的这条河获奖了
城市焕新,这里再添“15分钟美好生活圈”共享新地标!
记者:王永娟
制图:黄珈玥
编辑:宁平英
校对:耿洁玉
审校:韦丽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徐汇官方账号